资源描述
《非攻》说课稿
《非攻》是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第三板块“融会贯通”’的一篇课文,旨在通过学习,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基于上述原因教学目标的设定以能力提高和思想熏陶为主。具体设计如下: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特殊句式。
2、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高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因此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实词、虚词积累和理解、运用“非攻”思想。
综合上述目标,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讨论法、启发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学
本课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导入,引出作者和课题。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
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导学案了解作者,然后分析题目含义,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学生学习ppt归纳的重点字词并做笔记。最后学生串译课文。
第三环节:互动探究
设置三个问题小组探究
1、阅读课文,思考:题目是“非攻”,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那么,文中列举了那些行为?(分组讨论)(天下君子如何看待“攻国”?)
2、“非攻”能否改为“非战”?
3、从中可看出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
第四环节:探究展示
小组选代表展示互动探究成果。
第五环节:深化拓展
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一些反战题材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明确此文的现实意义。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与文本有关的考题,完成知识的检测巩固。
作业设置:完成小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