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2512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儿童学习兴趣促进方法研究》 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法 (此文获2015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学会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刘 静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教师需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了解、去获得知识,自己去锻炼能力,再由各方面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整体,所有的这些联系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的结合形成了纵横交错、综合性的联系。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个人的收获及看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即“自学(初读课文,畅谈收获)——读讲(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实践(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经过“语文的实践历练”才有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可能。每个环节目标明确、环环相扣、策略得当,最终都将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有效实施 阅读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然而教师本身在实践专家与学者宣扬的理论时就难以把握尺度,因而困难重重。语文课到底如何去教,很多教师依然一片茫然。课堂上,学生依然是被老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包围,课文的内容依然是讲课教师进行分析的唯一对象,而承载课文内容的语言表达形式依然很少有人去关注。因此,不难发现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以下误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其实,生活中无处不语文,教师的引领,日常生活与实践,学语文、用语文、学生乐学才能收效。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才是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教师需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了解、去获得知识,自己去锻炼能力,再由各方面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整体,所有的这些联系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的结合形成了纵横交错、综合性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几句话不但提出了九年义务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总体目标,概括出了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而且指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靠大量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个人的收获及看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即“自学(初读课文,畅谈收获)——读讲(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实践(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可以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要视情况而定。 一、“自学”环节的实施 自学是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是在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自学要求引领下进行的自我学习,是阅读教学流程中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自学不同于预习,预习只是对学习新课所做的准备和铺垫,而自学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活动。 (一)自学的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中、高年级以三遍为宜。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出自己所喜欢的、可借鉴或效仿运用的,优美、生动、形象、含义深刻的,或者表达中心思想的句、段、反复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要尝试体会含义。 4、理清自然段或归并逻辑段。 5、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能逐步概括。六年级学生应具备概括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自学的习惯目标 培训学生自学的兴趣,逐步让学生经历“无意识学习—有意识自学—自主学习”三个阶段,最终自主记自主学。 (三)自学的流程 1、自学计划 2、学生自学 3、检查、纠错、升华自学效果 (四)保证自学效果的策略 总之,自学环节要保证学生过好“三关”: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关、把握课文大意关。这样才能顺利进入“读讲”。 二、“读讲”环节的实施 读讲不同于讲读,讲读是讲在前读在后,是老师讲解后学生读,不利于学生读书能力的形成。而读讲是先自学自悟、深入升华。 (一)“读讲”的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读、讲的过程中,能够标出字词句段,能结合句段读懂课文,能思考,能讲解,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审题、立意、内容选择、材料组织、开头结尾、遣词造句、修辞、标点符号应用等,分析作者的表达方法。在习作、口语交际中反复运用,全面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3、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读讲”教学原则 1、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 2、坚持“多读、多思、多动笔”的原则。 3、坚持老师少讲或不讲的原则。 4、坚持整合的原则。 (三)“读讲”的内容及基本流程 1、通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进入具体的段落读讲,进一步理解课文。 3、读讲其他段落,逐步增加学生自读自讲的比重,减少教师的引导。 4、归纳文章。 5、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读出感情。 (四)开展自由阅读,历练“读讲”环节 1、开展自由阅读,提高学生素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激发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数量,积累写作素材,启迪人生智慧。 3、创设适合阅读的环境,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达成阅读目标。 (五)“读讲”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做到想说、敢说、会说。 2、积极参与讨论。 3、教师适度讲解引导。 4、教师利用板书清晰展示文本,帮助理解。 三、“实践”环节的实施 实践包括积累和运用两个环节,旨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语文“实践”环节是课堂走出困境的好办法,也是增效减负的有效手段。 (一)实践目标 通过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从中发现学习语文的规律。 (二)实践策略 积累:背诵、抄记、听记三种形式。 运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实践流程 回顾课文——选择需要(字、词、句、段、篇)——使用 (四)实践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1、质与量的辩证关系问题。 2、循序渐进的问题。 3、规定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的问题。 (五)“实践”环节的拓展—学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储存习作的素材。 写读书笔记的内容 低年级:从二年级开始,主要是摘记词语、句子和简单句群。 中年级:主要写读后感,以句、段为主。 高年级:主要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文章中心思想、写出质疑的问题为主。 写读书笔记主要是让学生愿写、让学生会写、使学生乐写。 总之,需要经过“语文的实践历练”才有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可能。每个环节目标明确、环环相扣、策略得当,最终都将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景瑞《优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透视》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