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2080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2015 -2016 学年第1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研究生: 提交日期: 2015 年 1 月 5 日 研究生签名: 学 号 专业领域 俄语口译 课程名称 中国语言文化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开课学院 文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研究生: 摘要: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还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及该民族在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民族心理必定会反应到其语言中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文化。俄语和其他语言一样,也记录和传达了俄罗斯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自然、社会、文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民族文化特点。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等自然条件也不同,又因为两国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再加上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语言、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也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存在着语言文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俄语使用者和汉语使用者之间的顺利交际。本文旨在于结合颜色词的实例,分析解释其意义、对应翻译及文化内涵,对今后的俄语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颜色词;翻译;体现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紧密,它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民族又因不同文化背景使得人们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同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表示颜色的词汇也相应地不断得到丰富,其意义也从原来表示某种单纯的颜色而派生出许多新的意义,从而使人类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的背景知识,掌握表示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才能进行更有效、更顺利的交际。 据统计,俄语中颜色词达250多个,汉语中则更多,约有1200之多。这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固然不少,但真正有文化差异的却并不多。主要局限于几个表示单色的基本颜色词。 1. 黄色与历史渊源(在汉语和俄语中的不同) 同俄语中的颜色词相比较 ,  汉文化中颜色词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以黄色为例 ,《说文解字》云: “黄 ,地之色也”。土地是万物生长的必备条件 ,而土又在五行中居于中央 ,黄色于是成为中央之色,其神为皇帝。而皇帝又是传说中的华夏祖先。中国人以黄色为重 ,正是源于对土地的崇拜。这种文化观念非常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黄色因而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垄断 ,被称为帝王颜色,除了天子,普通老百姓是不敢染指的。黄袍、黄榜、黄门、黄马褂等 ,无一不同尊贵和荣耀联系在一起。黄色所具有的崇高、尊严和权力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黄色在汉文化中是备受崇尚的颜色。  但在俄罗斯和西方文化中,黄色却是一种禁忌色 ,黄色的价值在东西两种文化中完全对立。颜色词是文化限定词 ,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社会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词汇的文化意义可以相同或相近 ,以 жёлтый(黄色)为例 ,如俄罗斯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 ( 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ма)的《最后一次会面之歌》。 Это песня после дней встречи. Я взгля нулана тёмный дом. Только вспальне горели свечи. Равнодушно-  жёлтым огнём. 这是最后一次的会面。我瞥了一眼黑暗的屋子。只有卧室里燃着蜡烛。发出冷淡的黄色的火焰。(笔者译) 还有 “жёлтый билет”,它是指旧俄沙皇时期发给妓女的身份证。这里的颜色词“жёлтый”含“淫秽”之意。俄、汉语中都有“жёлтая печать”、“黄色报刊”,  其转义“色情、淫秽”是从英语移义过来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  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到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形成与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  色彩词很自然地会产生新的意义。因而后来汉语中的“黄色”又转义表示“色情、淫秽”之意。如“黄色书籍、黄色歌曲、黄色录像带、扫黄”等 ,  但俄语中除了 “жёлтая печать”,如若与其它名词连用表示“色情、淫秽”,通常习惯用“парн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парнография”,如парнографические книги、фильмы、картины等。有趣的是英语中除了可用filthy、pornographic、obscene 之外 , 还可用颜色词 blue(蓝色的)表示“黄”色 ,如 blue video tapes  (黄色录像带)。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各种颜色在不同民族的联想与使用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俄语中的颜色词 жёлтый更多地是用于各种转义。   黄色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内涵意义。他们认为 ,  жёлтый意味着 измена(背叛)、разлука(分离)、зависть(嫉妒)、сумашествие(发疯) 、печаль(忧伤)  之意 ,  所以对俄罗斯人来说情人之间忌讳送黄色鲜花。   再如俄罗斯著名诗人西蒙诺夫 ( Симонов)的诗: 《等着我吧 , 我会回来的》 Жди меня, и я вернусь       Жди,  когда наводят грусть,     Жёлтые дожди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等着我吧,当那愁煞人的阴雨    带来满怀的忧郁   在这首诗中,颜色词 жёлтые完全失去了颜色的本义,转义表示“忧愁”,表达了战争时期一对恋人被迫分离的惆怅情绪。 2. 红色与政治、艺术 颜色往往还含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最为典型的就是红色、白色、黑色。红色是中华民族喜爱的颜色。中华民族的祖先叫炎帝。炎帝又叫赤帝,是以火得名。火常被人们视作火神和太阳神的化身,所以火代表着红色。在汉语中,红字用得相当广泛,寓意喜庆、美丽、健康、顺利等。如:美丽的女子被称为“红颜”;结婚戴的盖头叫“挂红”或“披红”;某人受到重视、声名大振叫“走红”;做出贡献、榜上有名叫“上红榜”。中国文化大革命时,“红”字更是被大肆渲染。如当时流行的一些常用词语:红卫兵、红宝书、一颗红心、又红又专、红旗、红灯记、红太阳、根红苗正、红海洋等等。这些都源于对领袖人物的崇拜,反映了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特征。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语言中就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不同民族赋予颜色不同的象征意义,这是民族个性的反映,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也有相同的、相似的情况,则是人类文化共性的体现,是不同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结果。俄罗斯文化中的红色(красный)也是受到崇尚和喜爱的。Красный在俄语中除了它的本义外,(如:Краснаяплощадь红场)还有美丽的、美好的、革命的等意义。 在古俄语中,直到16世纪末, красный的原意是美丽的、美好的、辉煌的、明亮的。如在一些民诗、熟语中,常可见到: краснаядевица(美丽的少女), красноедетство(幸福的童年), красныйжизнь(美好的生活),красноесолнышко(明亮的太阳), Веснакраснацветами,аосеньпирагами(春华秋实)。 Красивый一词在17世纪才开始使用,于是красный专用于表示红色。它的转义“革命的”是十月革命前后形成的。从十月革命到苏联卫国战争这一时期,以красный称名蔚然成风,如:Краснаязвезда(红星报)、Краснаянива(红色田地)、Краснаялетопись(红色年鉴)等。这股“红”色风暴也吹到了中国,当时的中国接受了“红”的革命象征意义,于是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如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红小鬼、红军将士等名词。词的文化负荷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直译能保存这些文化特征,有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并能丰富译文语言的表达力。 4. 结论 从以上对几种颜色词在俄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意义的比较和翻译中可以看出,俄汉两个民族的不同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直接影响着颜色词汇带有的象征意义及其用法。苏联语言学家斯捷潘诺夫在他的《符号学》一书中写道:“不同民族语言中对颜色的区分有一定的文化折射……”我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时,注意掌握其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就可以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说,研究俄汉颜色词跨文化差异的目的在于提高译者对这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便能恰当地根据译文文化对译文进行调整从而获得同原文零距离接近的效果。而翻译既然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文化转换,因此形容“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的确非常贴切。 参 考 文 献 [1] 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2] 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万英平.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振兴与发展[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 张宏丽.俄汉颜色词文化伴随意义对比[J].绥化师专学报,2002.(3) [5] 顾亦瑾,吴国华.语言与文化(俄语语言国情学概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6]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7] 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 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9] Лотман Ю.М. Избранные статьи[J]. Таллинн, 1992. [10] Обухов Я.Л. Желтый цвет[M]. Журнал практического психолога, 1997, № 2 [11] Сахаров В.И. М.А. Булгаков в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е[M]. 2005.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