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0960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教案 课题 1.2 运动的描述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 难点 1.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教学难点: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状态。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课 题 1.[展示照片,提出问题] 这几张照片是在同一个路口相隔了很短的时间先后拍到的,通过观察这几张照片,你能告诉大家: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吗?你判断的根据什么? 2.[展示照片,提出问题] 这几张照片上的物体运动了吗?又是根据什么? [讲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有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我们的很多观点也都与物理规律相一致,当然也有不同。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到底以什么样的规律运行着呢?今天我们就从机械运动开始研究? 1.学生思考,并回答: 某某颜色的车是运动的、某某颜色的车是静止的。 2.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的位置是否改变。学生思考,并回答:物体运动,他们的位置随时间改变。 学生仔细聆听老师所讲内容。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 2.拓展实例范围,反映运动的普遍性。 老师及时肯定大家的想法,又指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讲 授 首先,就像刚才大家总结的那样: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板书] 1.[提出问题] 大家还能举出其他一些物体运动的实例吗? [讲授] 大家说的都很好,机械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有些甚至我们觉察不到:比如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运动高度在变化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缩短 。其实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所以说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 1.学生思考,并举例。 学生仔细聆听老师所讲的内容。 1.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通过举例,介绍运动分类知识,让学生对运动有更全面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2.[提出问题]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真的很容易吗? 举实例 事例一:坐在行使的汽车中,感觉路边的树木高速后退,感觉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人觉得树不动,车运动的很快。 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觉对方车辆慢慢后退。错车时却感觉对方车辆速度很快的冲过来。 可见:要想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选取一个标准才成,物理学中把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板书]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那么怎样才是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了呢?或者说我们要观察那几个方面,才能确定物体位置是否变化了? [总结] 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 4.[提出问题] 什么样的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呢? 平时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都不说参照物,为什么? [总结] 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5.[提出问题]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 [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的情况可能不同,这称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板书] 6.[提出问题]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7.[提出问题] 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同一物体相对不同参照物,运动状态不同的情况呢? [总结]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 2.学生思考,讨论,得出: 感觉不同是因为观察的人用了不同的标准(或相对于不同物体)。 3.学生思考、讨论、归纳: 观察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学生仔细聆听思考。 4.学生回答: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照物。 平时多数情况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5.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以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情况,邻桌同学间讨论。 回答: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静止的。 并说明观察的方法。 6.学生思考回答: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学生思考并举例。 2.对生活中的问题深入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的能力。 3.将生活经验明确为物理过程和方法。 针对概念进一步深入分析。 找出物理与生活的结合点。 4.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5.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应用能力。 强化对相对运动知识的应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 以 致 用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体是静止的? 学生可能回答: 加油机相对受油机静止,它们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跳伞运动员之间相对静止,他们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2.有关太阳、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止? (1) 地球 (2) 太阳 (3) 静止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 课 堂 小 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知道运动是普遍存在的,知道在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要选取参照物,即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学生在认真小结的过程中,边记边理解。 梳理机械运动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反 馈 练 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扑来”,这是以 参照物。说月亮躲进云层,是以 为参照物。漂流时船相对水 。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 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学生检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核对答案,做错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达标检测,及时反馈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 3.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课后反思 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对于这部分学习内容,在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多,但知识不够系统、科学。对于物理学习的方法还不了解,用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的方法还没有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