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汇报课教案基本体例及撰写说明
——初中部教学处
几点说明:
1、教师须以教学主题(单元)为单位撰写完整教案。
2、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教案。
3、教案就是学案,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4、完整的教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单元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安排,第二部分课时教案,是具体到每课时的课时教案。
5、每个小标题下的文字是撰写说明,写教案时请删去。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教案基本体例
课程:语文 模块:写作
教学主题(单元):中考写作指导
教学时间:2月27日(星期一)至5月26日(星期五)
授课时数:8课时
授课教师:陈思雨
授课班级:初三年级 3、4班
第一部分 单元教学设计
一、主题分析与教学设想:
理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多
角度观察生活;注重写作过程,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写记叙性文章或简单的议论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等。知识结构: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2、据意取材,确定结构;3、描画生活,尺水兴波;4、打造语言,亮出个性;学情分析:作文成绩的优劣关系到语文学科成绩的高低学
生要想夺取中考语文高分,必须首先要夺取作文高分。而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或是觉得无从下手、无章可循。教学设想:针对这个现象,首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身边点滴小事写起,确立写作来源于生活的意识,消除畏惧心理;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明确告诉学生到底该怎么做,反复修改展示。最后,优秀的作文写作或片段练笔,一定要展示或展读,鼓励学生写作,激发写作兴趣,引发思考。
二、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记叙性作文的特点,掌握审题、立意、选材、描写和打造特色语言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评练结合,小组合作、限时训练、展示质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生的道理, 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三、单元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审题、立意、选材、描写
学习难点:打造特色语言
四、单元教学安排及评价方式:
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预习要求
作业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1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学习如何审题、立意,及方法
从作文书和散文选中挑选两篇你喜欢的作文
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合作、探究
作业
2
讲评片段练笔
欣赏佳作,吸取巩固
做好上节课的作业
修改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展讲
展讲、作文修改
3
据意取材,确定结构
取材、结构
从作文书和散文选中挑选两篇你喜欢的作文
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合作、探究
作业
4
讲评片段练笔
欣赏佳作,吸取巩固
做好上节课的作业
修改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展讲
展讲、作文修改
5
描画生
活,尺水兴波
细节描写、修辞手法
从作文书和散文选中挑选两篇你喜欢的作文
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合作、探究
作业
6
讲评片段练笔
欣赏佳作,吸取巩固
做好上节课的作业
修改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展讲
展讲、作文修改
7
打造语言,亮出个性
赏析、学习美化语言
从作文书和散文选中挑选两篇你喜欢的作文
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合作、探究
作业
8
讲评片段练笔
欣赏佳作,吸取巩固
做好上节课的作业
修改片段练笔
讲授、小组展讲
展讲、作文修改
五、学习策略: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个性展示、语言演绎、师生互评
六、学习资源:
《一一风荷举》、《林清玄散文选》、《毕淑敏散文集》、《文化苦旅》、《我与地坛》等、人教版语文教材、历年中考作文书、微信(大家、思享会、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第二部分 课时教案
一、 课题名称:《描画生活 尺水兴波》
二、学习目标:
1、回顾记叙文六要素和细节描写
2、运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等生动地记叙事情的过程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这一天,让我铭记》习作点评。有亮点回眸也有问题总结。针对《共性问题——叙事不具体,缺少细节描写,引出本课的学习重难点。
(二)四招教你描画生活。
【第一招: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第二招: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高尔基《童年》
【第三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牛刀小试】由一轮“明月”,我想到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七嘴八舌讨论,讨论后小组长说出本组同学联想到的内容。老师总结①从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人间的悲欢离合。
②由月光的皎洁、柔和想到圣洁的母爱、纯真的友情。
③由月光晶莹、洁白想到品格高洁的人。
④由月光总是在人们最需要光的时候出现,想到在最困难的时候热忱、周到关心别人的人
⑤由月亮不在白天出来与太阳争辉,而在人们最需要光亮的黑夜出来为人们照明。想到踏踏实实地工作不与别人争名夺利的人。
⑥从月牙象一条弯弯的小船在太空游荡,想到人生的船。
⑦从月亮远看洁白、美丽,而实际满身尘埃、坑洼,想到世间表里不一、以假象迷惑别人。
【第四招: 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每天,每天,我都看见它们,它们是已经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适于生根的土地上。
有一天,一个炎热而忧郁的下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在穿梭的人群中,听自己寂寞的足音,我又看到它们,忽然,我发现,在树的世界里,也有那样完整的语言。
我安静地站住,试着去理解它们所说的一则故事: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张晓风《行道树》
(三)片段练笔——爬4米2高墙
给出了一个不够优秀的习作,要求学生至少运用两招,升格片段,字数200字左右,限时10分钟。
(四)小组展示——片段欣赏
小组为单位互相借鉴学习欣赏,推荐好的片段上台展讲,说说具体好在哪里,运用了什么方法。
(五)习作升格及教师总结
学生朗读优秀片段。
四、作业布置:
1、继续完成“爬4米2 高墙”的片段练笔
2、 修改《这一天,让我铭记》
五、教学工具单:附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基本掌握到了描画生活,让叙事具体生动的方法。通过片段练笔,将方法落到了实处。优秀片段的示范,更是加强了叙事要具体的意识,借鉴学习如何描画生活。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度高,作文细节化升格。不足之处在于课堂容量有点多,且学生的点评多了,而恰恰少了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点评,挖一口深井。
附录:工具单 习作升格——片段练笔
在
烈
日
的
照
耀
下
,
同
学
们
流
下
的
汗
珠
闪
闪
发
光
。
每
个
人
的
眼
睛
都
默
默
地
注
视
着
前
方
,
似
乎
有
几
滴
隐
隐
的
泪
光
。
一
个
又
一
个
,
不
停
地
有
人
翻
过
,
翻
过
去
的
同
学
脸
上
无
不
都
带
着
感
动
和
喜
悦
。
那
本
不
起
眼
的
迷
彩
,
在
此
刻
也
像
是
那
万
丈
光
般
辉
煌
。
那
一
堵
四
米
二
的
高
墙
,
是
那
么
的
伟
岸
,
但
我
们
还
是
翻
越
过
去
了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