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感受可能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六章第一节《感受可能性》,本节课我将通过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分析四个方面来说说我的看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前面所学的数学问题,其结果往往是确定的,而从本节课开始就要接触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随机事件.它既是概率论的基础,又是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的一个反映.因此,学好它,既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结构,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下面我就来说说本节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这些特征以及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1、情境导入
首先我从一个 “生死签”的故事出发,让学生想想怎样让一个不确定的事情变为一个由国王掌控的事情,后来又让学生试图为那位大臣找到获得赦免的机会,起到以趣引入的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2、探究新知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性,我会继续提出新的探究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三次摸球游戏,力求引领学生在游戏中形成新认识,学习新概念,获得新知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领悟了数学的道理,突出了本节的重点。最后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什么又是随机事件。
3、例题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类事件,在例题分析环节我又设计了七个问题,第一个和第二个是自然现象,第三个和第四个是数学问题,最后三个都是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生活中的数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化解难点,贯彻课改中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指导生活的理念。
课堂练习这个环节上我让同桌之间,一个举例,一个判断,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广开思路、积极发现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5、课堂小结
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通过“数学日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并且做出自我评价,谈谈收获与困惑。
6、作业设计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7、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分析
本节课是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陶冶学生数学情感的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中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