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价值量和货币量计算题突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9946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量和货币量计算题突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价值量和货币量计算题突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量和货币量计算题突破 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 公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时间/产品总数 (2008海南单科)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答案:B (10×6+8×10)/10×(1+20%)+8=7 针对训练 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5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7小时 120万小时 B.7.5小时 120万小时 C.5.5小时 110万小时 D.8小时 110万小时 答案:C (10×6+5×10)/10×(1+50%)+5=5.5 二、价值量计算 结论: 劳动率变化 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价值总量 社会率提高 增多 降低 不变 个别率提高 增多 不变 增多 公式1: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2:价格总量=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数量 3:社会率提高后的单价=原价/(1+﹪) (一)用多余的条件迷惑你:突破方法是从设问入手,列出公式,根据公式找所需条件就能识别多余条件。 1.(2009全国I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答案:B 10×(1+10%)×6-10×6=6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是多余的条件,个别率不影响单价。 2.(2007全国I)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答案:C 5A=2金=16银 “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是多余的条件 (二)用百分比为难你:要突破很容易啊,提高就是(1+﹪),降低就是(1-﹪) 1.(2009全国Ⅱ)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答案:C 单价=6/(1+20%)=5 总价不变 2.(2009安徽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l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答案: B 260/(1+30%)×2=400 3.(2008北京)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答案:B 1/(1+25%)=0.8 4.(2008宁夏)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答案:A 100×(1+10%)=110 社会率变化不影响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是多余条件。 (三)读懂“其它条件不变”的含义:认真读题目就行 (2008四川)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答案:C 价值总额=100×(1+10%)=110 价格总量=10×10×(1+10%)×(1+10%)=121 社会率变化不影响价值总量,劳动者数量增加10%,价值总量就多10%;“其他条件不变”即价格不变, 仍是10,社会率提高商品数量多10%,劳动者数量增加10%,所以要乘以两个(1+10%) 针对训练 1.2009年某国生产的每件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10元,其中A公司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如果A公司2010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该国生产的单位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与A公司生产的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A. 12元 1200万元 B.12元 1000 万元 C.10元 1200万元 D.10元 1000万元 答案:C 其他条件不变即社会率不变,因此单价仍为10,价值总量=10×100×(1+20%)=1200 2.西安某企业去年生产一把菜刀的价值量为200元,全年生产20万把。今年该企业改进技术后,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该企业生产每把菜刀的价值量和全年生产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A.100 元 4000万元 B.200元 8000万元 C.100元 2000万元 D.200元 4000万元 答案:B 其他条件不变即社会率不变,因此单价仍为200. 价值总量=200×(20×2)=8000 3. 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A.1:1 B.1:2 C.1:4 D.1:8 答案:C 本题的陷阱是设问,“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实际是问M与K的价值量比例,“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是多余条件。“其它条件不变”即M的社会率不变,原来1M=2K,M社会率不变,K社会率提1倍,则1M=4K. 做好价值量计算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记好结论和公式;分清个别率和社会率;学会对付高考题设置的陷阱。 三、货币量计算 公式1:实际需要货币量=价格总额/流通速度=单价×数量/流通速度 (注意公式的变式) 2:购买力=实际需要货币量 /发行量 3:货币贬值率=1-购买力 4:通胀率(物价涨幅)=多发纸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发行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 5:货币币值变化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价/(1±﹪) 注:升值“+” 贬值“-” 1.(2007四川)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答案:C “其它条件不变”即流通速度不变,16÷2=16×(1+10%)÷X则X=2.2,比较简单的推理是既然流通速度不变,那么价格总额增10%,所需货币量自然增10%,就是2×(1+10%) 2.(2008全国)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答案:B 本题把社会率提高和货币贬值结合起来考,直接套公式就行:15÷(1+50%)÷(1-20%) 针对训练 1.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 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期,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0.80 物价上涨 B.1.25 投资减少 C.0.40 物价上涨 D.2.50 物价持续下跌 答案:A 所需货币量=原价格总额×(1+20%)/原流通次数×(1+50%)=原货币量×0.8 2.假设200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x元。如果2009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9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5元,那么x应为 ( ) A.31.25 B.30 C.46.875 D.45 答案:B X÷(1+50%) ÷(1-20%)=25 3.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了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货币量增加了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售价10元的商品,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的售价应该是( ) A.5元   B.6元   C.8元   D.10元 答案:B “其他因素不变”即商品数量不变,把货币流通公式变式为:商品数量=货币量×流通次数÷价格,设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的售价为X,可得方程:原货币量×原流通次数÷10=原货币量×(1+20%)×原流通次数×(1-50%)÷X,则1÷10=(1+20%)×(1-50%)÷X 4.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A.增加32% B.增加26.4% C.增加40.8% D.减少6% 答案:A 把“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转化为“货币平均流通次数减少20%”则现在的货币量= 原待售商品数量×(1+10%)×原价格水平×(1-4%)÷原货币平均流通次数×(1-20%)=原货币量×1.32,可知需增加32% 货币量计算关键是记好公式,懂得把公式变式,找出不变的要素作为等量建立方程。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