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 年第二届鹏程杯邀请赛语文(小中组)试题卷
2017 年 3 月 25 日 9 : 30 - 11 : 30
温馨提示: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20 分,竞赛时间为 120 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 上答题是无效的。
3. 答题时,一律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不要用铅笔。
4. 答题前,请先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号。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87 分)
(一)单选题(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不选,错选、多选都不得分,共 14 题,
42 分)
1. 下面选项中的字,在《新华字典》中用部首检字法或音序检字法查找,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音序检字法,“罩”字能从音节表“zh”部查到。B、用音序检字法,“煞”字能从音节表“S”部查到。
C、用部首检字法,“跌”字能从检字表“足”部 12 画查到。
D、用部首检字法,“卓”字能从检字表“日”部 4 画查到。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打扮 辫子 微生物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B、清凉 精心 捉迷藏
争奇斗艳
再接再励
C、严厉 细微 放大镜
流水潺潺
风餐路宿
第 11 页 共 12 页
D、蝴蝶 飘杨 照相机 白发仓仓 大惊失色
3. 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字先写横,再写撇,后写横折钩。
B. “亲”“尘”“羊”“舌”这四个字都是上下结构。
C. “爱”字是上下结构,共十画;“虎”字第三画是横。
D. “山”字首笔是竖,“及”字首笔是撇,“门”字首笔是点。
4. 从造字法角度看,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目、采、衣”是独体字。 B.“休、晶、江、火”是合体字。 C.“材、攻、芳、旗”是形声字。 D.“炙、射、步、月”是会意字。
5. 下列汉字笔画数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瓦 长 片 毋 B.瓜 鸟 凹 辽 C.廷 岌 祁 丞 D.延 孜 舛 尧6.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一项是( )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B、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7. 下列词语搭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作用、发展经济、发扬形象
B、保卫祖国、保护联系、保持视力C、改进工作、改正缺点、改善生活D、研究工作、研发产品、研修电脑
8. 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A.昨日本人在篮球场遗失钥匙一串,恳请拾到的人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B. 昨日本人不慎丢失《西游记》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到的人璧还原物,谢谢哟。
C. 本人昨日在阅览室不慎丢失褐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到的人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 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9. “华”在字典里解释:①光彩;②繁盛;③精华;④时光等。“华美”“荣华” “英华”“韶华”四个词中,“华”字的意思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里景阳岗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 三碗不过岗”。
B. “还楞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 看你怎么办„„”
C. 杨绛先生的淳朴,敦厚向来为人称道,但淳朴之内隐含着高贵,敦厚之中透射着倔强。
D. 在《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之后,《朗读者》再次掀起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潮。
11.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放眼望去,满山的梨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B.我们班的王芳和李红青.梅.竹.马.,她们像亲姐妹一样整天形影不离。
C.我市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D.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
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两边的小岛上长满了茂盛的芒果树,树冠相接如山丘起伏。
B.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C.是只有不断学习积累,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D.能否加快开发建设海东新区,对提升湛江城市形象,支撑发展崛起意义深远。
13. 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州。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 下列诗句,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潇潇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嘉节倍思亲。
C.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多选题(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两项,不选、错选或超过两项都不得分,共 9 题,45 分)
15. 下面各组词语中,都能表示人物神态的两组是( )( )。
A.全神贯注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忍饥挨饿
B.从容不迫
目不转睛
胆大妄为
安然无恙
C.含情脉脉
眉开眼笑
聚精会神
和颜悦色
D.得意忘形
迫在眉睫
糊里糊涂
依依不舍
E.眉飞色舞
破涕为笑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16. 下面对成语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八两比半斤略重一点点。
B. “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孙山”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落榜
人的名字。
C. “趋之若鹜”趋是快走,鹜是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D.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有个农夫在田里干活,有一只野兔窜出来撞在树墩子上死了,农夫白捡了野兔,于是就天天守着树墩子等兔子撞上来。比喻不主动努力,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E. “揠苗助长”语出《孟子》,有个宋国人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第二天禾苗却都枯萎了。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汉字书写讲究笔画笔顺,如“革”字头“廿”正确的笔顺是横、竖、竖、
横,“年”的正确笔顺是撇、横、横、竖、横、竖。
B.“垂头丧气,美轮美奂,风尘仆仆,相题并论”四个短语的书写完全正确。C.如果把“绿树成荫,微风轻抚,彩蝶曼舞,风景名胜”四个词语按结构分
类,“风景名胜”应当单独归为一类。
D.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要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所谓“绿色食品”就是指绿颜色的蔬菜。
E.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 “汗青”也指“史册”等。
18. 下列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二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B.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五一节都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C. 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等。
D. 春节,乃一岁之首。燃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E.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节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等。
19. 下列谚语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无关的两项是( )( )
A.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B.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C.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D.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E.司马相如遇文君,一见钟情。
20. 下列诗句与作者和朝代对应正确的两项是( )( )
A.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白居易——唐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北宋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陆游——南宋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清
E.“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多么芬芳”——何其芳——现代
21. 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季景物的两项是( )(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E.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2. 对下面诗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⑤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A. 夸张 比喻 拟人 夸张 设问
B.比喻
夸张
比喻
拟人
反问
C.拟人
比喻
夸张
比喻
拟人
D.拟人
夸张
比喻
比喻
比喻
E. 夸张
对偶
拟人
夸张
借代
23. 下面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恭候您的到来。”
B.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可以说“请您留步”。C.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高寿?” D.老朋友两人分别十多年相遇,见面时都说:“久仰久仰。”
E. 你来看我,我就感激万分了,还买这些东西,我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只好笑纳了。
二、阅读鉴赏(33 分)
(一) 阅读杨万里《小池》,分别回答问题。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4. 对这首诗的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是说,静静的泉眼好像舍不得涓涓细流。
B. 第二句是说,浓浓的树阴格外喜欢柔和的阳光。
C. 三、四句是说,嫩嫩的荷叶打着卷儿,尖尖的角儿刚刚露出水面,早就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D. 全诗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夏末小池的风韵,使人如临其境。
25.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赋予“泉眼”,“树阴”人的感情,一“惜”一“爱”,平中见奇,
情中有景。
B. 后两句把“蜻蜓”、“小荷”写得逗人情趣,在“蜻蜓”对“小荷”的期待中,诗人爱荷之态可掬,不无言外之意。
C. 诗中之物,无不透着一个“小”字,加上诗题“小池”,通体小巧玲珑, 天真妩媚。
D. 诗人不仅善于句法安排,而且善于速写那一瞬,构成气韵生动,情趣盎然的诗情画意。
26. 下面对这首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B. 杨万里,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常被人们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占据着高位。
D.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用一个比喻形容柳树的丰姿。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碧玉的比喻,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碧玉,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的名字,乐府歌曲有《碧玉歌》,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
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妆成一树高”,在诗人的想象里,也许觉得那袅娜多姿的柳树,宛如凝妆而立的碧玉一般。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是丝带。上句是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用笔很巧妙。
第三句和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而描写柳树的嫩叶。诗人设问:那细细的柳叶儿是谁裁出来的呢?噢,原来二月的春风好似剪刀, 这一树碧玉,万条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就是她的杰作啊!
(节选自袁行霈《<咏柳>赏析》)
27. 对文章赏析的这首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赏析的这首诗是北宋著名诗人柳永,诗题是《雨霖铃》。
B. 赏析的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诗题是《咏柳》。
C. 赏析的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诗题是《春晓》。
D. 赏析的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诗题是《春夜喜雨》。
28. 文中赏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用“碧玉”的比喻用得好,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形容树的鲜嫩新翠,高高直立,如碧玉装饰而成而又平常。
B. “小家碧玉”,形容柳树有如凝妆而立的纯真少女,高高在上让人不敢接
近。
C. 以夸张、拟人写出柳叶的活泼动人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D. 以比喻义想象柳叶的色新、光泽;以借代义又联想柳树的袅娜多姿,静中有动,柳的形象在鉴赏者心中“活”了起来。
29. 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柳枝,对它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丝绦质地光滑柔润,鲜艳可爱。
B. 千万条垂下的新绿柳枝,随风飘舞。
C. 描绘出柳树的主要特征,生动传神。
D. 柳枝虽然在春天常见,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告知人们春天的信息,就像高
贵的丝绦。
30. 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抓住“裁”一词来分析。
B. 作者抓住“春风”一词来分析。
C. 作者抓住“剪刀”一词来分析。
D. 作者抓住“谁”一词来分析。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①人生总有诗意,尽管人们总会失忆。
②很多人向往诗酒人生,有诗有远方,有歌有田园。而垂髫少时熏陶过的诗词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影响一生,有的却渐次模糊。但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句诗歌可以抚慰人心,直抵心灵。
③《中国诗词大会》集结了男女老幼等一众富有才华的普通人,在镜头前吟诗作赋、以诗会友。看似高冷,实则每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背后都有无数的心灵共鸣
——那些饱读诗书的日子,才是最美年华。
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借由现代化的传播载体和呈现形式,集中展示了古典之美、汉字之美、诗词之美。而现场学者的引经据典、精彩点评,在浩如烟波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中,则向国人普及了诗词歌赋背后的历史情怀:东坡煮酒,稼轩论剑,李白狂放,杜甫沉郁„„
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古典诗词或许不能承载起这一历史使命的全部链条,但作为一个文化信仰的弥合剂,它可以在诗词韵律的起伏中凝聚起时代的理性共识与情感共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⑥当这个春天开启的时候,不妨让我们微笑着“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也不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气风发,走进属于我们可以缔造的时代。
(据赵治国《吟诗作赋的真人秀 才是时代的清流》删改)
31. 对文中“东坡煮酒,稼轩论剑,李白狂放,杜甫沉郁”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坡即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稼轩即白居易,字乐天,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世称“元白”。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D.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32. 文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自唐朝诗人贾岛写的七言绝句《登科后》。
B. 后人这两句诗里留概括出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
C.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看完了。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 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3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
B.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C. 这两句诗的前两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 这两句诗的后两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4.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举办,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 可以让全国男女老幼等一众富有才华的普通人,在镜头前吟诗作赋、以诗会友,提高古诗词修养。
B. 让每个人找回一句熟悉的古代诗歌来抚慰人心,直抵心灵,有个心灵家园。
C. 古典诗词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部责任,但可作为一个文化信仰的弥合剂凝聚情感。
D. 展示了古典之美、汉字之美、诗词之美,再经由现场学者的引经据典、精
彩点评,让大家都知道饱读诗书也是很重要的。
2017 年第二届鹏程杯邀请赛语文(小中组)试题参考答案
— 、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86 分)
(一)单选题(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不选,错选、多选都不得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满分 42 分) 1.B
2.A (B 中“再接再厉”;C 中“风餐露宿”;D 中“飘扬”、“白发苍苍”)
3.D(A 组中“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B 组中“羊”是独体结构;C 组中“虎” 第三画是横勾。)
4.C(A 中“采”是合体字;B 中“火”是独体字;D 中“月”是象形字。)
5.D(A 项四个字都是 4 画,B 项都是 5 画;C 项都是 6 画;D 项的“延”、“舛”、“尧” 三字是 6 画,“孜”是 7 画。)
6.A(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草、行书)
7.C(A 发扬形象 B 保护联系 D 研修电脑)
8.C(A“高抬贵手”不语境,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 过去了。B 项主要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另外“谢谢哟”不够庄重。D“及时联系鄙人”不当,“及时联系”表达不得体,“鄙人”,谦辞,旧时用于 自称,此处不合适,可改成“本人”。)
9.A
10.D(A“水浒传”的引号应为书名号,《水浒传》;B 项中的“训斥我”后的分号应该改为逗号,前后引号内的话都是“妈妈”一个人说的。C“淳朴,敦厚”之间应为顿号。) 11.D(“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A“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不 能用来单指一种花色。B 项“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C 项“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的对立)
12.A (B“推广和发现”两个动词应交换位置。C 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可把“就”改为“才”,也可把“只有”改为“只要”。D 项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13.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4.D(A 潇潇:萧萧 B 嘉:佳 C 装:妆)
(二)多选题(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两项,不选、错选或超过两项都不得分,共 9 题,每
题 5 分,满分 45 分。注意: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给 5 分。) 15.C、E(A 忍饥挨饿 B 胆大妄为、安然无恙 D 糊里糊涂)
16. A、B(A“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
喻彼此不相上下。 B 中榜人的名字。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17. B、D(B 相提并论;D 绿色食品: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可直接经口摄食的食物。包括可生食的和经加工后方可食用的食物。)
18. B、C(C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是重阳节的习俗。B 五一节不是我国传统节日。)
19. B、E(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E 司马相如、文君,西汉)
20. B、D、E(A 于谦,明;C 白居易,唐)
21. A、E(A 夏天 E 秋天)
22. A、E
23. D、E(D“久仰久仰”用在两人初次见面时。句中是“老朋友”。不是初次见面。E.笑 纳:请人接受馈赠时说的话。)
二、阅读鉴赏(33 分)
(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不选、错选、多选都不得分,每题 3 分,满分 33 分)
(一)
24.D(由“小荷才露尖尖角”可看出写的季节是夏初。
25.A(“情中有景”错,作者主要是写景,应为“景中有情”,是通过写景表达情感。)
26.C(“占据着高位”错,常被人们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 露头角,前程远大。)
(二) 27.B
28. D. 29.D 30.A
(三)
31.B(稼轩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32.A 孟郊33.A 34.C
第 14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