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
文化:文化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断习得和积累的,并为自身所默认且潜在主导人的思想、行为及习惯等的一系列知识、经验、感受的总和。它在某一群体内以共性而相对持久地存在,从其能动性看,表现为向文而化的动态过程。(教材)
文化的基本范畴?
自我感和空间感,沟通方式和语言,服饰和礼仪,食物与饮食习惯,时间与时间观念,
人际关系,价值观与规范,信仰和态度,心理过程与学习,劳动习惯和实践
涉外文化管理学:文化学、管理学、外交学的交叉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关于涉外文化及其产业管理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涉外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涉外文化管理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涉外文化市场与产业管理等
跨文化交流的五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
文化維度理論:霍夫施泰德(P48)
划分文化的维度:
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社会平等
不确定性规避 Uncertainty Avoidance:社会规则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自我意识
男性气质对女性气质 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性别差异
长期/短期目标导向 Long- Term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生活态度
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p64)
研究方法: 对28个国家的15000名经理人进行问卷调查
文化架构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社会或个人的责任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个人或集体目标
中性化-情绪化:相互关系中的情绪化倾向
关系特定-关系散漫:相互关系中的投入程度
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权利和地位的合法性
长期-短期导向:对待传统的方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对人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指组织为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评估、劳资关系等内容。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在一个跨国公司内获得、分配和有效使用人力资源的过程。
绩效评估:对员工在一个既定时期内对组织的贡献作出评价的过程,包括制定绩效标准、绩效考评、绩效反馈以及绩效沟通等。
劳资关系:代表资本方的经营管理者与代表员工的工会之间的关系。
沟通文化(p172)
(1)高情境文化(high context)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一些信息是通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重视的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过程中的情境,而不是内容。沟通常常是含蓄的,沟通的信息常常由方式、手势、语调、语速等情境性的因素来决定。
(2)低情境文化(low context)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大量的信息已经存在于清晰的编码中,重视人际交往和沟通过程中的内容,而不是情境,沟通常常是直接的,沟通的信息通过字面表达。
谈判(negotiation)是指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双方为了取得自己有利的结果而进行协商的过程。包括三个重要条件。
(1)双方利益相关,有一个共享的目标。
(2)需要合作的同时,双方有利益冲突。
(3)假设人是理性的,双方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于是需要与对方协商。
分布式谈判:指的是分割大饼式的谈判,或在有限资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谈判。出现“非赢即输”的结果,即“零-和”。
整合式谈判:指的是照顾彼此利益的谈判,通常发生在有多项事宜需要谈判时,双方寻找不同的方法,扩大大饼本身的面积,以取得双赢的结果 。
营销:对各种理念、产品和服务实行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等活动,使其通过交换实现满足个人和组织目的的整个策划和实施过程。
跨文化营销:企业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营销活动,包括跨文化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跨文化产品开发及定价、跨文化促销和品牌管理、跨文化分销渠道管理等内容。
国际文化贸易: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涵盖电影、电视、演出、会展、图书、版权等具体行业的国际公司、贸易环境、贸易历史、文化政策等相关内容。
表演艺术一般有戏剧、曲艺、杂技、音乐、舞蹈、歌剧等基本形式。
演出市场:指演出市场指演出活动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有形的演出场所、演员和观众,也包括参与演出活动的主体之间即艺术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项目管理:管理人员运用各种相关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版权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版权产业,是指生产经营具有版权属性的作品(产品),并依靠版权法和相关法律保护而生存发展的产业。
.简答题
管理是一种文化表达文化是一种管理手段
管理文化:一个特定民族、社会、文化圈的特定文化对管理过程的渗透和反映
-- 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
-- 行为准则、道德规范
文化多元性意识的重要性?
1.了解自身文化,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倾向。
2.了解其他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推动有效文化沟通,避免文化冲突。
国际文化贸易的特点
贸易市场的高度垄断性
贸易保护方式具有隐蔽性
贸易自由化的例外性
贸易约束条例的相对灵活性
与其他产业的强烈交融性
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精神的核心: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关于人的观念: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文化性格: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文化形态:内向与开放
管理文化的多元性
1.美国的企业文化
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和个人成就
2.日本的企业文化
强调和睦、合作、同心和忠诚
3.中国的企业文化
注重伦理、道德,人治、情治和法治相结合
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先天因素:气候、地形、资源
后天因素:语言和文字、思维模式、哲学思想
文化传承、变动与融合:人口与民族、社会历史
中美日文化差异
(1) 中国文化
明显的、可接受的上下级关系
看重集体利益和内部圈子
事业成功高于家庭幸福
真理、规则、法律是相对的,弹性的。
看重恒心、毅力,生活节俭,乐于做长期投资
(2) 美国文化
重视平等与参与
依靠自我,自发行动,流动性高,乐意与陌生人打交道
重视成功,看重成就
不喜欢规则,乐意接受新事物
讲究效率,喜欢短期收益
(3) 日本文化
有社会等级,同时看重个人优点
强调社会和谐和企业忠诚,同时也在意个人隐私和主动性
强调团队竞争和成功,工作至上
注重仪式和规则,常常演习
注重投资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稳定
美国式管理
管理哲学:信任与尊重个人
-- 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 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职责分工明确。
-- 奖励针对个人而不是集体。
组织结构特征:董事会与职业经理人
人力资源管理:
详尽的职务分析、自由就业政策、严格的招聘甄选、强调物质激励的薪酬体系
日本式管理
管理哲学:
-- 企业的社会作用:对员工、家属、社区
-- 集体主义和封建家庭式关系:部门负责
组织结构特征:
-- 董事与管理者合二为一
-- 非正式组织
1.组织结构以部门集团为中心建立的。
2. 董事与管理者合二为一
3.法人持股和相互持股构成了日本股份公司制度特有的运行方式
4.长期的,连续的,稳定的交易是日本交易制度最主要的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部工会
工资与津贴,年度奖金
中国式管理:官本位,人治高于法治,所有权归属
管理哲学:
-- 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 群体决策,民主集中
--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程序、培训开发、人员考核与薪酬工资
文化冲突的影响:
1.职员需求与期望不同;
2.决策方式不同;
3.职员对管理和决策方案的执行
跨国运营与组织控制:
-- 母国中心、多元中心、全球中心
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
-- 文化适应:入乡随俗
-- 文化相容:取其精华
-- 文化变迁:推陈出新
-- 文化规避:避免冲突
“社会调节型”管理 – 以美国为例
(1) 社会办文化:政府不直接管理各类文化艺术团体,而是依靠社会力量调节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开放式管理。
(2)对文化企业,政府采取市场调节的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对非营利组织,政府采取有限干预的政策,提供一定数额的资助。
(4)对外文化交流,政府及其机构发挥重要作用。
交叉型管理模式 – 以法国为例
(1)目标: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推广法兰西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例如:博物馆、剧院等
(3)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文化产业信贷、文化产业设施建设
(4)国家垄断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例如:法国公共广播部门与新闻产业
跨文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四种方法:
民族中心法:关键岗位由母国员工担任
多中心法:东道国员工任职子公司的关键管理岗位
地区中心法:按区域划分,管理层在区域内流动
全球中心法:全球招聘,唯才是用
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的因素
— 东道国的政策和法规
— 东道国的管理、教育和技术水平
— 技术和产品的自然属性
— 组织的生命周期
— 文化上的区别
对母国和其他国员工的跨文化培训
目标:
1)使外派人员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本质;
2)培训外派人员对东道国文化特征的理性和感性分析能力。
培训内容:
1)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商业和法律;
2)东道国的气候、生活环境、风俗、交通和住房情况;
3)分公司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包括工资、津贴、所得税 缴纳、回国后的待遇等;
4)语言
培训方式:实地考察、录像、网站、回派人员经验分享
(2)对东道国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
目标:
解决内部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经营观念、管理方式带来的沟通困难和不协调,保证高质量的管理和组织的一致性。
培训内容:
1)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2)总部的战略、企业文化等;
3)语言
培训方式:东道国及母国培训基地、流动培训
跨文化薪酬管理的目的:
1)能够吸引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
2)激励员工的行为;
3)企业文化导向;
4)成本目标;
5)使国内外各子公司的薪酬制度保持稳定和公平。
工会的性质与作用
— 经济方面:通过集体谈判,改善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劳动条件;
— 社会福利:医疗、住房、养老等
— 政治方面:劳动者权益保护、政党竞争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特点
(1)文化的综合性
文化产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养,不仅要求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要求其具备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知识的不断更新,惟其如此,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
(2)能力的复合性
在经营文化产业时,文化产业人才仅要具有多重性,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能合效地对文化企业的人、才、物进行配置,参与市场交换。
(3)思维的创新性
经营文化产业需要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文化行业生产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因此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展开艺术想像的羽翼,突破原有规范和模式,以更大的独创性、灵活性去策划、组合生产要素,从而创作更新、更符合大众品味的精神产品。
非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非
语
言
沟
通
的
方
式
身体行为
时间、空间信息
外貌和衣着
姿态动作
面部表情
目光接触和注视
身体接触
语音语调
手势和身体姿势
空間距離
时间
成功的跨文化谈判技巧
1)更充分的准备 – 好的研究者
分析和了解谈判对手,研究商务活动的环境,合理安排谈判计划
2)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 好的倾听者
善于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逻辑。
3)避免沟通中的障碍和误解 – 好的观察者
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信息
4)制定灵活的谈判战略和策略 – 好的表演者
谈判风格、谈判议题和谈判场合
表格(笔记)
中美谈判者的差异
跨文化谈判的差异
跨文化市场调研
跨文化调研的主要内容
文化传播与竞争
(1)文化传播向度的单维化
-- 从富国向穷国
-- 从美国向其他国家
(2) 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世界电影产业格局
(1)美国电影垄断国际市场
-- 美国电影的特点
1. 电影素材多元化
2. 电影业的高投资
3. 电影制作的高科技化
4. 电影市场的高商业化运作
(2)欧洲电影市场
-- 欧洲电影的特点
1. 本土取材、现实性强
2. 独立制片人与创作共同体
3. 多种技术和叙事方式的运用
4. 艺术电影、政治电影、故事片
国际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
柏林电影节: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
威尼斯电影节: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
上海国际电影节: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
外资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管理规定
(1)电影制作:2004年11月10施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家允许中方与外方合资、合作设立电影制片公司和电影技术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控股最高达49%。
(2)电影院线:2004年1月1日施行《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原则上批准外方新建、改造电影院,注册资本600万元以上,控股最高可达49%。
(3)电影摄制:2004年8月10日施行《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许可依法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的境内电影制片者与境外电影制片者在中国境内外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委托摄制电影片。
(4)电影发行:我国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设立影片发行公司,经营影片的发行业务,但禁止外资进入电影发行领域。
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
(1)管理范围:供电视台播出的境外电影、电视剧及教育、科学、文化等其他各类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引进和以卫星传送方式引进的电视节目。
(2)引进境外影视剧申请材料:
-- 引进合同
-- 版权证明
-- 剧情梗概;大1/2录像带
(3)禁播内容:
-- 危害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 破坏中国民族团结,侵害中国民族风俗习惯的。
(4)播放规定:
-- 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当天总播出时间的15%。
版权引进与产品创新(找書)
国际会展业特点
高投入:场馆、交通
高收入:展位、服务、交通、旅游、餐饮
重服务:场馆的使用,配套服务的健全
重管理:政府、行业协会
全球化与国家文化贸易
文化产品的多样性
传播技术的发展
文化企业的跨国发展
国际文化贸易冲突
(1)美国的文化贸易自由主张
世贸组织:消除关税和商品进出口配额
(2)法国和加拿大的文化例外和文化多样性主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问答题
營銷方案思路:
1、 跨文化营销
跨文化市场调研
跨文化产品设计
跨文化定价
跨文化促销
跨文化分销
2、 跨文化市场调研
(1)文化对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的影响
(2)文化渗透于跨文化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
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人员管理
(3)文化因素在跨文化营销中的地位
产品的文化含量
人们的文化心理
3、 跨文化调研的主要内容:
(1)客户的需求特征,包括:
— 需求习惯(生活、生理属性;社会、心理属性)
— 需求稳定性(生活必需品、奢侈消费品)
— 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欲望(市场的发展可能性)
(2)市场环境因素,包括:
— 产品调研(产品设计、功能、用途和维修等)
— 价格调研(价格弹性、提价和降价反应)
— 促销调研(广告代理商和广告媒介情况)
— 分销调研(经销商的规模、经营范围及推销能力)
4、 跨文化营销中的市场细分方法
(1)地理变量(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传统文化)
(2)人口统计变量(年龄、性别、家庭、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种族、国籍等)
(3)心理变量(消费者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与个性形象)
(4)行为变量(消费者寻求的产品效用、对品牌的偏好、对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变化的敏感性等)
5、 跨文化的产品设计:
(1)跨文化产品标准化策略
— 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实行标准化策略?
1. 从产品的需求特点来看
2. 从产品的成本因素来看
3. 从国家竞争条件来看
— 实行标准化策略的优势?
规模化生产,降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有利于树立产品在世界上的统一形象,有助于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识别。
(2)跨文化产品差异化策略
— 使用条件的差异
— 市场差异
— 政府的作用
6、 跨文化的品牌设计
(1)跨文化品牌设计的原则
— 当地的法律法规
— 当地的文化传统和背景
—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2) 跨文化的品牌策略类型
无品牌策略
采用制造商或中间商品牌策略
统一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
品牌扩展策略
品牌再定位策略
8、 跨文化包装
基本要求:
— 准确传递商品信息(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成分)
— 包装应与商品价值相适应
— 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储运条件、分销时间、风俗习惯)
— 符合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环保规定、包装规定等)
9、 跨文化定价的影响因素
(1)成本因素
— 运输管理成本
— 关税、交易税、增值税、零售税
— 分销费用:中间商
— 风险成本:通货膨胀、汇率风险
(2)市场因素
— 市场供求
— 市场竞争
(3) 公共政策因素(政府控制与集团控制)
10、 跨文化的价格选择
(1)全球标准价格和市场差别价格
各自的优劣
(2)撇脂定价、渗透定价和跟进定价
新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3)跨文化定价的注意事项
1)产出地效应
2)数字偏好
11、 跨文化促销
(1)广告:广告媒体的选择、广告的类型(标准化/差异化)
(2)公共关系:宣传性公关、社交性公关、征询性(危机)公关
(3)销售促进
— 针对消费者的营业推广(展销、赠品、折扣等)
— 针对中间商的营业推广
— 针对推销员的营业推广
(4) 人员推销
12、 跨文化分销渠道结构
(1)出口中介机构
— 出口中间商(出口经销商与出口代理商)
— 厂家自设的出口机构
(2)进口中介机构
— 进口商
— 进口经销商
— 批发商
— 零售商
13、 跨文化分销渠道类型
(1)长渠道与短渠道
分级代理、特约经销、独家代理
(2)宽渠道与窄渠道
广泛分销、选择分销、独家分销
(3)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
(4)单一渠道与复合渠道
14、 跨文化分销渠道的选择
成本(投资成本与维持成本)
可控性
市场覆盖面(中间商的角色)
特殊性(各国特点)
连续性
风险
案例:
迪斯尼主题公园
迪斯尼简介:总部设在美国,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
全球化发展:全球已建成的迪士尼乐园有5座,分别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南加州以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
核心理念:传播快乐和希望,梦想成真
发展战略:服务制胜、产品创新、灵活定价、品牌经营、多样化营销手段
主题公园:美国19世纪末中西部小镇,美国电影故事。
服务制胜:顾客的安全,微笑礼貌服务
产品创新:每年要淘汰1/3的硬件设备,新建1/3的新概念项目,不断给游客新鲜感
品牌经营:品牌价值、品牌产品
营销手段:电视节目、商业广告、与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合作、与旅行社合作
加州1955年;佛州 1971年;东京 1983年,巴黎1992,香港2005,上海2016
日本迪斯尼的成功
美国场景、演员、故事;日本化改造
法国迪斯尼的失利
-- 游客人数和人均消费少于预测,餐饮习惯不同。
-- 宾馆客房出租率低,公共交通出游。
-- 人工成本高,工作人员抵制管理风格和服饰。
-- 媒体负面报道,当地农民抗议。
香港迪斯尼乐园
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于2005年9月12日正式开幕,由香港政府及华特迪士尼公司联合经营的香港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建设及营运。其中,香港政府拿出29亿美元投资乐园,还提供免费土地、建造专门的配套公路和地铁,换来57%的股份。迪斯尼投资3亿美元,拥有43%的股份。
本土化策略:语言、饮食、人员、景观设计、定价、促销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