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8885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AB 2.把M1放在M2上面(1分)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M1和M2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 再把M2放在M1上面,重复上述过程(1分) 3. 杠杆平衡:G甲×OA=FB×OB FB=×G甲=×10N=20N…………1分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 3FB=F拉+G轮………………………………1分 G轮=3FB-F拉 对物体乙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 G乙=F拉+F支………………………………1分 == 24FB-8F拉=F拉+F支 F拉=(24FB-F支)=(24FB-pS) =×(24×20N-2×103Pa×1.5×10-2m2)=50N……………………1分 G轮=3FB-F拉=3×20N-50N=10N G乙=8G轮=8×10N=80N 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时,即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F支¢为零 此时物体乙受力F拉¢=G乙=80N …………………………………………1分 动滑轮受力3FB¢=F拉¢+G轮 FB¢=(F拉¢+G轮)=×(80N+10N)=30N 杠杆平衡:FA¢×OA=FB¢×OB 对杠杆A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丙 FA¢=G甲+G丙 G丙=×FB¢-G甲=×30N-10N=5N ……………………………1分 画出受力分析图 ……………………………………………………………1分 解题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或计算过程中缺少单位的扣1分。 4.C 5.ACD 6. 7.(1)以人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甲、乙所示。┄(1分) 39题答图 ∵,∴; ∵,∴; ∵工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 ∴---------①┄(1分) 又∵ ---------② --------------③ -------------------④┄(1分) 将③、④式代入①、②式,并且将和 代入后可解得┄(1分) 由②③式得: ∴解得,则┄(1分) (2)∵┄(1分) (3)┄(1分) 说明:同一道计算题中的单位错误,只扣1分;其他解法,只要正确,可参照本标准酌情给分。 8. 0.5 9. (1)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0; (2 ) 取一个金属块,用细线拴好,挂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所受重力为G1,将金属块缓慢浸没到量筒的水中,静止后,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水变化的体积为V1; (3 )取出金属块,将另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仿照步骤(2),记录G2,F2,V2; (4)分别再取4个体积不同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仿照步骤(3),记录G3,F3,V3;G4,F4,V4;G5,F5,V5;G6,F6,V6; (5)根据F浮=G-F示 ,分别计算出每个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10.解:(1)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 乙 图1 GA FA1 F浮 GA FA2 甲 GA=F浮+FA1 GA=FA2 GA=mAg=75kg×10N/kg=750N---------------(1分) F浮露=△PS =1×103 kg/m3×10N/kg×0.5m×300×10-4m2 =150N------------------------------------------(1分) F浮=100 N 解得:FA1=650N (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G人=F1 ¢+N1 G人 F1′ N1 F2′ N2 G人 图2 甲 乙 G人=F2 ¢+N 2 G人=m人g=70kg×10N/kg=700N-------------(1分) N1=G人-F1 ¢ N2=G人-F2 ¢ 因为F1 ¢与F1,F1 ¢与F2大小相等 所以有: N1=G人-F1 N2=G人-F2 已知N1∶N2 =2∶1 得:= ① ---------------------------------------------(1分) 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图3 甲 O C B FA1 乙 B FA2 O C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由数学知识可知,无论杠杆水 平还是倾斜力臂比不变:) ② ③-------------------(1分) 已知OC∶OB=3∶4,FA1=650N,FA2=750N ; GA=750N,G人=700N 由①②③解得:G动=800/3 N, F1=1700/3 N,F2=1900/3 N--(1分) 设自由端F1的速度为V1;F2的速度为V2 A的速度不变,解得:V1= V2 -------(1分)(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 11.D 12. 1.2×103 13. 解:由已知画出受力分析图, ----------(1分) G物 FH2 图1 甲 O H P G杆 乙 P G杆 O H FH1 (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由于栏杆为质地均匀,所以重心在其中点而OH=1m则OP=2m 。由数学知识可以知道在栏杆转动45°角时,重心移动2m,H端移动1m。(无论杠杆水平还是倾斜力臂比不变) G杆=m杆g=40kg×10N/kg=400N; G物=m物g=10kg×10N/kg=100N----------(1分) FH1×OH=G杆×0P ① (FH2+ G物)×OH=G杆×0P ② 由①②解得: FH1=800N FH2=700N----------(1分)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FH1 ¢与FH1 ,FH2 ¢与 FH2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 2F1= FH1 ¢+G动 有 2F1= FH1+G动 ③ 2F2= FH2 ¢+G动 有 2F2= FH2+G动; ④----------(1分) 图2 G动 FH1 ¢ 2F1 甲 乙 G动 FH2 ¢ 2F2 已知F1∶F2=17∶15 得:= 解得:G动=50N --------------------------------------------(1分) 由解③④得:F1= 425N; F2=375N P2= F2×V=375N×0.2m/s=75W----------(1分) η2=----------(1分) 14.AC 15. ⑴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依次测量六只试管的直径D1……D6,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 ⑵向1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量试管底部浸在水中的深度h,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 ⑶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天平称出试管和试管内沙子的质量m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 ⑷向2号……6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且试管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仍为h; …………………………………………………………1分 ⑸仿照步骤⑶,完成对m2……m6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 16. n=4 h=== …………………………………………………………1分 G1=hnF1=0.625×4×600N=1500N ……………………………………………1分 4F1=G1+G轮+G人 G轮=4F1-G1-G人=4×600N-1500N-800N=100N ………………………1分 分析人受力如图甲 人对货箱的压力 G人=F支人+F0 F支人=G人-F0=800N-500N=300N F压=F支人 分析动滑轮受力如图乙 G轮+F¢拉=3F0 动滑轮对货箱的拉力 F¢拉=3F0-G轮=3×500N-100N=1400N F拉=F¢拉 分析货箱受力如图丙 受力分析图……………………………1分 F支+F拉=G1+F压 水平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 F支=G1+F压-F拉=1500N+300N-1400N=400N……………………………1分 提升第二个货箱 G2=G1+500N=1500N+500N=2000N G总2=G2+G轮+G人=2000N+100N+800N=2900N …………………………1分 G总1=G总2-500N=2900N-500N=2400N DP=P1-P2=G总1v1-G总2v2=2400N×0.2m/s-2900N×0.1m/s=190W ……1分 解题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或计算过程中缺少单位的扣1分。 17:6:5 18. 用塞子将瓶口塞紧,不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用吸管吸水,能将水吸入嘴中;再将没有插吸管的小孔堵住(不漏气),用吸管吸水,不能将水吸入嘴中。 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可知:第一次不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有大气压的作用,能将水吸入嘴中;第一次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没有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能将水吸入嘴中; 所以小震的说法是错误的。 19.BC 20. (1) ………1分 杠杆两端受力如图1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A=FB=×(G轮+2G甲)=×(50N+2×150N)=630N ……………1分 物体乙受力如图2所示。 G乙=FA+F1=630N+210N=840N ………………………………………………1分 (2)加入弹簧后,物体乙受力如图3所示。 FA¢=G乙+F2=840N+780N=1620N ……………………………………………1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B¢=FA¢=×1620N=900N ………………………………………………1分 物体丙替代物体甲后,滑轮受力如图4所示。 FB¢=2G丙+G轮 G丙=(FB¢-G轮)=×(900N-50N)=425N …………………………………1分 人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G丙+F3=G人 F3=G人-G丙=650N-425N=225N………………………………………………1分 解题结果正确,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减1分;缺少公式的减1分;缺少单位的减1分。 21.AD 22. 解:分别对物体A、杠杆、动滑轮、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GA=800N F支1=P1S FE1 GA= P1S+ FE1 ① GA=800N F支2=P2S FE2 GA= P2S+ FE2 ⑤ O D E F′D2=FD2 F′E2=FE2 FE2×OE= FD2×OD ⑥ GB F′C1= FC1 F浮 FC1+ F浮=GB ④ FD1 FC1 FC1 G动=120N G动+2FC1=FD1 ③ O D E F′D1=FD1 F′E1=FE1 FE1×OE= FD1 ×OD ② FD2 FC2 FC2 G动=120N G动+2FC2=FD2 ⑦ GB F′C2= FC2 FC2=GB ⑧ 4分 4分 △ P=200Pa =ρgh 得h=2×10-2 m V排= SBh= 4×10-2 m3 F浮=ρgV排=400N △ P=200Pa =ρgh 得h=2×10-2 m V排= SBh= 4×10-2 m3 F浮=ρgV排=400N 5分 又已知:P1﹕P2=3﹕1、OD:OE=1:2、GA=800N、G轮=120N,由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解得: GB=540N ρB=1.35×103kg/m3 7分 23.D 24. 1.25×10 25.(1)补充的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 (2)实验步骤: ①在量筒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0; ②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1; ③将铁块放入量筒中,铁块下沉到量筒底部,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 ④根据公式F浮=ρ液g(V-V0)分别算出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 (说明:补充的其它器材1分;实验步骤共3分) 26. 分别取人、滑轮、杠杆、物体A、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1~4所示。 G人 F1 N1 T2 T1 M O N 2F1 T1 G动 A GA T,2 N1 图1 图2 图3 图4 …………1分 (1)取人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 因,所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因, 人对绳的拉力为………1分 (2) 取滑轮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 因, 所以,绳对滑轮向下的拉力 取杠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有: 所以,杠杆通过绳子对物体A向上的拉力为: 取物体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 ………………1分 ………………1分 T4 T3 M O N A GA N2 N,2 GB NB B G动 T2 2F2 图5 图6 图7 图8 (3)分别取滑轮、杠杆、物体A、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5~8所示。 图5中,当人用的力向下拉绳时, 因,所以,………1分 图6中,因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图7中, 图8中,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 所以,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1分 说明:其他正确方法,可参照上述标准酌情给分。 27.26:25 28. ⑴实验主要步骤 ①向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把试管放入量筒中,使试管漂浮在水中。用量筒测出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1,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 ②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天平称出试管和沙子的质量m1,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 ③仿照步骤1和2,改变试管内沙子的质量,使试管都能漂浮在量筒的水中,用量筒依次测出试管排开水的体积V2………V6,用天平依次称出试管和沙子的质量m2………m6,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 ④根据F浮=G=mg和测量数据,计算6次试管受到的浮力F浮1………F浮6,将计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 ⑵实验记录表格 ……………………………1分 V/cm3 m/g F浮/N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