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治安乃至国家安全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作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法制建设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也出现一系列违法事件,可见我国的法制体系还有待完善,国民的法治思想还有待提高。【关键词】依法治国 重要性 法律体系 弊端 改善从古至今,法律法规都是维护、保障一个国家跟人民利益、文化、交往的关键所在,正所谓“没有规矩,何成方圆”,法治永
2、远是一个不可怠慢的话题,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一种治国原则体系和一种治国制度体系的总成。一、依法治国的定义和科学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任务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依法进行。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人类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秩序之中
3、在我过封建社会时期,就有因为不依法治国从而造成了社会混乱,乃至崩溃。在新中国文革时期也因依法治国的体系不健全而出现“四人帮”,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在现今社会下,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江泽民曾说过:“依法治国,有利于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
4、调各方的核心作用。”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自从中国共产党实行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后,中国人民就免受专制之苦,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各项权利,就可以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不等同于自由,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法律和自由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相辅相成。首先,法律能保证自由,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在人治社会没有真正的自由;其次,法律还要约束自由,一个人的自由要适度,不能无限制的自由,如果每个人都绝对自由,完全为所欲为,就会使整个社会陷入瘫痪。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5、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国内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际经济的交往,更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和国与国之间约定的规则办事。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开始与世界经济交流,中国市场也要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就必须要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来维护本国利益,扩大国际合作。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安定团结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贯彻实施好依法治国方略,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许多违反社会治安、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法分子,依照国家法律被逮
6、捕判刑,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对那些破坏民族团结的不法分子的依法处决,有利于稳定少数民族人民的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三、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法制问题从1999年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到2012年,中国的依法治国仅仅走过了13个年头,还存在很多问题尚不完善。1、中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法律的漏洞,这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些心术不正、唯利是图的人总是钻法律的空子为自己谋取利益、陷害他人或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社会上也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忽视法律而走上歧途,很多事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个人品行跟道德修养问题,就如广州公务员虐待父母的事件,但归
7、根究底却也在于社会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当社会道德起不了约束作用的时候,就需要靠法律来解决;而为了防止道德缺失,除了对国民进行教育之外,还需要利用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所以如果国家对虐待父母的行为有严格的处罚法律的话,这位公务员就不会那么胆大包天,不会打骂父母了。由于法律的不健全使社会上出现的恶性事件还很多,比如近几年来的校车事件,那么多可爱的学生因为校车事故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也是因为国家对校车的法规不够完善。还有最近的食品安全屡现弊端,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地沟油等等都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也体现出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存在弊端。总之,太多的事被不公平处理,太多的人被不公平
8、对待,原因不仅仅在于社会的冷漠,还在于法律的不周、不健全让他们成为弱势群体。2、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现象大有滋长蔓延之势,一些官员依仗自己的权力收贿受贿,不为民做事反而压榨百姓,买官卖官现象存在,或是依靠自己的地位为别人谋取利益,所以现今社会走后门现象非常严重,也极大损害了社会竞争的公平性,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合法利益,这些现象出现的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制度建设滞后,体制有缺陷。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碑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从根本上扫除腐败现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3、没有很好的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没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完全做到“有法必依”。尽管现在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已经不再有特权阶级,但客观的说,仍有一小部分特权人士继续存在。就拿单位招聘来说,本来是人人机会平等,但总有一些岗位被暗箱操作,机会有时候是会偏向一小部分特权人士手中的。4、中国的执法队伍还在健全之中,必定会有一些纰漏存在,有损“执法必严”。本来司法权应该是由司法机构独立公正的行使,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但是中国的执法队伍的设置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权力滥用现象;司法权还没有完全的独立,司法机构还要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不能做到公正司法、独立
10、司法。5、还有极少数违法乱纪分子仍然逃之夭夭,尚未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些有权者活有钱者或有权有钱者凭借手中的资源是自己在触犯法律后面受法律的惩罚,即“违法必究”。综上所述,中国的法律确实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中国的法律效力还没有完全普及,仍然还有一些人会逃避法律的制裁。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述的一些问题是我国法制发展中遗漏的弊端,这些都可以通过国家、执法司法机构和人民的努力加以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此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加快立法工作,提高
11、立法质量,健全和完善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后,到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改变了过去那种无法可依的局面。但是,我国的法律体系仍有待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立法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做艰辛的努力。第二、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的合法利益必须毫无例外的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第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强对执法活动和司法工作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12、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各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各部门间不得非法干预,真正实现独立司法、公正司法。第四、坚持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各个方面加强广大人民的道德修养,从根本改善人们的德行,才不会有更多的罪行。所以实行依法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化的迫切需要。第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不让违法分子成为漏网之鱼;公正执法,公正对待全体人民,杜绝特权分子的存在,决不允许有人或社会团体凌驾于法律之上;文明执法,要文明对待人民,文明对待罪犯,要继续保护犯人
13、作为人尚且拥有的各项权利,不殴打侮辱犯人。第六、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素质和法制观念。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不仅要有制度的保证,而且要有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曾指出过,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综上所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都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对人民、对党和国家都有重大意义,但中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以解决的。【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肖光荣论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J 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4.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5.黄子毅关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