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试题
一.填空
1.( )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家中得到了家人的(关爱),学到了( )、( )和做人的( )。
2.谁言( )心,报得( )晖。
3.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 )、( )的爱,也得到了来自( )的爱。
4.我国对儿童实行特别的保护的法律有( )、( )。
5.你有( )快乐,拿出来( ),就变成了( )快乐。
6.倘若你有( )思想,我也有( )思想,互相( )之后,我们每个人将各有( )思想。
7.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 )、相互( )的。
8.( )以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9.在没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方向的确定是:上北、下( )、左( )、右( )。
10.画平面图的步骤:( )、( )、( )。
11.有了交通规则,还要大家( ),我们享受着交通便利的同时,也要有( )的意识和( )。
12.火警电话( );急救电话( );报警电话( )。
二.判断。
1.小明为妈妈倒垃圾,要跑道钱。( )
2.李红不喜欢她的同桌,说她太笨了。( )
3.10岁的小来年感急于去姥姥家,骑着自行车就上马路了。( )
4.小平和小强在马路上打闹嬉戏。( )
5.坐车时小敏把手伸出窗外。( )
6.违反交通规则大多是人们交通意识淡薄。( )
7.红红的妈妈晚饭后忙着织毛衣。红红给妈妈端来茶水,还帮妈妈绕毛线。( )
8.家庭作业要爸爸妈妈催着做。( )
9.考一百分的才是好学生。( )
10.做作业的速度慢,就说明我写得认真。( )
三.选择。
1.作为子女,要不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
A.不必要回报.B.应该回报.C.现在不用回报,长大了再回报..
2.小丽想邀请小华去万能,而小华不想去,小丽该怎么想?( )
A.不做朋友了.B.生气了,不理她了.C.换个角度想一想.
3.小军是农村孩子,他帮爸爸在公路上晒稻谷.( )
A.干的快方便.B.没关系的.C.违反了交通规则.
4.校长的主要工作是( )。
A.负责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 B.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C.负责具体的后勤工作 D.负责学校的少先队工作
5.劳动节是 ( )
A、5月1日 B、10月1日 C、1月1日
6.小明过春节准备回趟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在车站检查时不能通过。
A 闪光炮 B 羽绒服 C 香烟 D 茶叶
7.( )是许多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规定:机动车载人、载物,不准超过核定的人数和重量。
A 酒后驾车 B 超速行驶 C 车辆超载 D 乱穿马路
四.问答:
1. 你看到了小区、街道乱扔的垃圾,你会怎么办呢?
2. 小红放学去同学家写作业了,没跟爸爸说一声,回来时爸爸发了很大的火,她不理解,哭了。小红做的对吗?为什么?
3.乘车时应注意什么?怎么知道在哪站下车?
4.我们能为维护交通秩序做些什么呢?我们自己该怎么办?
五. 我会画。()
1、画学校到家里的路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