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反思中“自强”.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5933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反思中“自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反思中“自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在反思中“自强”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丹徒区辛丰中心小学 吴海梅 不久前,我读到一句古语:“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引发了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考,并联想到我的《海底世界》一课的两次教学。 第一次执教,我从教学要求出发,紧扣教学目标,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上。于是,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依纲靠本,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分析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为了让学生准确无误的掌握这些特点,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一点一点的分析,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把这篇生动的科普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鲜活的语言淡化了,只剩下抽象的一个个“特点”、“作用”,学生钻进了理性分析的胡同里。 此举不行,我另辟蹊径,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结构,调整教学策略。第二次执教,我注重课前诱导、课中指导、课后引导,让学生尝试运用批注的方法,自学自悟课文,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一、课前诱导,尝试批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我诱导学生尝试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凭借工具书注上生字音,注上生字义,将疑难词句画出来,提出疑难问题。同时,我针对课文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预习提纲,诱发学生批注的意向,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如教学《海底世界》,我设计的预习提纲如下: 1、海底是个很神秘、另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观察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了解蓝色部分是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大的多。 2、自学生字新词,想想海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画出有关的语句,评析体会,尝试批注。学生在尝试批注的过程中,初步明白了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二、小组讨论,课中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课堂上,全班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就课中各人批注的内容展开讨论。学生人人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交流中,补充、修订自己的批注。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听说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小组巡视,及时点拨。 讨论完了,老师请各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批注内容,并提出疑难问题。这时,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性评价。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学生学习,能提出问题,表明他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问或产生怀疑。所以,产生问题的过程,就是主体性作用发挥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 三、利用教材,课后引导。 教完《海底世界》后,可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一次“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这既是对本课学习的拓展,也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次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光碟、网络中收集。对搜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可以摘抄、复印。课上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 叶圣陶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课前诱导、课中指导、课后引导,尝试批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