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3694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日期:2003年12月5日 出处:邗江实验学校 作者:陈平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犹如一列火车,平稳地驶入了每一所学校。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教授----学生接受”。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的重心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这意味着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教师的备课设计等等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正努力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教学的互动模式(interactive teaching)。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我们的现有环境下课堂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读、听、说、译等项技能需要经过一节一节的课堂教学才能获得,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检测也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根据以上情况,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智力上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在进行JEFC 2A Lesson70 See the Doctor教学之前 ,先提问如下几个问题:1.Do you sleep well every night? 2.Do you have dreams? 3.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reams?这样,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经一番讨论后,发表见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2.学生自学——“交流—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例如,JEFC 2B Lesson 50 The Moon Light Sonata一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1)Learn useful expressions: no more than, in all, in one's spare time, lose themselves in, break out, set up, of one's own, go back home , cannot afford 2)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3)Be able to recite the text. 4)Be able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Beethoven, 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3.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 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 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够完整,这时,教师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设问、答疑。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 4.组际交流——“交流—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如在学习Bill Gates一文时,我提出:对比尔盖吃茨的成长过程有何评价?学生答到 “ He spent lots of time doing unusual things with the computer.” 我又追问一句:Can you give me another way of saying this sentence? 引导学生说出 spend…on and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的句型,达到了一提多解的效果。 当有同学谈到“He worked harder than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时,我进一步提出这个意思有几种表达句,于是同学们总结出:He worked harder than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He worked hardest in his class./He worked harder than all of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 etc. 并表示:We must learn from him.通过引导、解答,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练习评定——“交流—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 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 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在练习中, 我用课文的一句话:She did all she could to help him.让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练习。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很快能把这句转换成如下几个句子: 1)She did her best to help him.  2)She tried her best to help him.  3)She did what she could to help him.  4)She di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5)She trie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6)She thought of all kinds of ways to help him. 二、“交流—互动”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交流—互动”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英语新教材,从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和丰富了各种类型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定语从句时,可以将一组易混定语从句作整理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填空: 1)Is this room you once lived in?  2)Is this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3)Is this the room in you once lived?  4)Is this the only room you once lived in?  5)Is it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in?  A.which B.where C.the one D.that  答案分别是:1) B, 2) B, 3) A, 4) D, 5) D。 2.强调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创新需要合作,一切创新活动得到互相支持、相互帮助,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增大,学生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英语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老师不能替代的。由于“交流—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之,在互动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是动态的。互动性活动可分为启动、展开、深入和结果等阶段。第一阶段,教师是设计者,根据学生、语言材料和教师自身等因素,设计活动的形式、语境和任务。第二阶段,教师主要是组织着和辅导员。第三阶段,教师主要起着促进学习的作用,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习活动继续下去。第四阶段,教师是评价者和观赏者,另外学生不但是成果的呈现者和报告者,又是活动的评价者和观赏者。教师只要把握好上述要素,课堂教学一定会真正的互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