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而不思则罔.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1750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而不思则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而不思则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是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华应龙老师提倡教师教学后要有教学反思笔记,并列举了教学反思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好处,对我的触动很大。     很久以来,我一直沉醉在熟悉教材的自得之中。六年级语文教了八年,小学数学教了二十多年。真的可以说有很多的心得体会,但很少形成文字总结下来,不是说一堂课下来在一起讨论就不是反思,把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对己,对年轻的教师都有好处。反思,就像是一个人在行走时常常回过头去看看自己是否走错了路或走了弯路,好及时调整,以便及时纠正错误。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创造新的思维形式和最优秀的教学方法,真正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对老师而言,教学反思应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教学中有了反思,不仅可以强化教学,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件好事,这样教学反思不就更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了吗?     我教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在引导学生审题过程中分析题意时,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词和字,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怎样判断求单位“1”的量,怎样判断求单位“1”的部分量,都可以根据关键字词找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文章,怎样回答问题时,反复诵读短文,才能理解短文的思想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而短文中的问题,答案都在短文中可以找到。(小学的阅读基本是这样的。)这是我多年的教学,多少次听课,多少次的反思总结出的经验。在一次听教学“千克的认识”公开课时,让学生感知1千克有多重时感到老师教得很吃力。用抽象的单位“克和千克”,去感知1千克有多重,这是由抽象的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这对于没多少生活经验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找出1克左右的物体来感知1克有多重,很难找出1千克左右的物体来感知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猜物体的重量时,这就需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学生来说依然很难。一粒花生米和一个苹果谁重?孩子们能脱口说出苹果重,让他们说出某种物体大概有多重却很难。实践与运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老师怎么引导至关重要,着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疏导和慢慢的深入。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这堂课学生学得茫茫然,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不怎么好。反思其原因在于预设不充分。课备得再完整,不备学生怎么都不行。课堂上有时出现的状况是老师预设中没有的。这又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怎样对待课堂生成,怎样解决生成中的问题,让生成成为教学新知的契机,成为教学中的闪光点,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反思,写得很浅显,不是很深刻,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总之,想说的话很多。一句话,课后反思是很有必要的,课后反思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使自己今后的教学过程更充实,更完善。使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