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导学案
课 题
4.外国诗两首
重点与难点
学 习
目 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形象,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1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1.给加粗字注音。
栖息( ) 草茸茸( ) 消逝( )
荡漾( ) 喧响( ) 阴( )凉
2.济慈,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叶赛宁,_______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______的景色。
3. 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导
学
交
流
一.朗读《蝈蝈与蛐蛐》回答下列问题
1. 点明本诗主旨的诗句是哪句?
2.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又是怎样把二者联系起来的?
3. 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4.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二、有感情的朗读《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诗着力表现了夜的 特点。
2.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3.此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练
习
反
馈
1.蝈蝈的乐音为什么在夏天那么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拓
展
延
伸
《夜》这首诗与郭沫若的《静夜》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总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