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赏识要有度批评要得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48732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识要有度批评要得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赏识要有度批评要得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赏识要有度 批评要得法 ——听李晓凡老师《内化师德》讲座有感  近期我有幸听了李晓凡老师关于“内化师德”的讲座,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李老师以其亲身经历和自己孩子成功的实例,给我心灵深处一次深深的颤动和感悟。我悟出赏识学生要有度,批评学生要得法。 李老师说: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内化师德,要求“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的三力合一。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交心的过程。教师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学生是敞开心扉的接受者,老师教育学生应该是两颗心灵愉快的碰撞,实现感情的交流、融合、升华。李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中必须要渗透一个“爱”字。爱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相应能力支持的,爱必须得之于心寓之于行。 李老师举了很多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以专家身份造访一所学校时,恰巧遇到一个学生由于上学没遵守纪律被老师在外罚站,李老师既没惊动陪同领导,也没打扰那位老师的上课,巧妙真诚的与犯错学生谈话,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五个优点三个缺点的方式,委婉的指出了他的错误,过后那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真诚的向老师道了歉。老师要学会宽容学生,接纳学生。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而作为老师应该学会“赏识有度,批评得法”。 在如今大力提倡师生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观下,我们也努力在倡导“赏识教育”,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时“你真棒”!“回答得很好”等等评价似乎显得很空洞,随着我们学生个性的发展,年龄的增长,会对这些表扬方式语言不以为然甚至感到反感,因此我们如何开展赏识教育不得不让人思考。 李晓凡老师提出“赏识有度,批评得法”。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数学教学有一大特点是:一题多解。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怕学生出错,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同时还可能会取得意外收获。当学生解题的方法比我的方法好时,我就虚心向学生学习,不失时机的给予学生以“赏识”,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更要多发现并“赏识”他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的兴趣得到提高,主动性得到发挥,避免使他成为遗忘的角落。 赏识要准确,要把握一定的分寸,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例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如果赏识的不准,学生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老师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赏识就是放大他的优点,“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张暗示的嘴,还要学会倾听”。有些老师现在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不分是非的肯定和表扬。一味的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没有谁会珍惜。赏识要有度,符合学生理性预期的赏识是事半功倍的“四两拨千斤”。 批评也是如此,李老师的观点是批评要用“中性语言”,批评时不宜尖锐刻薄,穷追不放,应该婉转的指出学生的错,而又尽少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的老师出于一时之气,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常常会不注意语言“出口伤人”,想让学生牢记以便改正,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会使他们认为:你一直在搜集他们的错误缺点,这次是在和他算总帐。这对他们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来讲,无疑是极大的伤害。 听了李晓凡的讲座之后,我感触很深,并下定决心以此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给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露,用教师爱的心雨去浇灌,让孩子们长成参天大树,朵朵芬芳的繁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