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愁》效果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47530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效果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乡愁》效果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乡愁》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概括诗中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味凝练语言,能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情感。 回顾课堂,本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达成情况分析: 第一个目标“概括诗歌表达情感”,学生能很快并且准确的概括出,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却是个难点,因为从人生阅历来看,学生们缺乏深厚的感情体验,不能完全理解诗歌中逐渐递升的情感,要真正理解这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把余光中的乡愁变成自己的乡愁。这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所以这个目标我没有急功近利的通过指导朗读技巧来完成,而是在完成第二个目标的过程中,在慢慢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达成。 第二个目标“品味凝练的语言”,学生表现得非常精彩,出乎我的意料。在反复推敲、涵咏、咀嚼中,学生品味文字的精妙之处,学会了通过具体的意象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生动的方法。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进一步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对完成第一个目标起了促进作用。“能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情感”这一目标分两个层次达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仿写《乡愁》的格式并运用“托物寄情”方法仿写段落,其余同学可以只运用“托物寄情”方法仿写段落就行。课堂交流,可以看出学生的表达精彩纷呈,能捕捉生活的细节来表现母爱,赋予生活气息和情趣。 本节课还有一个德育目标“感受作者乡愁,激发爱家乡、爱祖国之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体会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感受作者乡愁,激发爱家乡、爱祖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