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伤仲永》教学设计方案
陕西省白水县城关一中 同智亚
课题名称
《伤仲永》
科 目
初中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与方仲永年龄相仿,是进行教育的好教材。很多学生喜欢学习古文,尤其对情节有趣的文章更感兴趣。教学中注意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并给予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2.学以致用。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伤仲永》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了解作者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教学活动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2) 合作翻译课文,看看谁翻译得最通顺。
3)归纳词性活用现象
教学活动3知识拓展
(三)探究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教学活动4
(四)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
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