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姜秀武教育经验提升研修作业.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44005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秀武教育经验提升研修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姜秀武教育经验提升研修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经验提升研修作业 ——专业成长经验总结 呼兰区第六中学 姜秀武 我从事教师职业已经近二十年,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及化学组备课组长工作。现在是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全国化学科教改的动态,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教师形象。“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的信条。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配合科任老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在鼓励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关注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管理班级严格,起早贪黑跟班。关心全体学生,对每位学生都以诚相待,不溺爱优生,不歧视差生,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比如:上届所带班级的一名学生刘维宁,因为父母离异,导致他脾气暴躁,好发愣,并常与学生闹矛盾、气老师,惹得学生讨厌他。他很聪明,原来成绩特别突出,结果成绩一落千丈。我及时发现情况后,就找他谈心,谈生活、将来、学习(主要谈化学,因为他特别喜欢化学这门学科),帮他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鼓励他,同时与家长及时联系,提醒他们处理好家庭问题,不要让孩子有后顾之忧;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都来帮助他。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最后思想上不再走极端,在学期末成绩竟然超过了以前。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总之,每教一届学生,都能快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学风正,拼劲足,成绩突出。九八届学生崔旭光考入一表中国农业大学、赵双考入一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零一届学生李雪考入一表大庆石油学院,乔彦国考入一表成都理工大学。零四届学生卢春梅考入黑龙江大学、吴国卉、梅海波均考入齐齐哈尔大学、耿迪和王洁考入佳木斯大学;零七届学生全部升入本科和高职(专科)院校,升学率达百分之百;二零一零届学生基础差,学校按比例只给一个二表指标,而我班却考上6个二表,3个三表,让大家都喜出望外。因我所带的各届班级都班风正、学风浓,在各种考试中都成绩突出,所以在连续几年年都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并且今年又通过演讲竞聘,评为重点班的班主任。 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神,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科学施教。善于钻研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大量的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均名列区同类学校的前茅。因为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校领导及师生的一致好评。所指导学生施伟龙在获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市级二等奖,因此我荣获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同年他又在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我因此又荣获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优秀辅导员称号;成为中国化学会会员;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教师。 科学施教的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提升,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我都反复钻研教材和大量相关材料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想,作为教师,知识面越广,自己的感觉也好,学生对你的感觉也好。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化学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听课、评课,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列,认真对校本课程的说明与开发进行了研究,加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与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也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上,我授课的内容是《苯酚》,本节课的重点是苯酚的化学性质,我采用类比推测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当课程进行到苯酚的取代反应(苯酚与溴水的反应)时,讲清实验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然后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探究苯酚与溴水反应的情况,因为是试管实验,准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所以分成两人一组。人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中对该实验是这样表述的: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边加边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开始认真做实验,我走下讲台巡视实验情况,听课的老师也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做实验的学生们身上。实验结束了,同学们有的在小声议论,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他们的些许疑惑,这时我走上讲台,同学们也都静了下来,我说刚才的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多数同学脱口而出“产生了白色的沉淀”,这时一个同学把手举了起来,“老师,我的试管是澄清的,没有白色沉淀啊?”还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怎么看到的是黄色沉淀呢?”教室里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同学们不知所措,听课的老师也在等待着我跟同学们解释这个现象的发生原因。根据我在备课时的充分预设,我没有立即给他们解释这个现象,而是平静地说,“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实验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药品的用量去做了呢?你们可以再试一次。”虽耽误一定的时间,但我想这样实验过程对这些学生来说是终身难忘的,乃至对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重做一次后,刚才的两位同学也都得到了白色沉淀,于是我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两位同学第一次实验的现象,这时那两位同学很踊跃地向大家分享他们的心得,第一位同学有点羞涩地说“是我第一次溴水加少了,在第二次实验时我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作了一遍,所以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第二位同学却还是满脸疑惑的站起来说“可是我第一次并没有少加饱和溴水啊?怎么没得到白色沉淀呢?”有的同学悄悄提示这位提问的同学不要再追问下去,我能够理解大家的意思,毕竟是一节公开课,但我却将赞许的目光投向他,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要学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质疑。我很能理解这些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他们往往身不由己的非常在意答案和结果,只是想记住正确的结论而不想去探究错误的发生,而此刻我希望同学们学会的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而非简单的实验结果。同时我深刻的意识到学生是一种资源,而在课堂当中这种即时迸发出来的资源更有鲜活的生命力,说服力。会将呆板的无活力的课堂推向高潮,使课堂更加精彩。但是如果这种生成的资源利用的不当,也会失掉学生对老师的信心,对教师的能力和知识储备产生怀疑。作为教师备课要充分,要善于利用生成的资源使课堂充满活力,绽放精彩,精彩的课堂不仅属于教师更属于学生。接下来我取三只试管编号⑴⑵⑶,分别加入约一毫升苯酚稀溶液,再分别向三只试管中加两滴、四滴、十滴饱和溴水,让同学们观察:⑴无现象;⑵白色沉淀;⑶黄色溶液。并解释道:⑴中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的量比较少,又溶解在苯酚中,所以看不到白色沉淀。⑵中滴入稍过量的饱和溴水(教材的实验方法),白色沉淀现象明显。⑶中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后,因为溴水过量,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溴水的颜色。结论: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操作时饱和溴水应稍过量但不能过量太多。 学生们会心地笑了,浅浅的笑容荡漾在他们的脸上,大家的智慧在互相碰撞中冒出了火花,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因此得到提升,教室里充满了愉快的学习过程而带给师生双方的阳光、快乐、和谐的气息,我作为一个经历了多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我深知这些气息是宝贵的,我会极力保护和传播这种气息。回到办公室,我有些欣慰、有些得意的在课后反思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要想自己的教育教学更生动、更深刻、更持久、更富有感染力,要重视细节、生成精彩!在将所学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化学教学的每一个具体内容,都蕴含着培养各种智能的素材,只不过不同的内容在培养不同智能时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在教学实践方面,积极参加各项教研、赛课、培训学习,参加的各项赛课成绩突出,分别获区级“备说讲评思”教学研究活动大赛一等奖;东北三省和市级教学设计一等奖;获市级教学设计二等奖等;课件《气体摩尔体积》获呼兰区一等奖和黑龙江省贰等奖,课件《原电池》获国家级二等奖等。 科研工作方面,多年来不断钻研教学理论,通过理论学习,联系 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汇总成文字写成了教学论文,并获得了一些科研成果。被评为哈尔滨市呼兰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我参与的教育科研课题《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研究》在呼兰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验收合格并结题;我参与的教育科研课题《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验收合格并结题。文章《有关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在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刊发表;科研成果《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指导》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二十六次优秀科研成果专题评审中被评为贰等优秀科研成果;文章《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在考试报上发表。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我作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化学组备课组长,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并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指导培养了王秀荣、刘霞、王宝娟、张秀、沈学丽等青年教师,指导他们备课、上课、新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她们现在已成为我校乃至全区化学教学的骨干。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 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前行时,应不断完善自己,终身学习,以反思促成长,以成长促发展,以发展促提升,成为具有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