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42640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1.设计原则 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强度保证率、标准差及离差系数等指标应与基准混凝土相同,配合比设计以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按等稠度、等强度的等级原则等效置换,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规定。 2.设计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进行基准配合比设计; (2)可按表10-41选择矿物掺合料的取代水泥百分率(βc): 取代水泥百分率(βc)  表10-41 矿物掺合料种类 水灰比或强度等级 取代水泥百分率(βc)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0.40 ≤40 ≤35 ≤30 >0.40 ≤30 ≤25 ≤20 粒化高炉矿渣粉 ≤0.40 ≤70 ≤55 ≤35 >0.40 ≤50 ≤40 ≤30 沸石粉 ≤0.40 10~15 10~15 5~10 >0.40 15~20 15~20 10~15 硅灰 C50以上 ≤10 ≤10 ≤10 复合掺合料 ≤0.40 ≤70 ≤60 ≤50 >0.40 ≤55 ≤50 ≤40 注:高钙粉煤灰用于结构混凝土时,根据水泥品种不同,其掺量不宜超过以下限制: 矿渣硅酸盐水泥                                不大于15% 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大于20% 硅酸盐水泥                                       不大于30% (3)按所选用的取代水泥百分率(βc),求出每立方米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 mc=mc0(1-βc)    (10-16) (4)按表10-42选择矿物掺合料超量系数(δc); 超量系数(δc)  10-42 矿物掺合料种类 规格或级别 超量系数 粉煤灰 I 1.0~1.4 II 1.2~1.7 III 1.5~2.0 粒化高炉矿渣粉 S105 0.95 S95 1.0~1.15 S75 1.0~1.25 沸石粉   1.0 复合掺合料 S105 0.95 S95 1.0~1.15 S75 1.0~1.25 (5)按超量系数(δc)求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mf): mf=δc(mc0-mc)    (10-17) 式中  βc取代水泥百分率(%); mf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3); δc超量系数; mc0每立方米基准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 mc每立方米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 (6)计算每立方米矿物掺合料混凝上中水泥、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的绝对体积,求出矿物掺合料超出水泥的体积; (7)按矿物掺合料超出水泥的体积,扣除同体积的细骨料用量; (8)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用水量,按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用水量取用; (9)根据计算的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拌,在保证设计的工作性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10)外加剂的掺量应按取代前基准水泥的百分比计; (11)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10-43的要求。 最小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用量和最大水灰比  表10-43 矿物接合料种类 用途 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最大水灰比 粒化高炉矿渡粉复合接合料 有冻害、潮湿环境中结构 200 300 0.50 上部结构 200 300 0.55 地下、水下结构 150 300 0.55 大体积棍凝土 110 270 0.60 无筋混凝土 100 250 0.70 注:掺粉煤灰、沸石粉和硅灰的混凝土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中的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 ①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设计依据可利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后期强度 ②混凝土拌合物,浇注时坍落度应低于160±20mm;水泥用量宜控制在230一450kg/m³(强度等级在C25一C40)。 ③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90 kg/m³; ④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耐久性要求确定;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 ⑤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⑥砂率宜为38一45%; ⑦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³。 ⑧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对泵送混凝土还应进行泵送试验; 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应按现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执行; ⑩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