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
• 学术界尚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分实用性和理论性两个层次介绍有关国际服
务贸易的两种主要分类——操作性统计分类和理论性逻辑分类。
•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是一种操作性的应用分类,其根据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一规定和统一使用的各国国际收支帐户形式。
•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分类的要点是将国际收支帐户中的服务贸易流量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同国际收支帐户中的资本项目相关,即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称作“要素服务贸易”流量;
• 另一类则是只同国际收支帐户中的经常项
目相关,而同国际间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称作“非要素服务贸易”流量。
表 1: 国际收支统计的基本结构(IMF 格式)
• 1.经常性项目:
1)商品(货物)贸易
2)服务贸易
3)单方转让
2.资本性项目
1)长期资本流动
• 2)短期资本流动
3.平衡或结算项目
1)错误和遗漏
2)官方储备变动
• 表1反映一定时期 (通常为1年)一个经济体系同世界上其他经济体系之间的经济流量往来。撇开 “平衡或结算项目”,该表所统计的国际经济流量实际是由两类流量所组成的——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从统计的角度看,国际服务贸易的项目应该是经常性项目的一个剩余。即:国际服务贸易项目=经常性项目-商品贸易项目-单方转让项目。再从这个作为经常性项目剩余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中减去“要素服务贸易”项目,即减去同国际资本流动相联系的净收益项目,我们便可以得到国际服务贸易的“非要素服务贸易”项目。
二、服务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成因
• 1、保护主义政策存在的原因
• 国家安全的需要、经济自主独立性的要求、政治文化上的考虑。
• 一国对服务贸易做出限制,经济上无非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维持国内就业;2.保护本国幼稚服务业的成长与发展;3.作为克服国际收支平衡困难的手段;4.通过对服务贸易设置壁垒来间接限制商品货物的进口;5.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等等
• 2、服务贸易壁垒及种类
• 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在法律上对外国服务业进入本国所设置的障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设置壁垒。
• 凡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被外国服务厂商认为属于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壁垒当然也包括出口限制。服务贸易壁垒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护本国服务市场、扶植本国服务部门,增强其竞争力;另一方面旨在抵御外国服务进入,削弱外国服务的竞争力。
• 据GATT统计,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多达2000多种。与商品贸易相似,服务贸易壁垒也大体划分为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两大类;与商品贸易不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贸易理论分析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有关服务贸易壁垒分类的讨论有许多,下面介绍两种分类。
• 第二类是贸易/投资问题,包括以下几种:(1)政府补贴当地企业并协助它们参与当地或第三国市场的竞争;(2)政府控制的机构频繁地执行一些非赢利性目标,以限制外国生产者的竞争优势;(3)繁琐的或歧视性许可证规定、收费或税赋;(4)对外国企业某些必要的进口物质征收过高的关税,或直接进行数量限制,甚至禁止进口;(5)不按国际标准和惯例生产服务;(6)限制性或歧视性政府采购规定。
• 上述服务贸易壁垒的分类较为零散,不便于理论分析。
•
•
• 于是人们选择了一种比较合适的分类方法,即把服务交易模式与影响服务提供和消费的壁垒结合起来进行分类,从而将服务贸易壁垒划分为产品移动、资本移动、人员移动和商业存在壁垒四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