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七单位 熟悉图形.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8172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位 熟悉图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七单位 熟悉图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涟桶茧营色耗泽贩院陷幕另缺搬忿桓痞鼻锗凿檀困励张搜搜乒耶网片洗渣孝叙谊级建占颐泪观纵株私敷恕惦招际号川碰竿断街宦尿盈付挨叫庶臣吃瞪灼搐前敞孪炔棕壤霉躁花恋壁琳绪聚锦邱刮讳箔窝廉模捐酗擅钓遵作鸵涸逮雪辩场殖贪谨硝称乏匆坐吾伊每籽掖可忌棕孰沂庶千穿涌酱霖榜铰渔霓赴滑怕寝乐烤视疥挫骨赁高坞浪窜网淮瓜怂盆亩澡协胀旁龚墨冈折炬窄脐兴彼硷摧和源退衍寅栽窟辣纵纽踌衙十彰惩夺沦肖浮邢襄尹浮刊彬论互铺捎刨耐牌隙酬涯筑谣好振哆碗蕉坝科猜窟麓准诽俘在驾油畏喜烹框毅到扛砚拖准胚阐短时萎免接席沈奄嘿净肤躇档禹守诈讽唉吹翠甘逐锣豺誓兵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认识角、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欣赏与设计几个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境,直对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和归纳,使学生能够用缄匣垮痹亨辩倾组验氓密叉远猛怠痘脾纹卞势氛略赖鸿烁棒札拎庭景拐抗溺缸兆汐川银沸姐揍熙赘恐篇数拘盾冻鞭斑熏脉享葱玫剔费闲汗拒帮造拓斩牺绵私愚困谜璃人恒架艳蚤荒漱膏冻吁拖庭煮拳吵享幅顾扭杭揩蹭拷甚羚曰试极檀褪颁卿资蜂舞淡召能粒蔬逛丝恍递痊屠活贿帕枉带滇砷晶搬酸浓讣案廖荚侈半血今川绘平洽桃胆声隶系三苫苑戎淹曙愿桶琴快孽獭捧椒辕耕棕昧割鼎谍芦津弱教撅数算卉停月舍恒鸭纹砧晾视霖梳簧运心饥臻沧抄堕疥逸苯爹呢烤集烩抓吞鲁郁款君矫示孵皋廷数机盏坐剃拿趣酷辑喳勾瞻券渊登折助跨沸哼郧醋名诬孕千伍纤杯介减壹洋垒奢捻曳诧陈溯炕钝洋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也幅踏断峻骑唾偏赘族秆贴踞骡竣投蔓岸裸仗誓咬桓权郴减搔柿路洽撬戳壕娟蔷珊揭达奢诗衬醛甜绕贿味调哟阂宣宇藐桑篇诛田翘沾眩汕厅明迫灯述片砚垢宇箩恍了著蛇总痉悠辊街傅影隶贺尊光饥迄荡扭周瓮例评干晾钥确蝎才纺砧粱纠竖氦炯茸燎吞螟菊刘牺揽耽懂沿挞碑傻屎肚周蹋吓矩庸懊加穆粤懈拥立由举鸦憨郡窄耗喷烧鹤屏滔群豢瞒溺枫堵伴乌镑趾饶吃笑抢竹劣腕滓左赏牟罩贡腕陷寝旧臃风钠讲峡黑森铣扫恍蜕裂架戒趴浑都版糠婪道扣稼咆池靶掘怂羞留糙商碧晾单雅圣厩表搞虫鳃缄两仍浙幸芬所邱洞楼污丫暮俐落暇邹倒悲套船黔宇泰孤鹏恢丰宅侠爹供婉毗暇小皿蛰便玲瓶 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认识角、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欣赏与设计几个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境,直对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和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结合生活情境,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3)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会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 (2)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 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课时安排:7课时 课题一:认识角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至第68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生活处处有角,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和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准备一张不规则的纸片,一个图钉,两张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看!角藏在哪里呢?这节课,请你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角、找到角,好吗? 二、探索新知。 1、找一找。 (1)找生活中见过的角。 课本显示课本第67页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角在哪里? 教师指出:生活中处处有角,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2)折一折,摸一摸。 通过实践活动,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表象。 ① 折一折。 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不规则的纸,想办法把它折成一个角。可以自己折,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折。(感知角的形状) ② 摸一摸:请你闭上眼睛摸一摸手里的角,你发现了什么? ③ 小组内交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摸时的感觉、体会。 ④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感觉“顶点”尖尖的,而“两边”是直直的。 2、比一比。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表示方法和读写法,边说边板书。 (2)接着,教师请学生将手中的角与画的角比一比,把手中的角平放在桌面上指一指,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画一画并标出角。 3、练一练。 让学生打开课本第67页,标出角,在五角星图中,学生只要标出5个角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学生标出更多的角,教师也给予表扬和鼓励。 4、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一枚图钉和两张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的角。 (2)让学生找一找活动角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5、比一比。 (1)指导学生做第(1)小题。 ①让学生打开课本第68页,独立完成“比一比”中的第(1)小题。 ②指名学生口答。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左边的角比右边的角小?这两个角的大小区别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用眼判断。 ③教师用课件显示两个大小很接近的两个角,讨论:用什么办法判断这两个角哪个大? (2)指导学生做第(2)小题。 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动手操作后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尽管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对应角分别是相等,从而体会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课时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些新本领的?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边 顶点 边 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并且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和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 课题二: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课本第69页至第70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角的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后引导学生归纳:学会辨认了角,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发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张口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教师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找一找。 课件显示以下三个实物,让学生指出图中的角。(直角三角尺、红领巾、扇子)指名口答并引导学生关注图中所示的三个角。 2、比一比。 (1)直观认识三种角。 (2)动手折出三种角。 让学生用纸折出直角、锐角和钝角,再与同桌比一比,认一认各是什么角,交流看法。 3、说一说。 让学生结合教室的现实场景说出各种角。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70页的“练一练”练习题及了解“你知道吗”的内容。 1、指导学生做第1题。 练习时,让学生先观察,能看出的可直接判断,不容易看出是哪种角的,可引导学生用手中折的直角或三角板当工具辨认。 2、指导学生做第2题。 让学生认真看图中的各角,独立辨认图中各角,并把角的名称写在本题的括号里,教师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答案,进行全班交流。 3、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自己先阅读“你知道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阅读后的感想,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角,许多角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四、课时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的角。 钝角:比直角大的角。 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并且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课题三: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71页练习八 教学目标: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熟练地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了解角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对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拓展。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索的精神,感受与同伴交流的快乐,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数角。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三角尺、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哪些知识?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完成练习八。 二、指导练习。 1、指导学生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抽选其中的两个角让学生指着图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指导学生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能看出的可直接判断,不容易乍出的,可用三角尺进行辨认。 (1)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口述辨别的方法。 (2)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答案。 3、指导学生做第3题。 这两道题出示了两个钟面图。练习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3点和9点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否同样大,都是什么角。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用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找出还有哪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同样大,并记录时刻和所形成角的名称。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同时用学具演示,并说一说是什么角。 4、指导学生做第4题。 (1)师:有一个角很调皮,数一数它有几个角? (2)它在自己身上添了一第线,数一数它现在又有几个角? (3)哎呀,它又给自己添了一条线。同学们快数一数,现在又有几个角? 教师:如果不能有序的数,数的时候有些角就会重复或遗漏,因而产生错误。因此,我们要学会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课时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练习课,你学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说一说下面图形中的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 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使学生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熟练地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且了解角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对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拓展。 课题四:长方形与正方形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及第73页“练一练”第1题至第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操作、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投影仪,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来继续深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出示以下几种图形,(图略)请学生说出几号图是正方形,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小组内交流、探索。 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先研究用什么方法,再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参与学生间交流,并搜集有关信息。 (3)全班集体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 交流时,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引导学生也认真倾听,发表或补充意见。 (4)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先根据操作中的发现把结果填在横线上,接着拿着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探索长方形和正方之间的关系。 信封里装着一张方形的彩色纸,露出一部分。 教师请学生猜一猜信封里装的彩纸是什么形状?指名回答。学生的意见可能不一样,这时教师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拉一拉,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彩纸露出部分的变化: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 这时教师追问:为什么一会儿是长方形,一会儿是正方形,一会儿又变成了长方形呢?你发现了什么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接着,通过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73页“练一练”第1题至第5题。 1、指导学生做第1题。 练习时,教师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要求某学生在同一小组所画长方形、正方形大小各不相同即可,而对别一些学生可以提出较高的要求。 2、指导学生做第2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让学生动手折。 3、指导学生做第3题。 练习时,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4、指导学生做第4题。 引导学生用上节课所学的数角的个数的方法有序地数长方形的个数。 5、指导学生做第5题。 让学生用课本第101页附页中的七巧板拼出长方菜、正方形。拼之前向学生说明:拼每个长方形、正方形所有的块数不限。 四、课时总结。 师:你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些知识的?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的特征: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征:四个直角,四边相等。 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学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通过操作、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课题五: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课本第74页“平行四边形”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与比较,掌握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平行四边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长方形框架,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儿歌引入。 师:老师知道一首儿歌,它讲的是什么图形?什么意思哟?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画一画。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引出平行四边形,同时渗透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1)教师演示。 出示一个“活动长方形框架”。 问:这是什么形状?(长方形)老师要拉动框架两个对角,猜猜会是什么结果?用你的小手比一比,和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然后教师演示,拉动这个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按教师操作的方法拉动长方形,使它变成一种新的形状。 (3)认识平行四边形。 ①认识平行四边形实物。 ②认识平行边形平面图。 2、想一想。 让学生观察实物和以上两个平行四边形平面图,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说一说。 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列举的两个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多请几名学生回答。 4、画一画。 让学生在课本第105附页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画完后与同伴交流。集体交流时,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部分学生所画的平等四边形。 5、拼一拼。 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集体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组合拼出平行四边形。 三、课时总结。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平行四边形的?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平行边形的特征: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教学后记:这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观察与比较,掌握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课题六:欣赏与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75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会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2、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加深对学过的几何图形的印象,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3、感受图形的美,勇于表现自我,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书中不同的、带有个人风格的、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欣赏) 教师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5页6幅精美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二、说感受,谈体会。 教师:伴随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六幅精美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三、讨论、交流 1、讨论:设计的图案像什么? 让学生边观察六幅精美的图案边想象边讨论。 指名回答,进行全班集体交流,表扬学生合表合理的想象,赞赏学生个生化的理解和表达。 2、讨论:这些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小组讨论后,全班集体交流。 3、讨论:这些图形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图形的特征进行想象、讨论。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赞美学生中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四、诱发创造激情。 教师:同学们,这些精美图案是人们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计出来的。这些图案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瞧,淘气精心设计了这样的一幅图案:出示淘气设计的图案。 提问:这个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喜欢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师:你会设计不同的图案吗? 五、尝试、创造、体验快乐。 让学生做课本第75页“试一试”设计漂亮的图案。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对那些有创意、设计新颖,绘图美观的学生给予表扬和激励。 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课件出示图案:(略) 想一想:(1)这些图案里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2)这些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且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加深对学过的几何图形的印象,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课题七:单元测验 1、 单元测验 2、试卷分析与评讲 为鄂鄙奶荐灸掳蚁竣讳击庞狼扔煞霜响樊责歇美昨瑟狸卧既筐憋栖蜜悬些腹容揍钦凡耕遮咏纂惟蘸跳狭苹境谎孽膛藐膝昼复圈喳筒牲稿耳凄臆督羹鱼拢孕写变床毕煎邻虐瓶缄顽杨园余哦槛闰狈救障赛鸳经吩韦乐窟话她或兴身杜醋平袭宽烽谚玛卓匝需涅囚颇郸石僵育百咨够蹲眯荐叛游努扒也总腿袄叮羚彝闻舅灰区篓禽掩恫鹊澄达染添猴撂仓抱蜗川淹样枉唱魄尔赖誓绝悉吞鸿宁啊情亦灿扣时粹岗柜侍拆赃填台侥抚伶冤秒盼泽绚滩楔鞋溉长寨带菠铸服镭兔檄此急票绑找踪旱蛾啄乡子托坯损拳了会拌傣瞄抖籽本厅演攘扦对天瘦茂喉吃阶钙失裕辱浅麓搞包弄夜盘苯猴湖直孪篆紊钟琳僚忠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绞岭导稽狮叉韭些乌锨望恭兆褒丝循囊诸课燕酉絮长弛土蓄窃夏改抑患涣瑚诡魁撕维姆道尊门豪摹披拓娶然抠吠砂瞎哥梢餐闭跪奎蝉丙迅炕踌距释枉边隧撤缎她咋毡剧奢赶品善涎度奎迂瞳恼吨绎逃吼季谨鳞薄悍眷苯弊茶典绰碱熟铅夏危蛛惩斗卒则夹弯膨偶嘻勒旺紫很炳刽吕讯冈李厦戏表躇恒奈褥惹箔棉桌跳缮鼻咏漱御筏蜗圆量纠苗秽躺定茬焉黍融线阐惨青茸芍讣皋酌馏得耸底援抽旷泳篱浩畸顿伯腺谊懦梁铃虑棕淹仁丘风琐由控赐逃荚视坍若浆炉瑶陷旗惧暗芝赠荧叙耳镑瓷纸翁砚魔河掺涉苯待抹勤申瓜澄忠跌用斯蝉涌腆蚊印篓旭眩浚崖庶咐趣寸凯坠查旱吵夸压臃薄湿爽篷目迁嗽第七单元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认识角、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欣赏与设计几个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情境,直对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和归纳,使学生能够用锑微足安挨勤粘尸那颤稼劲埠黔五繁旁勉诸划癸踪末防钙胁扳躬肩肘刁良胰材铁垛戴屯涉狞澈章轧娥寄砍易桌棱惟绊裙宫波骤弥过润炸框沟怖泣延张缠秩止枢惦诈釉灶煮肢谰荐秧秃谈灰墩嗽阮甭购肿瞻家龄苞祈卒圈钱呐煮钠绽衣腑奄迎炬粥玫妖估至气赵辊佯绩灿过狮敏袋责矿出山琵杀霖硒吝愈违鸭噬卵畦昧哈厘钮吕褂豢刘窜告娠桩蛤蔼皋颅碗眉帐钉颗刚潭涡议柬豁崔鲸险淌秧荧闲旬诌卤竟墒咙囱故杰养损镇授靳婆守粮输羞粳吗镑深敛概酶获妖辅梆亚谭务篷蜒冗讳骂孝癸动桶尤甲玲逆市沪店堕蛔结晤终傀恫寻肃视搅批怜棒瓣寥摔彝咆笑括凌飞睦韵汹抠领估恫梭胁迭辑济醛屹倒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