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选育与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背景
西葫芦别名美洲南瓜,是城乡人民喜食的以食用嫩瓜为主的瓜类蔬菜,其味道清香嫩脆,与黄瓜相比,西葫芦炒食不变味,营养丰富。由于它耐低温能力强可提前播种,提早上市,在解决春季蔬菜淡季供应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早春栽培,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市场对西葫芦的需求达到了高峰,国外西葫芦杂交种、籽用西葫芦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因西葫芦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栽培技术易掌握,管理粗放也能高产,加之种子经加工口感好,营养丰富而颇受消费者喜爱,因此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至2006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500余万亩,其中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籽用西葫芦产区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种植面积量逐年上升,产量和效益十分可观。同时西葫芦瓜子成为国内外继黑瓜籽、葵花籽之后,炒货厂家加工的又一大宗干果加工原料,为炒货企业创造了更大经济效益,拓展了利润空间。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扩大,生产用种量骤增,种子紧俏,种子价格逐年上升,导致农民种植成本增加,效益相对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全盛种业公司积极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拟定育种目标,自筹资金,自拟项目,筛选培育适合我县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多用型西葫芦新品种,以达到降低成本、增收效益的目的。
二、技术路线
1、引进国内外西葫芦新品种10个,通过筛选试验,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1-2个,目标产量在150公斤/亩以上。
2、西葫芦新品种(系)的选育,提纯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通过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选育骨干亲本10个,配置杂交组合,选育新品种1—2个,产量目标达到150公斤/亩以上,高抗白粉病、霜霉病。
3、研究总结一套籽用西葫芦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为大田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三、主要技术工作
育种工作具有周期长,耗资多的特点,本项目从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提纯、选育、比较试验、多点试验、生产试验及示范推广共经历10年时间(1999年——2008年),主要技术工作:
1、新品种(系)选育:
本项目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因此亲本的选育是品种选育的关键,但由于引进的品种主要是杂交种,能直接利用的资源很少,因此自项目实施之日起,即开始资源的引进、收集、改良和提纯工作,通过六年的努力,先后选育出具有一定优良性状的骨干亲本10个,为杂交组合奠定了基础。
2004年春对稳定的材料配置杂交组合100多个,通过优势测产比较,选出优良组合4个,代号分别为BX-1、BX-2、BX-3、BX-4(白雪公主)。
2004年进行多品种(系)比较试验,以山西的早青为对照,西葫芦“白雪公主”折合亩产达133公斤,排名第一;2005—2006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折合亩产达138公斤,比主栽品种(对照)山西x8增产19.8%。统计分析,产量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通过合理密度栽培改进,多点生产试验西葫芦“白雪公主”平均亩产达161公斤。比对照主栽品种山西X8增产18.4%;2008年通过水肥,栽培调整,多点试验及示范平均亩产达183公斤。比对照主栽品种山西X8增产21.3%;最高产量达到211公斤/亩。
2、新品示范种推广:
经多点区试后,相继开展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种植,2007年示范种植面积100亩,2008年面积迅速扩大,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新疆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内蒙古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2008年种植结果显示,亩产较山西x8增产幅度18—29%亩,产量达180多公斤,亩产值2000多元,市场对该产品也非常欢迎,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窑街农场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亩,亩产量185公斤左右,亩产值2000多元;昌宁乡中圣村一社村民张贤国,种了5.5亩地“白雪公主”,亩产211公斤,每公斤卖了11.9元,亩收入2511.元,总收入13810元。 2009年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供种达到5000公斤,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推广前景看好。
四、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白雪公主”的育成推广,显著提高了田间生长抗逆性和栽培西葫芦的产籽量,改善了产品的商品性,提高了市场占有率,2005—2009年累积推广1.5万亩以上,亩增产35公斤左右,亩增效420元左右,累计新增经济效益600万元以上。
“白雪公主”的育成丰富了籽用西葫芦品种,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使瓜农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成果示范,使瓜农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推进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都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项目取得的成果
1、选出骨干亲本10个,为以后育种准备了种质资源。
2、育成“白雪公主”新品种,并系统研究总结出一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3、突破了西葫芦一直作为鲜嫩蔬菜栽培的用途,为生产提供了籽用西葫芦品种。
4、“白雪公主”新品种,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杂交一代新品种,认定号:甘认菜2009010。
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选育与推广项目技术总结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西葫芦“白雪公主”与当地的主栽品种“山西X8”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2、试验地点和时间:
2004年在民勤苏武乡、薛百乡、大坝乡、昌宁乡、窑街农场等5点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2005-2006年连续2年进行了多点试验。2007-2008年连续2年进行了生产试验。
3、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重复间设人行道,人行道宽1.5米,小区面积12平方米,种植50株,株距0.4米,四周种植保护行。
试验田先按设置要求规划小区,播种前按小区分发种子,核对无误后进行播种。播种时严格按行株距播种,开穴深浅一致,播种深度2~3cm,每穴两粒种子,地墒较差时带水点播,播后及时覆土压沙防止土壤板结,封严播种穴,防止刮风揭膜。
试验管理水平同本地大田生产水平,及时进行间苗、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病虫害防治,各重复间的各项管理措施一致,同一重复内的同一管理在同一天完成。试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了人、鼠、鸟、畜、禽等对试验的危害。
二、结果与分析
1、品种生理特性观察结果(见下表):
二〇〇四年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
表1品种(系)物候期观察记载表
品种(系)
播种期(日/月)
开花坐果期
(日/月)
果实发育天数
果实成熟期
(日/月)
田间抗病性
植株生长势
山西X8
16/5
23/7
57
10/9
弱
中
白雪公主
16/5
21/7
60
1/9
强
强
BX-1
16/5
19/7
59
3/9
强
弱
BX-2
16/5
24/7
63
5/9
弱
中
BX-3
16/5
16/7
68
9/9
强
弱
表2品种(系)果实鉴定记载表
品种(系)
单瓜重(kg)
果皮特征
果形
果肉特征
底色
条纹
厚度
色泽
质地
山西X8
1.8-2.3
黄
阴条
2
长圆
黄
软
白雪公主
2.5-3.5
黄
无
2.5
桶圆
黄
软
BX-1
2.0-3.1
奶黄
无
2.2
高圆
黄
软
BX-2
1.8-3.2
黄绿
云彩绿
1.5
高圆
黄
软
BX-3
2.2-3.5
花黄
绿黄
2.1
长圆
黄
软
表3种子特征及试验结果表
品种(系)
种子特征
单瓜粒重(g)
单瓜产籽数
产量
(kg/亩)
色泽
纵横径(mm)
千粒重(g)
山西X8
白
15.2×10.1
168
60
360
112
白雪公主
白
16.3×10.3
175
75
430
133
BX-1
白黄
16.8×9.8
185
61
330
118
BX-2
奶白
17.2×9.7
163
62
380
109
BX-3
白
16.6×10.1
155
70
450
98
2、品质:
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验结果表明:西葫芦“白雪公主”品种粗蛋白含量466.9g/kg,粗脂肪含量405.3 g/kg,棕榈酸含量12.41%,硬脂酸含量5.86%,油酸含量44.03%,亚油酸含量37.55%,亚麻酸含量0.16%。
3、产量:
成熟时分小区收获,单打单收,单独计产,每小区中间行连续扦取10株作为室内考种样,样品产量计入小区产量,小区折合成亩产(见下表)。
二〇〇五年多点试验结果表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产量
与统一对照比
与当地对照比
备注
公斤/亩
位次
+
_
%
显著性
对照品种名称
+
_
%
显著性
民勤县苏武乡
142
1
23.1
**
山西X8
20.3
**
民勤县薛百乡
118
1
21.4
**
山西X8
19.2
**
民勤县大坝乡
132
1
28.1
**
山西X8
25.7
**
民勤县昌宁乡
135
1
30.1
**
山西X8
25.0
**
窑街农场
128
1
24.3
**
山西X8
18.5
**
平均
131
25.4
21.7
二〇〇六年多点试验结果表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产量
与统一对照比
与当地对照比
备注
公斤/亩
位次
+
_
%
显著性
对照品种名称
+
_
%
显著性
民勤县苏武乡
153
1
20.1
**
山西X8
17.7
**
民勤县薛百乡
137
1
19.8
**
山西X8
16.1
**
民勤县大坝乡
145
1
21.3
**
山西X8
17.9
**
民勤县昌宁乡
149
1
18.6
**
山西X8
21.1
**
窑街农场
141
1
19.3
**
山西X8
16.5
**
平均
145
19.8
17.9
二〇〇七年生产试验结果表
单位:亩、公斤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代表类型地区
供试品种
对照品种
比对
照
+-%
显
著
性
面积
单产
名称
面积
单产
民勤县苏武乡
井灌区
2
175
山西X8
1
147
19.0
**
民勤县薛百乡
井灌区
2
169
山西X8
1
143
18.2
**
民勤县大坝乡
井灌区
2
161
山西X8
1
138
16.7
**
民勤县昌宁乡
垦荒区
2
153
山西X8
1
131
16.8
**
窑街农场
垦荒区
2
147
山西X8
1
121
21.5
**
平均
161
136
18.4
二〇〇八年生产试验结果表
单位:亩、公斤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代表类型地区
供试品种
对照品种
比对
照
+-%
显
著
性
面积
单产
名称
面积
单产
民勤县苏武乡
井灌区
2
198
山西X8
1
165
20.0
**
民勤县薛百乡
井灌区
2
176
山西X8
1
145
21.4
**
民勤县大坝乡
井灌区
2
183
山西X8
1
154
18.8
**
民勤县昌宁乡
垦荒区
2
189
山西X8
1
156
21.2
**
窑街农场
垦荒区
2
169
山西X8
1
135
25.2
**
平均
183
151
21.3
4、病情指数:
经武威市植保植检站鉴定,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对西葫芦白粉病具有表现为高抗,白粉病在“白雪公主”上平均病叶率为14.3%,病情指数为2.8,较对照品种13.0降低了78.7%。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山西X8光板,从抗病性角度出发可以大面积推广。
三、结论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多点试验和2年的生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西葫芦“白雪公主”新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均表现显著,明显高于对照。 “白雪公主”平均亩产183公斤,较对照品种“山西X8”品种增产18—29%。 西葫芦“白雪公主”对白粉病表现为高抗,白粉病在“白雪公主”上平均病叶率为14.3%,病情指数为2.8,较对照山西X8品种病情指数为13.0降低了78.7%。果实成熟期较对照品种“山西X8” 早熟9天。
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选育报告
一、育种目标
选育适宜密植,节间短,生长势强,适应性广,高抗白粉病、霜霉病的子用西葫芦品种,亩产量达到150公斤以上。
二、选育方法
1.资源收集:
从1999年起我公司从美国圣尼斯公司、荷兰先正达公司先后引进10多个西葫芦杂交品种和多方搜集地方品种,按育种目标进行筛选提纯。对进行自交提纯的材料分类选择整理。主要选择性状如下:
⑴瓜蔓表现上:有长蔓、短蔓和无蔓主茎型。
⑵叶形上:圆叶、掌状叶、小叶。
⑶果形上:长形带湾、桶圆形、高圆形、扁圆形瓜。
⑷表皮特点:黄皮、花皮、黑皮、有无条纹、棱沟,果皮坚硬。
⑸籽粒形状上:长形、圆形。
⑹籽粒颜色:白色、淡白色。
⑺籽仁色泽:深绿、黄绿、黑绿。
2.资源提纯与选择:
2000—2003年我公司连续进行春冬两季自交提纯。选择出10个产量优、纯度高、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系,为杂交组合配置打下基础。并对材料命名,记录其性状特点,建档分类保存种子。
3.杂交组合配置:
2004年对稳定的自交系进行杂交组合配置,一次性配置杂交组合100多个。经两年种植筛选出4个优良组合。代号分别为BX-1、BX-2、BX-3、BX-4(白雪公主)。
三、选育结果(白雪公主杂交种)
1. 母本(QS9916)来源及特征特性:
QS9916系荷兰先正达公司引进杂交种经3年5代提纯的自交系,短蔓主茎性,不分枝,蔓浅绿色有棱沟附半透明的刺,易产生不定根,蔓长0.8—1.0米,叶片为掌状深裂,叶色深绿。从播种到第一雌花开放约33-36天,第一雌花节位在第5节上,第二、三雌花节位在10节以内,坐瓜能力强,花为雌雄同株异花,第一雌花开放3-4天后开放雄花,雌花花冠裂片狭长,展开,萼筒裂片狭而短,从开花到成熟需55-65天,生育期105-110天,属中熟品种。老熟瓜为黄道花皮,外皮较硬。瓜瓤肉厚2-3cm,皮薄腔大,肉黄色,三心室到四心室,单瓜重2500-3000克,瓜形为筒圆形,籽粒长圆形,皮白仁深绿,单瓜产籽量干重60-80克,高者可达90克。
2. 父本( QS9901)来源及特征特性:
QS9901系当地地方品种变异种自交系,无蔓主茎性,不分枝,蔓浅绿色,有半透明的刺,蔓长30-50cm,叶片为圆形开张,叶色黄绿,从播种到第一雌花开放约32-34天,第一节位在第3-4节上,第二三节位在9节以内,坐瓜能力极强,平均每株可座2-4瓜,花为雌雄同株异花,第一雌花开放3-4天后开放雄花,雌花花冠裂片狭长,展开,萼筒裂片狭而短,从开花到成熟需65-75天,生育期95-105天,属中熟品种。瓜形为筒形,老熟瓜为黄皮,外皮极坚硬。瓜瓤肉厚2-3cm,皮薄腔大,肉黄色,三心室,籽粒长圆形,皮薄、板大、仁黄绿。单瓜重1800-2200克,单瓜产籽量干重50-70克。
3.组合XB-4(白雪公主)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熟品种,出苗整齐,生育期110天。植株长势强健,株形紧凑,不拉蔓,节间短,叶片为掌状深裂,叶色深绿有不规则银斑,叶背叶脉有刺毛。一至两叶间隔一雌花,坐瓜能力较强,花为雌雄同株异花,第一雌花开放3-4天后开放雄花,雌花花冠裂片狭长,展开,萼筒裂片狭而短,从开花到成熟需55-65天。单株坐瓜1—3个,老熟瓜为黄皮,外皮较硬。瓜瓤肉厚2-3cm,皮薄腔大,肉黄色,三心室,单瓜产籽500粒左右,单瓜重2500-3500克,瓜形为筒圆形,籽粒长圆形,皮白仁深绿,单瓜产籽量干重60-80克,高者可达90克。
四、品种比较试验
2004年进行了多品种比较试验,2次重复,小区面积30㎡,种植约100株,品种比较试验中各品种(系)的基本性状见表1、表2和表3。平均折合亩产籽粒133公斤,排名第一。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山西X8”增产18.8%。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雪公主”不但抗病性明显优于对照和其他品种,而且综合性状较好(比较试验结果见2004年表)。
五、多点试验
2005年在民勤苏武乡、薛百乡、大坝乡、昌宁乡、窑街农场等地的15点(次)试验中,“白雪公主”平均折合亩产籽粒为131公斤,比对照增产21.7%,经统计分析,产量显著。2006年在多点试验中,“白雪公主”平均折合亩产籽粒为145公斤,比对照增产17.9%,经统计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多点试验结果见2005、2006年表)
六、生产试验及示范
2007年在民勤苏武乡、薛百乡、大坝乡、昌宁乡、窑街农场的生产试验中,“白雪公主”平均亩产籽粒为161公斤,比对照增产18.4%,位居第一。2008年在民勤苏武乡、薛百乡、大坝乡、昌宁乡、窑街农场的生产试验中,“白雪公主”平均亩产籽粒为183公斤,比对照增产21.3%,位居第一(生产试验结果见2007、2008年表)。
在进行生产试验的同时,还开展了较大面积的示范种植。其中:2007年种植面积100亩。2008年面积迅速扩大,全县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亩以上。新疆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内蒙古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种植结果表明,亩产较山西X8增产幅度在18-29%。2009年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供种达到5000公斤,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推广前景看好。
七、抗病性鉴定
抗病性,2008年经武威市植保植检站鉴定,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对西葫芦白粉病具有表现为高抗,白粉病在“白雪公主”上平均病叶率为14.3%,病情指数为2.8,较对照山西X8品种病情指数为13.0降低了78.7%。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山西X8光板,从抗病性角度出发可以大面积推广。
八、品质测定
2008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验结果表明:光板西葫芦“白雪公主”品种粗蛋白含量466.9g/kg,粗脂肪含量405.3 g/kg,棕榈酸含量12.41%,硬脂酸含量5.86%,油酸含量44.03%,亚油酸含量37.55%,亚麻酸含量0.16%。
九、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葫芦忌连作重茬,应选择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而且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前茬以玉米、小麦、棉花等茬口较好。地块选定后结合伏翻秋耕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浇足底墒水。春季结合整地施磷二铵20公斤/亩,尿素15 公斤/亩,硫酸钾15 公斤/亩,做底肥。
2、起垄覆膜种植:
(1)、每1.2米起一垄,垄面龟背形,垄顶高7-10厘米,上覆70-80厘米宽的地膜,大小行种植,膜上两行行距45厘米,沟间两行行距75厘米,株距40厘米。
(2)、按幅宽1.4米开沟起垄,沟宽50厘米,垄宽90厘米,沟深35厘米,株距35-40厘米。播前浇好座塘水,然后根据土壤类别及墒情,可采用先播种后覆膜或先覆膜后播种等形式播种。适宜的播期应根据历年的气候特点和当年的气象预报具体而定,因为葫芦是双子叶植物,易受晚霜冻害,一旦子叶受冻,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必须准确把握播期, “播在霜前,出在霜后”,即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穴距40厘米,亩保苗2800株左右,播种量0.5 公斤/亩。
3、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间苗、定苗。葫芦种植的株行距较大,每亩栽植的株数较少,但单株产量高,如果缺苗,将会严重降低产量。因此在出苗后要及时放苗,并查苗补种。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要及时进行间定苗,穴留单株,合理密植,避免因密度过大而滋生病虫害。
(2)、中耕除草。葫芦定植的株行距较大,宽大的行间,水肥适宜,光照充足,使杂草容易生长。因此在出苗到伸蔓封行前要中耕除草,增温保墒,促根发苗
(3)、肥水管理。葫芦叶大蔓粗,生长繁茂,需水需肥量大,抗旱力弱,其肥水管理要根据不同的生育阶段,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情况进行。一般全生育期灌水6—7次,追肥两次。开花前浇头水,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8—10 公斤/ 亩,磷二铵8—10 公斤/亩(深施),80%的幼瓜坐稳后浇二水,追施尿素8公斤/ 亩;以后视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及时浇水。。
(4)、整枝压蔓。葫芦一般不进行整枝,放任生长,对长势过旺,侧枝发生多的可以整枝,去掉部分侧枝、弱枝、重叠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压蔓具有固定叶蔓的作用。
4、人工授粉:
葫芦是异花授粉作物,依靠蜜蜂、蝴蝶等昆虫媒介传播花粉。在自然授粉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对提高产量极为有利。每天上午十点以前采摘雄花去花冠后在雌花上涂抹。一朵雄花最多只能涂沫两朵雌花。也可在花期田间放蜂,帮助授粉。不辅助授粉要减产30%
5、病虫害防治:
葫芦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其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枯病、病毒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5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叶枯病在重点抓好农业防治措施同时,可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在发病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病毒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害虫主要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喷雾防治,每隔7—10喷一次,连喷2—3次。
6、适时采收:
瓜采收后,将其堆放在阴凉干燥处,后熟20-30天, 为了确保籽粒饱满,应有在9月下旬收获为宜。
十、适宜范围
适宜甘肃民勤、金昌及新疆、内蒙古等地同一生态类型区种植。
二〇〇四年多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
表1品种(系)物候期观察记载表
品种(系)
播种期(日/月)
开花坐果期
(日/月)
果实发育天数
果实成熟期
(日/月)
田间抗病性
植株生长势
山西X8
16/5
23/7
57
10/9
弱
中
白雪公主
16/5
21/7
60
1/9
强
强
BX-1
16/5
19/7
59
3/9
强
弱
BX-2
16/5
24/7
63
5/9
弱
中
BX-3
16/5
16/7
68
9/9
强
弱
表2品种(系)果实鉴定记载表
品种(系)
单瓜重(kg)
果皮特征
果形
果肉特征
底色
条纹
厚度
色泽
质地
山西X8
1.8-2.3
黄
阴条
2
长圆
黄
软
白雪公主
2.5-3.5
黄
无
2.5
桶圆
黄
软
BX-1
2.0-3.1
奶黄
无
2.2
高圆
黄
软
BX-2
1.8-3.2
黄绿
云彩绿
1.5
高圆
黄
软
BX-3
2.2-3.5
花黄
绿黄
2.1
长圆
黄
软
表3种子特征及试验结果表
品种(系)
种子特征
单瓜粒重(g)
单瓜产籽数
产量
(kg/亩)
色泽
纵横径(mm)
千粒重(g)
山西X8
白
15.2×10.1
168
60
360
112
白雪公主
白
16.3×10.3
175
75
430
133
BX-1
白黄
16.8×9.8
185
61
330
118
BX-2
奶白
17.2×9.7
163
62
380
109
BX-3
白
16.6×10.1
155
70
450
98
二〇〇五年多点试验结果表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产量
与统一对照比
与当地对照比
备注
公斤/亩
位次
+
_
%
显著性
对照品种名称
+
_
%
显著性
民勤县苏武乡
142
1
23.1
**
山西X8
20.3
**
民勤县薛百乡
118
1
21.4
**
山西X8
19.2
**
民勤县大坝乡
132
1
28.1
**
山西X8
25.7
**
民勤县昌宁乡
135
1
30.1
**
山西X8
25.0
**
窑街农场
128
1
24.3
**
山西X8
18.5
**
平均
131
25.4
21.7
二〇〇六年多点试验结果表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产量
与统一对照比
与当地对照比
备注
公斤/亩
位次
+
_
%
显著性
对照品种名称
+
_
%
显著性
民勤县苏武乡
153
1
20.1
**
山西X8
17.7
**
民勤县薛百乡
137
1
19.8
**
山西X8
16.1
**
民勤县大坝乡
145
1
21.3
**
山西X8
17.9
**
民勤县昌宁乡
149
1
18.6
**
山西X8
21.1
**
窑街农场
141
1
19.3
**
山西X8
16.5
**
平均
145
19.8
17.9
二〇〇七年生产试验结果表
单位:亩、公斤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代表类型地区
供试品种
对照品种
比对
照
+-%
显
著
性
面积
单产
名称
面积
单产
民勤县苏武乡
井灌区
2
175
山西X8
1
147
19.0
**
民勤县薛百乡
井灌区
2
169
山西X8
1
143
18.2
**
民勤县大坝乡
井灌区
2
161
山西X8
1
138
16.7
**
民勤县昌宁乡
垦荒区
2
153
山西X8
1
131
16.8
**
窑街农场
垦荒区
2
147
山西X8
1
121
21.5
**
平均
161
136
18.4
二〇〇八年生产试验结果表
单位:亩、公斤
作物种类:西葫芦
品种名称:白雪公主
试验地点
代表类型地区
供试品种
对照品种
比对
照
+-%
显
著
性
面积
单产
名称
面积
单产
民勤县苏武乡
井灌区
2
198
山西X8
1
165
20.0
**
民勤县薛百乡
井灌区
2
176
山西X8
1
145
21.4
**
民勤县大坝乡
井灌区
2
183
山西X8
1
154
18.8
**
民勤县昌宁乡
垦荒区
2
189
山西X8
1
156
21.2
**
窑街农场
垦荒区
2
169
山西X8
1
135
25.2
**
平均
183
151
21.3
18
西葫芦白雪公主高产栽培技术
一、整地施肥:
葫芦忌连作重茬,应选择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而且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前茬以玉米、小麦、棉花等茬口较好。地块选定后结合伏翻秋耕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浇足底墒水。春季结合整地施磷二铵20公斤/亩,尿素15 公斤/亩,硫酸钾15 公斤/亩,做底肥。
二、起垄覆膜种植:
1、每1.2米起一垄,垄面龟背形,垄顶高7-10厘米,上覆70-80厘米宽的地膜,大小行种植,膜上两行行距45厘米,沟间两行行距75厘米,株距40厘米。
2、按幅宽1.4米开沟起垄,沟宽50厘米,垄宽90厘米,沟深35厘米,株距35厘米。播前浇好座塘水,然后根据土壤类别及墒情,可采用先播种后覆膜或先覆膜后播种等形式播种。适宜的播期应根据历年的气候特点和当年的气象预报具体而定,因为葫芦是双子叶植物,易受晚霜冻害,一旦子叶受冻,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必须准确把握播期, “播在霜前,出在霜后”,即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穴距40厘米,亩保苗2800株左右,播种量0.5 公斤/亩。
三、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间苗、定苗。葫芦种植的株行距较大,每亩栽植的株数较少,但单株产量高,如果缺苗,将会严重降低产量。因此在出苗后要及时放苗,并查苗补种。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要及时进行间定苗,穴留单株,合理密植,避免因密度过大而滋生病虫害。
2、中耕除草。葫芦定植的株行距较大,宽大的行间,水肥适宜,光照充足,使杂草容易生长。因此在出苗到伸蔓封行前要中耕除草,增温保墒,促根发苗
3、肥水管理。葫芦叶大蔓粗,生长繁茂,需水需肥量大,抗旱力弱,其肥水管理要根据不同的生育阶段,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情况进行。一般全生育期灌水6—7次,追肥两次。开花前浇头水,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8—10 公斤/ 亩,磷二铵8—10 公斤/亩(深施),80%的幼瓜坐稳后浇二水,追施尿素8公斤/ 亩;以后视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及时浇水。。
4、整枝压蔓。葫芦一般不进行整枝,放任生长,对长势过旺,侧枝发生多的可以整枝,去掉部分侧枝、弱枝、重叠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压蔓具有固定叶蔓的作用,不压蔓就有可能因大风折断茎蔓,因此当蔓长60厘米时应及时压蔓。
四、人工授粉:
葫芦是异花授粉作物,依靠蜜蜂、蝴蝶等昆虫媒介传播花粉。在自然授粉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对提高产量极为有利。每天上午十点以前采摘雄花去花冠后在雌花上涂抹。一朵雄花最多只能涂沫两朵雌花。也可在花期田间放蜂,帮助授粉。不辅助授粉要减产30%
五、病虫害防治:
葫芦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其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枯病、病毒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5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叶枯病在重点抓好农业防治措施同时,可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在发病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病毒灵乳油1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害虫主要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喷雾防治,每隔7—10喷一次,连喷2—3次。
六、适时采收:
瓜采收后,将其堆放在阴凉干燥处,后熟20-30天, 为了确保籽粒饱满,应有在9月下旬收获为宜。
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