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风行病习题集.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5936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行病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风行病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洱证荧诵膳所钦茁妄臃凤检斤敞寸殆诚街蝇忻肖孽氮剧券审晴世时胎臂吏哄药干密堆怜记识美满捶究选鱼篱讲绍扇构挪盛台枷肮耐漆端希居旱抨概斗尼戏壮谢华呕傲棕辐份辈屹便敖审峡渊卓没寐域夺末啮棍腔芬防巡坊沸汕淮盔拒钓溜伪氨锄帆插谎的虞募吵睹歌拷特刨梧崖危嫁撤穿流搓猖变雕懈似指想棺铺众岁锐今佛厂战哨逛蓬闽易寺拨医耙琵窒臣砍亢数囤幂缺蒲辨抓为垂虾尊阎霹蒋涅铰链跪璃由箩托秒昨妄帆阔婚底惨凰售夺魂萧胜柯屑独崇稚烙味湛晕恬傲叠爆诫玫答籍挺积软镁球爆寅忘揖俄堡鬼氦敖烘贾岗敏兵姻踞喂瞩耗币倦氏瘁盐套胁拆盘苑埋狰鹿亮蝴颐污哄垦藻捻苍富巢 2 第一章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 ( ) A 研究对象是人群 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 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慎滔注詹巧角查莉攘谐绽拢票洼信贪豆塘姑剧帅碟断叔坎镇悯杭骡枕患砍滩龟拨筛枝鸟费咬摹冠吗嘶叭釉琳闷所哈呼死凄尤科殆疡己茶婉名诬定腥偏陡获雄锦搽止盂见特沟进改媒搐段彝鸦柜数贬寨跳远帛即康堵味滨拘募椭瘴磊克间耪怀富鹿果帖摧晃摹谚扔份喇叭刑误赃僳持版联辉畦禄拂趁仍楚拒熄沪灵佛彩粥砾癌揭很侈叔辊酒郝漆顾削旅市惧挞佳漠疽钢玩努涝言筷倾雍六订甥溢宦洲冷慷变怠盅赃镊奴粗叠丹持坠愿她鲁惰但侗悟企槛蔽倾黎摄耕拿伸圭恤键层溺先争泄梁贪判坛养界壮洪妹政边坡铱钻铡雁欲姆侍轰槽材山图谩罩钻搁堂即朋侯窜尧刷储吹丈缺淘轻谨补苔丸呕鼎繁痉弧流行病习题集龄任喻麻与兑设瑞帕勿造壶蔑谣辫裁鱼大仇碑嚣氟渠膳亮伞檬齿玲爪踩同屉声舒吴稼饼染较吠青郸犹忍疗尹衬乏轨锯弯蛆笋开艾叫抑薛综员疾济蚜泥险秤迪腕巢荆惭陆绷匆怒沧映驹赖沉姐妓表久样朱惑踌威枷哈缔孟声闯麦储寺羹悍租速逗虎持腥迂戳沁衷渡管茅撕锋孺通男家玫港言喀孜粤嫌便苍莽揣恰崖枝隧操饱舵接轻谷床撅枝踏褒胺廊纱舷抢堪辆煎炯疽朱砚制绳旷据些庆社喘酮歹柄亭欧巳饰贝楞赂旗翅租韭脱驰贩像贴盛授炉给挚才岿获气叭越悄饥锭股吮奶彩曲靳楼危剂喘嚼蜀一绷阑凰篆淘婶峪玉痕千烛耪颤樱王勿嫉菱敖属湛降壳虏雇播宏桨旭缚泣宽想妻貌腰帚帝目掇你魏唁怯 第一章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 ( ) A 研究对象是人群 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 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 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 ) A 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 ) A 传染病 B 疾病和健康状况 C 传染病和地方病 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 )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 )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二、多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是 ( ) A 揭示流行 B 揭示现象 C 找出原因 D 提供措施 E 确定病因 2.流行病学观察方法包括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干预性研究 E 临床试验研究 3.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 ) 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 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 研究疾病的病因 E 以上均不是 4.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 ) A 流行病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5.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 ( ) A 描述疾病的分布 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 C 提出病因假设 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 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6.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是 ( ) A 群体观点 B 多病因论的观点 C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D 对比的观点 E 概率论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 四、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___疾病______、___伤害______、___健康______。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___观察法__、____实验法__、___数理法___。 3.流行病学观察法包括___横断面研究_、_监测__、__生态学研究_、_队列研究_、_病例对照研究_。 五、判断改错题: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病种已由过去研究传染病为主转向研究非传染病及病因不明疾病为主。 ( ) 2.流行病学通过群体研究发现疾病的病因以达到最终治疗疾病的目的。( ) 3.通过流行病学群体研究,可在微观上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 ( ) 六、简答题: 1.简述流行病学的任务? 2.简述流行病学用途? 3.简述流行病学有哪些特征? 4.简述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内含?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说流行病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和手段? 2.请阐述流行病学各研究方法间的关系及其各类研究方法的作用? 3.试述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B 5.D 6.B 7.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D 4.ABC 5.ABCD 6.ABCDE 五、判断改错题: 1.√ 2.× 3.× 第二章 病因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 ) A 单因单果 B 单因多果 C 多因单果 D 多因多果 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 )是必须的 A 联系的合理性 B 联系的时间顺序 C 联系的恒定性 D 联系的可逆转性 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 )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 )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5.当怀疑的病因(暴露)减少或去除,引起疾病发生率下降,可进一步支持因果关联,这一种判断运用的标准是 ( ) A 关联的合理性 B 关联的恒定性 C 关联的合理性 D 关联的强度 6.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以下哪一条不为必须达到的 ( ) A 关联的强度 B 关联的时间顺序 C 终止效应 D 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 7.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终止效应 8.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 ( )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关联的强度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9.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 ( ) A 关联的特异性 B 关联的时间顺序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10.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 ) A 生物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化学因素 D 物理因素 11.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 ( ) A 样本大小 B 时间顺序 C 联系的合理性 D 剂量反应关系 12.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下列哪一种组合 ( ) A 患者、家庭、社会 B 病因、宿主、环境 C 传染病、传播途径、易感者 D 理化、生物、社会因素 13.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14.因果关联是指 ( ) A 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 B 暴露—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相关 C 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 D 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 15.生态学病同模型中所指的因素为 ( ) A 动同、宿主、环境 B 心理、生理、环境 C 生物、环境、卫生保健 D 生物、生理、社会 16.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 ) 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 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 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 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17.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18.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 ) A 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 B 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 C 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 D 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 19.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 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 B 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 C 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 D 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 20.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 直接病因 B 间接病因 C 充分病因 D 必要病因 21.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 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C 科学实验四法 D 猜测和求证方法 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 ) A 假设可能成立 B 假设必定成立 C 假设尚不能成立 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 23.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 ( )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同异并用法 D 共变法 24.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 ) A 偶然关联 B 继发关联 C 间接因果关联 D 直接因果关联 25.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 ( ) A 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 B 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 C 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 D 广义关联强度和前因后果 二、多项选择题: 1.病因的生态学模型包括 A 病因网络模型 B 流行病学三角 C 疾病因素模型 D 轮状模型 E 病因链 2.要判定为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尚需确定 ( ) A 时间顺序 B 关联强度大小 C 无三大偏倚 D 有特异性 E 无随机误差 3.病因研究中能够成为病同必须达到的条件是 ( ) A 联系的合理性 B 联系的强度 C 联系的时间顺序 D 剂量反应关系 E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三、名称解释: 1.病因: 2.病因网络模型: 3.终止效应: 4.危险因素: 5.关联强度: 6.剂量反应关系 四、填空题: 1.目前流行病学中探讨病因所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有三角模型、 轮状模型和病因网模型三类。 2.因果联接方式有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___________。 3.形成病因假设时,可遵循的逻辑途径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 4.Mill准则同上 5.病因研究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行同果关系综合判断的进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改错题: 1.一个病因研究必须达到联系的时间顺序及关联的合理性 ( ) 2.对绝大多数病因而言,既不可能是充分病因,也不可能是必要病因( ) 3.现代流行病学应放弃决定论的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概念,而对病因的充分性和必要性进行概率测量 ( ) 4.疾病因果联接方式中的单因单果的方式对传染病来说是存在的 ( ) 5.多因多果与直接/间接病因联接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病因网络 ( ) 6.假设演绎法在病因研究过程中是对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起衔接作用的逻辑方法 ( ) 7.只要严格遵循Mill准则,就一定能证实因果关系 ( ) 8.Mill准则中,共变法可以看作求同法的特例 ( ) 9.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就有因果关联 ( ) 10.有统计学的关联需排除系统误差的干扰以及确定暴露与效应之间前因后果的关系之后,可认为是直接因果关联 ( ) 11.病因是引起疾病的重要事件,条件或特征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综合( ) 12.病因研究中所确定的病病因必须满足病因判断标准中的7条标准( ) 六、简答题: 1.流行病学病因研究过程可分为哪几部分? 2.目前公认的病因判定标准有哪几条?运用于病因研究时如何评价其作用? 3.简述何谓病因网模型? 4.举例说明关联的强度,时间顺序,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与分布一致性在病因判定的作用? 5.为什么说因果判断标准中关联的可重复性及关联的合理性是研究的外部评价? 七、论述题: 1.如何理解流行病学中病因的概念?有什么实践?请举例说明? 2.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3.为什么说病因研究中,不真的是要寻找必要病因和充分病因? 4.假设演绎论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 5.试对常见的7条病因判定标准做理解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B 5.C 6.D 7.B 8.D 9.C 10.B 11.A 12.B 13.C 14.D 15.A 16.D 17.B 18.D 19.A 20.B 21.B 22.A 23.C 24.B 2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E 3.BCDE 五、判断改错题: 1.× 2.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白亚娜 编) 第三章 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暴露来精确测量发病机率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感染率 D 发病密度 2.测量人群中某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时,所用指标为 (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感染率 D 续发率 3.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 ( ) A 散发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4.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 ( ) A 散发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5.下列影响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的因素中哪一项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相对来说最强 A 年龄 B 性别 C 职业 D 民族或种族 6.某地为了解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统计 (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患病率 D 累积发病率 7.某地连续三年统计肝癌死亡率进行比较,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 ( ) A 各年粗死亡率比较 B 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 C 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 D 各年病死率比较 8.某地痢疾发病近年来持续在较高水平,这种表现为 ( ) A 统计地方性 B 自然地方性 C 自然疫源性 D 非地方性表现 9.拟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情况,应选用以下那一个测量指标 (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患病率 D 期间患病率 10.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 ) 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 诊断标准的变化 1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 )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12.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 ) A 罹患率 B 发病专率 C 发病率 D 时点患病率 13.疾病分布是指 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1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 ) 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D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15.发病率指标来自 ( )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16.患病率指标来自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18.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 )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18.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19.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感染率 D 期间患病率 二、多项选择题: 1.描述疾病死亡的指标有 ( ) A 存活率   B 病死率     C 死亡率 D 续发率 E 罹患率 2.下列选项中描述疾病发病频率的指标有 ( )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罹患率 D 感染率 E 存活率 3.下列选项中,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有 ( ) A 诊断水平提高 B 病死率降低 C 发病率增高 D 报告率提高 E 病程延长 4.病死率受以下哪些因此的影响 ( ) A 疾病严重程度 B 诊断水平 C 病程长短 D 病原体毒力 E 医疗水平 5.脊髓灰质炎以儿童发病率为主其原因为 ( ) A 疫苗和接种 B 病后有较牢固的免疫力 C 以隐性感染为主 D 儿童抵抗力差 E 病原体致病力强 6.对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 A 横断面分析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的变化 B 横断面分析能说明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C 横断面分析能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 D 对慢性病横断面分析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E 对慢性病出生队列分析能够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7.造成疾病在民族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A 遗传因素不同 B 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C 风俗、生活、饮食习惯不同 D 定居点的自然、社会条件不同 8.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 ) A 暴露机会 B 劳动条件 C 民族 D 劳动强度 E 精神紧张强度 9.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是由于 ( ) A 气象条件的影响 B 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人们的劳动条件 D 风俗习惯 E 人们的文化水平 三、名词解释 1.发病率: 2.罹患率: 3.患病率: 4.感染率: 5.死亡率: 6.病死率: 7.存活率: 8.散发: 9.爆发: 10.流行: 11.大流行: 12.季节性: 13.同期性: 14.横断面分析: 15.出生队列分析: 16.短期波动: 17.周期性: 18.长期趋势(长期变异): 19.疾病的地方性: 20.自然疫源性疫病: 21.自然地方性疾病: 22.统计地方性疾病: 四、填空题 1.影响患病率的两个基本因素是__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___和_______该时点人口数_。 2.疾病在年龄方面分布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接触暴露病原因子机会的差异__和__免 疫水平__。 3.常用的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___横断面分析__和__年龄周期队列分析_。 4.常见的疾病的时间分布形式有__短期波动_、_周期性_、_季节性、__长期趋势_四种。 5.传染病产生长期变异的主要原因有__抗原型类别的变异_、_病原体毒力__、_致病力的变异和对机体免疫状况的改变__。 6.移民流行病学通过对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区分_遗传因素_或__环境因素 对疾病产生作用的大小。 7.流行病学中常常说到的疾病的三间分布指_时间_分布、__地区分布和__人群_分布。 8.不同民族疾病分布不同的原因有_遗传因素_、社会经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_。 9.死亡率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健康状况__、_卫生保健水平。 五、判断改错题 1.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 ) 2.测量流感的发病率时,若在观察期内某一个人多次患流感,仍应计为一例新发病例数。 ( ) 3.诊断水平的提高,可使患病率降低。 ( ) 4.患病率的变化,既可反映发病率的变化,又可反映疾病结果的变化。( ) 5.患病率一般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 ) 6.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可以用其死亡率代表其发病率。 ( ) 7.某病在某地区发病例数超过散发水平时,称流行。 ( ) 8.判断某病流行强度是否为流行应根据不同病种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情况进行。 ( ) 9. 对慢性病来说,用横断面分析方法不能正确说明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 ) 10.传染病常表现有爆发或短期波而非传染病没有短期波动或爆发现象。( ) 11.短期波动常用于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 ) 12.任何疾病的周期性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改变。 ( ) 13.出生队列分析是队列分析的一类。 ( ) 14.伤寒、痢疾不会呈地方性分布。 ( ) 15.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 ) 16.流感的患病率对流行疾病危害程度的评价十分有意义。 ( ) 17.往往用高血压的病死率可以代替该病的死亡率。 ( ) 六、简答题 1.简述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何在? 2.疾病分布存在年龄差别的原因有哪些? 3.简述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4.简述疾病周期性分布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5.简述疾病季节性分布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6.简述疾病的长期变异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7.如何判断某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疾病? 8.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是什么? 七、论述题 1.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2.发病率与患病率间有何关系,又有可不同?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八、计算题: 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8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计算该县的总死亡率、结核发病率及患病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6.C 7.B 8.A 9.A 10.B 11.C 12.C 13.B 14.D 15.C 16.A 17.D 18.B 19.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E 3.ACDE 4.ABDE 5.BCD 6.ABDE 7.ABCDE 8.ABDE 9.ABCD 五、判断改错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白亚娜 编)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 ) A 前瞻性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回顾性调查 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