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楚雄师范学院
2013年数学建模培训第一次预赛论文
题 目 分油最优化模型
姓 名
系(院) 数学系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13 年 5 月 14 日
分油最优化模型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分油问题建立动态规划模型,从特殊的分油问题利用图解法求出决策方案,最后用剩余类知识将其推广到一般的模型。
【关键字】 线性规划 图表显像法 作图法 递归作图
一、问题重述
有一个人用装10斤油的瓶装了一瓶油拿到市场上去卖,正好来了两个买油的,每人要买5斤,但是没有秤,只有二只空瓶,一个能装7斤油,另一个能装3斤油。试建立模型分析应如何用这3个瓶把10斤油分成两份各为5斤的油。
二、问题分析
这是韩信分油法,首先将上述的问题表述为数学语言:现有三个无刻度的容器A、B、C,容量分别为10、7、3斤。容器A中装满10斤油,B、C均空,如何利用三个容器将10斤油二等分? 一般地,我们经过一番逻辑思索,逐项列举的图解法,可以得出其结果。但是当容器A、B、C容量很大时,这种逻辑方法就显得非常吃力。
因此对于这个分油问题,我们将其进行推广,记三个容器A、B、C的容量分别为a、b、c斤,;现容器A中装满a升油,B、C均空。如何利用三个容器将a升油二等分?对于这个问题,我应用数学剩余类知识构造出数学模型,提出一种规格化的方法进行求解。
三、问题假设
1、假设在每次倒油时都没有油遗失;
2、假设三个容器是干净没有污秽的;
2、假设A、B、C三个容器没有破损;
3、假设在进行上述活动时没有意外发生。
四、符号说明
→:表示容器**向容器**倒入油
:B中的油量
:C中的油量
:第次倒油时,B容器内的油改变量
:第次倒油时,C容器内的油改变量
D:允许决策集合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基本问题解决
基于问题,我们通过逻辑推理,用最基本方法:将一容器内的油向另外的容器中倾倒的方法,得出下面两种分油方法(方法1和方法2),并运用动态规划模型的思想列出表格,最终得出结果。
方法1
各容器油量的变化过程如下
操作顺序
A(斤)
B(斤)
C(斤)
A
10
0
0
A→B
3
7
0
B→C
3
4
3
C→A
6
4
0
B→C
6
1
3
C→A
9
1
0
B→C
9
0
1
A→B
2
7
1
B→C
2
5
3
方法2
各容器油量的变化过程如下
操作顺序
A(斤)
B(斤)
C(斤)
A
10
0
0
A→C
7
0
0
C→B
7
3
0
A→C
4
3
3
C→B
4
6
0
A→C
1
6
3
C→B
1
7
2
B→A
8
0
2
C→B
8
2
0
A→C
5
2
3
2.模型构成 分油问题可看作一个多步决策问题,记第倒油时,B中的油量为,C中的油量为,将二维向量定义为状态,我们用序数组的变化来表示整个倒油过程,集合
(1)
称为状态集合,由于每次都以为着摸一个容器被灌满或者被倒空,所以允许状态集合为
(2)
记次倒油时,B容器内的油改变量为,C内油的改变量为,将二维向量定义为决策,则允许决策集合为D,由各容器的的容量可知
(3)
状态变化规律是
(4)
(4)式称为状态转移律,则制定分油方案归结为如下的多步决策问题:
求决策,使状态按照状态转移律(4),由初始状态
经有限步n到状态。
3.模型求解 我们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也可以用图解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所有的操作应该在举行OABC的界面上进行,决策变量沿方格线左右平移7格表示由B向A倒空油或者A向B倒满油;沿方格上下平移3格,表示由A向C倒空油或者C向A倒满油;沿方格线左上方移过k行,表示B向C倒k斤油;沿方格右下方移过k行,表示C向B倒k斤油;寻求决策方案的过程即是在上述规定下,将坐标点从(0,0)移至(0,5)的过程。根据图(1)这个模型,我们还可以很快的找到问题的另外一组解,如图(2)。
3
2
1
0
1
2
3
4
5
6
7
A
B
C
图(1),分油问题方案1
3
2
1
0
1
2
3
4
5
6
7
A
B
C
图(2),分油问题方案2
4.结果分析 将图1,图2画在同一坐标轴上,如图3(虚线为图1方案,实线为图2方案),可看到X轴上坐标1,2,3,4,5,6,7都曾被箭头所指,从而可知,利用这三个容器可分出1,2,3,4,5,6,7,斤油。这里并不要求A的容量一定是10斤。
3
2
1
0
1
2
3
4
5
6
7
A
B
C
图(3),分油结果
5.模型评价与推广 对于这个分油问题,我们可拓展思路,提出疑问,即3个容器A,B.C的容量分别为斤,;现容器A中装满斤油,B,C为空,如何利用容器将斤油二等分?
当c=1时,自然可以将油分出1至b斤;当,时我们可以利用上述的图解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也可以将油分出1至b斤。
参考文献
【1】数学建模教育与国际数学建模竞赛 《工科数学》专辑。
【2】数学模型,姜启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1993年第二版,2003年第三版;第一版在 1992年国家教委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教材评选中获"全国优秀教材奖").
【3】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江裕钊、辛培情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数学模型选谈(走向数学从书),华罗庚,王元著,王克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寿纪麟等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