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校园冷暴力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28678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园冷暴力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校园冷暴力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题 目 《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原因及解决措施探究》 一、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我国相继曝露出各种各样的小学校园冷暴力事件,如福清西园小学的转学事件、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事件、包头二十四中的“ 红校服”事件等,这些校园冷暴力事件的发生对学生的伤害非常大,会产生生理上以及精神上的伤害,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倦怠以致厌学,影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妨碍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甚或影响学生的性格形成及健全人格发展,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该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在引起社会的大力关注,使国家认识到校园冷暴力的严重危该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在引起社会的大力关注,使国家认识到校园冷暴力的严重危害性,并对此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予以遏制;在教育界方面,各学校也应重视老师对学生使用冷暴力的问题,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最终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掉冷暴力问题为学生的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氛围,校园冷暴力事件的解决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发展。 选题的研究状况: 1关于教育冷暴力定义的研究:王祥修在《教育软暴力现象分析》中谈到:在教育过程中,把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施加的肉体惩罚行为称作教育暴力,教育冷暴力相对于教育暴力而言,是对学生进行的精神惩罚或心理虐待,是指教育工作者经常性或者习惯性、有意或者无意影响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施加的言行。[1]江苏宝应范水高级中学的卢万照在《构建和谐校园、反对“教育冷暴力”》提出: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通过疏远、冷淡、放任、轻视、嘲讽等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使学生在心理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言行。[2] 2关于教育冷暴力类型的研究:王祥修在《教育软暴力现象分析》中将校园冷暴力分为了两类冷漠型:有意的疏远冷落和无意的疏远冷落;教训型,很少对学生进行肯定的评价。田丽在《关注学校冷暴力》提到:教育冷暴力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的“冷暴力”指那些通过具体的言行和惩罚措施来达到惩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总是处在恐惧与挫败中。所谓“不作为”的“冷暴力”指对学生冷淡漠视,不闻不问,使学生失去归属感和认同感。[3] 3关于教育冷暴力的原因研究:王祥修在《教育软暴力现象分析》中指出原因是统一的教育模式、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惯性、师生缺乏沟通。李长庚, 白素英在《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中把“教育冷暴力”形成的原因分为:社会、教育自身、教师这样三个方面。[4]朱曦东 张艳琴在《校园软暴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中认为:家长、教师、社会这三方面对学生施加的软暴力是校园软暴力产生的原因。[5] 4关于教育冷暴力措施研究:毋改霞在《新世纪教师素养的阙失与提高——“校园冷暴力”事件的时代审视》中指出要加强教师的道德素养、能力素养、知识素养、心理素养。[6]邵俊英在《远离“校园冷暴力”》中提出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家长及时关注学生状况并及时反映、学校创设良好环境。[7] 5选题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关注程度的加深,各种校园冷暴力事件的曝露,此选题的研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会越来越走向成熟,对原因及解决措施的探究会有利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生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祥修. 教育软暴力现象分析[J].中国市场,2009(5):150-151. [2]卢万照.构建和谐校园、反对“教育冷暴力”. [3]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56-59 [4]李长庚,白素英.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教育管理),2005(11):30-32 [5]朱曦东,张艳琴.校园软暴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12): 263-264 [6]毋改霞.《新世纪教师素养的阙失与提高——“校园冷暴力”事件的时代审视》 [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 [7]邵俊英.远离校园冷暴力[J].百家论坛. [8]刘思博,方志鸿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校园冷暴力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7).教育理论研究. 二、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小学校园内出现的冷暴力现象,即在学校中老师对学生和学生对学生的冷暴力。冷暴力在无形之中使那些受害的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摧残,致使其出现扭曲的人格和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些危害不亚于有形的暴力现象。 1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如何定义,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2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产生的原因,从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教育的评价机制、教育模式,学生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教育部门及社会来分析教育冷暴力的原因 3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的危害。从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师生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几方面研究危害。 4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的解决措施。从教师、学生、教育部门、法律法规等几方面着手解决。 主要观点是冷暴力现象已普遍存在当今校园里,并且该现象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通过研究该课题,能引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遏制该现象的发生。 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冷暴力”有一个具体的定义,然后分析冷暴力的类型,出现的原因,再进行进一步的走访、问卷调查,对该现象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及时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解决该问题的科学方法,再通过媒体、网络的大力宣传,使大众对冷暴力的危害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进而在社会上引起大力关注,通过政府、教育等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来解决现存的冷暴力问题。 预期目标:通过针对“校园冷暴力问题”做深入的调查,通过向小学发放问卷了解调查该问题,我们做出深刻而有意义的研究,并针对不同环境发生的该问题探索出科学的合理的解决办法,并通过媒体网络进行大力的宣传,使社会各界都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使该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一起齐心协力着手解决校园冷暴力问题,进而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好。 三、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的资料,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教育冷暴力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二) 访谈法:以所选学校为例,选取2名教师,2名学生与1名主管德育的政教主任做深入的访谈,了解教师在遇到不同类型学生时管理和教育手段的差异。通过学生了解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教师的冷眼相待或漠视侮辱,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以及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三) 问卷调查法:选取5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教育现象中的冷暴力是否普遍存在,都是以哪种方式存在,学生有何感受,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四、设计(论文)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第一阶段(2014.08-2014.10):查找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4.10-2014.12):文献资料搜集整理阅读,制作问卷,进行访谈和调查,整理筛选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2015.02-2015.03):论文初步定稿。 第四阶段(2015.04-2015.05):修改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六、院系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委员会意见 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