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附4: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成系列,不少于5篇
作者信息
姓 名
王莉
任教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13895647237
任教时间
6年
标题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四年级
对应教材
教材版本:人教版, 第7册
学时/课时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电脑、网络已不再陌生,反而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的教学模式压抑着他们个性的张扬、控制着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期待的是开放性的课堂,充分发挥自我、大胆想象、富于挑战的课堂。秦兵马俑对于大部分同学比较陌生,课前和上课时需要补充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内容(重难点)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当然类型和个性是重中之重。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便是教学难点。
教学环境
在多媒体计算机的支持下,使用SMART电子白板,借助Notebook白板软件来实现,并借助展示幕布、音响等硬件辅助教学。同时,引进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访问“秦帝陵博物院”,查阅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百度百科”引导学生了解兵马俑的相关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⑵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情感目标:
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
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⑶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与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与媒体
应用
第一阶段
谈话导入新课,理解“佣”和题目“秦兵马俑”的意思
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师通过谈话简单介绍秦兵马俑的相关内容。
拉出“俑” 的图片,并补充介绍,提问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秦兵马俑?
在学生明确学习要求时,边读边画,并强调“想象”和“谈感受”
齐读课题,理解秦兵马俑的意思。
自读阅读提示,边读边画出相关学习要求。
白板技术中的淡入效果和从附件中拖拉上课所需资料
。
教师利用白板中的各种笔进行勾画和批注。
第二阶段
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通过自读自悟和朗读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出示本课中难读的词语和多音字
指名学生领读词语
相机出示乘的两种读音和图片
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相关内容
指导学生朗读,让生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名学生领读词语,其他学生跟读。
在领读学生的领读过程中其余学生了解掌握乘的两种读音。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从那几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相关语句,并汇报。
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悟作者使用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在朗读中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用电子白板中的幕布功能遮挡词语,用橡皮擦的功能擦出学生易错字的读音。利用聚光灯功能让学生的视线聚焦到多音字“乘”上。利用电子白板中翻转模板让学生在模板正面读准多音字“乘”的读音,在模板背面通过图片了解“乘”的意思。
在
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拉出相关语句。
第三阶段
创设情境,以“我是讲解员”的形式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
引导学生补充兵马俑的类型。引导学生做讲解员,向别人介绍四种类型的佣。
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讲解,引导生生对话
四人一组生自己准备,一人介绍时,其他人认真听。
指名上台指白板介绍兵马俑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拖拽并放大各个图片资料。
第四阶段
想象兵马俑的各种神态通过学生想想说话进行拓展,让生感受兵马俑的个性鲜明
引导学生关注把自然段后面的省略号,让生通过省略号对文章进行补白。
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想象俑的神态。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照书上的句式“有的……好像……”,说说它们的个性。
默读8自然段,用“——”画出作者描写的部分,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语句。
男女分别读出描述和想象的部分
学生观看视频边看边想象兵马俑的不同神态。
两人一组练习仿照书上的句式发挥想象,说说兵马的个性鲜明。
指名交流。
指名学生上台在白板上用笔画
运用魔术笔的聚光和放大功能使生关注省略号
在交互式白板环境下播放视频
第五阶段
谈读后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读第9自然段描写作者参观兵马俑后感受的部分。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
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利用白板的淡入动画出现第9自然段
第六阶段
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拓展阅读学习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兵马俑的知识。
交流学生存在的疑惑。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拓展课文阅读学习
指名交流自己了解到秦兵马俑的资料。
指名交流自己存在的疑惑。
学习如何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在交互式白板环境中向学生推荐网站,并演示登录网页演示查找资料
教学评价及习题设计
教学评价
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期进行,白板课件能很好地为学生学习理解课文服务。课堂中播放视频较好,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加以想象使学生能轻松的突破理解兵马俑的个性鲜明。
“小讲解员”、谈读后感受和仿照书上句式想象说话的环节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加深了学生对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给学生演示登录网站查资料的过程,教会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
习题设计
1.默读8自然段,用“——”画出作者描写的部分,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语句。
2.仿照书上“有的……好像……”的句式进行想象说话练习,感受兵马俑的个性鲜明。
作业
1、利用上课所学查阅资料的方法,继续收集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
2、用导游词的形式介绍其它类型的兵马俑或用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