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史记》中的成语.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417549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中的成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史记》中的成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选读中的成语、常用短语,1,高祖本纪,1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出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2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3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出处:“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2,4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出处:“诸吏人皆安堵如故。”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5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出处:“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6大失人望:,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出处:“秦人大失望。”,7啖以重利:,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出处:“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8雍容大度:,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出处:“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3,李将军列传,1霸陵醉尉:,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出处:“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出处:“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含褒义,4,3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出处:“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4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出处:“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5没石饮羽:,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出处:“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6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出处:“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5,管仲列传,1管鲍分金:,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出处:“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贪也。”,2因祸为福:,变坏事为好事。出处:“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含褒义。,6,屈原列传,1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出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用于称颂人。,2泥而不滓:,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出处:“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3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出处:“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4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出处:“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含贬义,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7,项羽本纪,1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出处:“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形容力气极大。,2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3霸王别姬:,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含贬义。,8,4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5.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出处:“劳苦功高如此。”含褒义。,6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出处:“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指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7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出处:“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楚出,号为霸王。”含贬义。,8在此一举:,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出处:“国家安危,在此一举。”,9,9作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处:“及楚击秦,朱将皆从壁上观。”含贬义。,10才气过人:,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出处:“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含褒义,形容人很有才气。,11蜂拥而来:,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出处:“陈涉首难,豪杰蜂起。”,12以一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出处:“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13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出处:“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含褒义。,10,14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出处:“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用于人或事物。,15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出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含褒义。,16学书学剑:,学文练武。出处:“学书不成,去,学剑。”,17膝行而前:,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出处:“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11,廉颇蔺相如列传,1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出处:“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指物归原主。,2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处:“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3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出处:“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冲冠。”形容极端愤怒。,12,4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出处:“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含褒义。,5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含贬义。,6价值连城:,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出处:“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之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形容物品十分贵重。,13,刺客列传,1燕市悲歌:,以之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出处:“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2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出处:“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含褒义。,3旁若无人:,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出处:“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含贬义。,4切齿痛心:,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出处:“此臣之日夜切齿痛心也。”,14,魏公子列传,1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出处:“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觽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2一言半辞:,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出处:“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3急人之困:,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出处:“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含褒义。,4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出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5修身洁行:,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出处:“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15,淮阴侯列传,1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处:“信乃使万人行出,倍水阵。赵军望见,大笑之。”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出处:“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比喻越多越好。,3胯下之辱:,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出处:“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4跖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出处:“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16,5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出处:“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指失败之人。,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出处:“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7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出处:“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8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含褒义。,17,9.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处:“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10人自为战:,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出处:“此所谓驱市人而战,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含褒义。,11深沟高垒:,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出处:“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指坚固的防御工事。,12万无一失:,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出处:“以此参之,万不失一。”形容有绝对把握。,18,19,太史公自序,1.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形容人有礼貌,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4名山事业:,指著作。出处:“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指不朽的著作,5善善恶恶:,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出处:“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含褒义,6一旦一夕:,形容很短的时间。同“一朝一夕”。出处:“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20,鲁周公世家,1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出处:“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2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出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含褒义。,21,孔子世家,1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处:“读易,韦编三绝。”,2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出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3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出处:“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指一言不发。,4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出处:“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5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解释: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出处:“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示对人或事的景仰。,22,滑稽列传,1优孟衣冠:,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出处: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庄五受到感动,封了孙叔敖的儿子。含贬义,用于书面语,2杯盘狼藉:,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出处:“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形容酒饭后的杂乱样子。,23,3.参差错落:,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出处:“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饮五六斗八斗而醉。”指交错不齐,4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处:“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用于国家、集体。,5乐极悲生:,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出处:“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24,秦始皇本纪,1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出处:“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2刚戾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同“刚愎自用”。出处: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3是古非今:,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出处:“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指保守复古。,4土崩瓦解:,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出处:“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含贬义。,25,常用短语,轩辕天子:,(中华民族第一帝、文明之祖、人文初祖)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夏桀荒淫无道,商汤想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统治。一天,商汤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商汤对捕鸟人说:“哎呀,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被你捕光了。”说罢,便拆掉三面的网。并小声祷告:“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诸侯和部落首领们听说此事,纷纷说:“商汤是一个好君王,他对飞禽如此仁慈,对人肯定更加仁爱。”很快四十个氏族部落先后归顺于他。最后,商汤终于灭了夏。比喻对罪犯从宽处理,给罪犯一条弃旧从新的出路)史记殷本纪,26,囊血射天:,(殷朝武乙帝暴戾无道用皮革作囊,装满血液,悬吊空中,自己挽弓搭箭,仰面射去,直到血流满地才罢手,自夸为射杀天神。后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打猎,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作,终遭暴雷震击而死。形容残暴无道。)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帝纣大取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史记殷本纪,左支右绌:,(绌:屈,不足。原指射箭时左臂撑弓,右臂弯曲。指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史记秦始皇本纪,27,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史记秦始皇本纪,力能扛鼎:,(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指加害客人的宴会。)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史记项羽本纪,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史记项羽本纪,28,无颜见江东父老:,(指没有脸面见家乡人。)史记项羽本纪,一败涂地、及锋而试、约法三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运筹帷幄、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招摇过市、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29,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歃血为盟、因人成事、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怒发冲冠、刎颈之交、胶柱鼓瑟、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千金、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图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背水一战、肝脑涂地、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鸡鸣狗盗、狡兔三窟:,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30,3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