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设计.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17479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说课 白燕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继续和延伸,同时也是溶液知识的延伸,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它的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它的应用贯穿第十和十一两个单元,是酸碱盐学习的一条重要知识主线,同时它也是初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②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 ③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②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①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②保持和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判断。 难点: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接触本节知识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但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学生有这个欲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日,小明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利用角色定位,使学生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环节二 【实验探究总结新知】 学生活动1:学生分小组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两两组合,分别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发现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后无明显变化, 提出:如何判断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是否能发生反应呢? 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活动2:学生分小组按要求完成课本75页11-3的实验 讨论课本上的三个问题,讨论结束后,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提出问题:物质要发生复分解反应对生成物有什么要求呢? 学生通过对三组反应生成物的对比分析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114页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来判断生成物是否有沉淀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突出重点) 环节三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学生也由此得出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解开小明心中疑惑。 让学生在初步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呼应本节课的引入。 环节四 【解疑释惑,动态演示】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酸碱盐不能发生反应呢?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播放一段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FLASH动画,分析得出反应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小组讨论碳酸钾和硫酸、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 最后总结得出溶液中离子能结合生成水、沉淀或气体时,酸碱盐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概念宏观化,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反应实质 环节五 【拓展延伸、归纳提高】 提出:能结合形成水、沉淀、气体的离子在溶液中能共存吗? 学生分析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离子的变化 得出不能共存。 依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简单生归纳几个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分析能力。 环节六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让学生谈一谈本节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课堂完成3个练习题 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浅入深,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板书设计】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宏观:生成物中有水、沉淀或气体 微观: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 二、不能共存的离子 【教学设计反思】在设计时,体现一个突出、一个重视 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重视:本课题的教学结构上重视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学生归纳、分析得出结论,使知识得以内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