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会有策略地表达
——《难忘的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真选材,把题目补充完整,抓住“难忘”,把事情写具体,把感受写清楚。
2.学会合理布局,有策略地表达。
教学过程:
预学活动
1.学习例文,发现特点,完成表格。
①认真读例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品读。
②反复读,发现例文在布局和细节描写方面的特点。
2.每日小练笔。
导学活动
活动一:词语风暴(热身,活跃课堂气氛 时间:三分钟)
根据出示的图片,想象场景,在规定时间里写出相关成语,量多质优的小组获胜。
活动二:脑洞大开(热身,打开语言表达通道,为写作全文做铺垫 时间: 十分钟)
1.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大胆的联想,把句子写得既新颖有意思,又合情合理。
2.看两段视频,选择其中一段,快速写一段话,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3.全班交流、点评。
活动三:认真审题,确定内容(时间:十七分钟)
1.读作文要求,用关键词提炼要点。
作文要求:生活中常常有某些事,某些时刻让你难忘。如难忘的一堂课,难忘的一次旅游,难忘的一次辩论……这些事或让你体验快乐,或让你让你深受感动,或让你有所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2.对照课前预学内容,小组交流选材,互相启发,完成表格。
题目
典型材料
精彩细节
巧妙布局
3.小组汇报(投影仪)
活动四:根据要求,写作初稿
附例文:
难忘的一堂课
今天,特级教师于永正来给我们上课,大家都兴奋极了。
于永正老师头发已花白,但是那满头的华发好像是挂在头上的一轮明月,隐隐地放出光辉来。
开始上课了,于老师不断地问问题,好像他比我们还要求知,还要不解。
最令人难忘的是他和一位同学的表演。于永正老师在扮演爷爷时,的确像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爷爷。可是在演儿童时,我们却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担心他已经七旬有余了,能演好吗?
但是我们很快就打消了顾虑,只见于老师歪着脑袋,“眨巴着”眼睛,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此时,我感到满头白发的于老师好像变成了一个戴着白帽子的小女孩,他像小女孩一样地“害羞”地笑着,像小女孩一样细声细气地说着话,像小女孩一样好奇地看着四周。他的脸上没有了七旬老人的成熟稳重,只剩下了一个孩童的天真、幼稚。闪光灯吐出一道电光,将这个镜头保留了下来,我们的心里也把这个好似披着满头星光的银发老师记了下来。
十几分钟后,交流作文了。我接连举了几次手,老师却总是把目光转移到别处。眼看这个问题就要结束,我等待不及,又一次举手,老师一惊(因为之前的交流都是互相举荐,像我这样“毛遂自荐”的还算是开创了先例呢),片刻后就带头鼓起了掌,说:
“真是个有勇气的孩子!叫什么名?”
“我叫乔翰!”我响亮地回答。
“噢——‘乔丹的弟弟’啊,怪不得长这么高。”
讲台下涌起一小片笑声。
这时,我看见于老师用慈爱的眼神看着我,好像我就是他的爱孙。他呢,也真像课文中的那个“祖父”。
在最后的时间里,于老师一定要给我们表演一段京戏《春秋配》。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他要演的是一个年方二八,花颜月貌的姑娘!可是看他深吸一口气,竟是唱得字正腔圆、有腔有调!瞬间让人感到他又变成了一个“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女子!底下的同学和听课老师,有的不由自主地微笑着;有的上身前倾,目不转睛地看着;有的半眯着眼睛,也跟着摇头晃脑,一副享受的样子……于老师的感染力可真强啊!
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过去了,走出教室的我们还在回味着。在我眼里,于永正老师哪里是一个老师,分明是一个顶着明月,披着星光的多变魔术师!多么令人难忘的一堂课啊!
我的发现——
题目
典型材料
精彩细节
巧妙布局
难忘的
一堂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