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则(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一定会相遇
C.t1时刻甲、乙相遇 D.t2时刻甲、乙相遇
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同
C.第2 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第5 s内速度方向与第1 s内方向相同
3.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该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
C.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
D.t3~t4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
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由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t=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图5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思维提升
1.x-t图象和v-t图象都只能反映直线运动的规律,而不能反映曲线运动的规律.
2.x-t图象和v-t图象是用图线直观地反映位移或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工具.图线上每一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移或速度随时间的推移,也可反映其变化情况,而正负表示了位移或速度的方向.
3.利用图象解决问题要做到“六看”,即看轴、看线、看斜率、看面积、看截距、看拐点.
4.解决追及相遇问题要注意“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即两者速度相等;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同步练习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7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图7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2.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8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3.某质点在东西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9所示(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试根据图象:
(1)描述质点运动情况;
(2)求出质点在0~4 s、0~8 s、2~4 s三段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
(3)求出质点在0~4 s、4~8 s内的速度.
4.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5 s末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C.前10 s内汽车的速度为3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通过的路程是34 m
6.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的前面
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7. 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18所示,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 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0~10 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 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 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 s末
D.10 s末~15 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
8.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