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开发区农业发展工作汇报作为如皋经济“领头雁”,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稳步翻番,农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如皋开发区农业园区列入省级“菜篮子”工程永久性蔬菜基地,并且获得农业部和团中央授予的“国家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称号。“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时不我待。”如皋市委常委、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金华说,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上“高
2、端”“今年雨水特别多,夏收后期阴雨接二连三,多亏上了粮食烘干项目,为小麦收储立下大功,使农场免受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如皋市德明家庭农场钱德明开心地说,农场不断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先后引进“扬麦15”、“宁麦13”等先进优良品种,与国家储备粮库和周边米面加工企业签订长期的销售合同,实行订单式种植。在田间管理上委托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实行秸秆综合利用,改良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同时强化了病虫害的防治,坚决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使亩均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得到保证。品种新、产量高、质量优,“德明小麦”成了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家庭农场”变身“科技示范农场”,
3、大灾之年实现大丰收,折射出的是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图景。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农业向高效集约化推进。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郝晓东说,“在此基础上,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全面推进农业向高精尖华丽转身。”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以现代农业、配方施肥、农机农艺融合、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建立,鼓励产业向
4、生物科技、健康养生等产业链高端及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第六产业生态示范园区”新优势。到2020年,建成生物科技企业孵化基地、长寿食品城、长寿健康养生中心、长寿研究中心、生物科技产业加速器等五大基地平台,铸就以科技研发、生物农业、健康服务为配套的一二三相互联动“大健康”生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聚焦发力补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加快找准并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强种养设施、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以省级现代农业
5、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加大对高效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拿出“真金白银”,累计投入1.27亿元,对项目园区内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复垦土地2680亩,渠道硬化47.42公里;修建沥青路13公里,水泥路11.4公里;新建泵站4座,改建1座;新建桥梁17座,河道配套物112座,下水道320座;疏浚、整治河道14条,总长17.65公里;整治丰产沟105公里;道路绿化新栽树苗15万株。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同时,加强园区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强化服务配套
6、功能。投入260多万元建成了1.2万平方米的联栋智能育苗温室;50多平方米的农残检测室,配备了速测仪、电脑冰箱及检测器具等;建成4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园区建立健全了农业生产管理网络,对园区农业生产全过程、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全程监控和及时发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重点落实好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机械化还田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和农业保险等“五补一保”政策,稳步推进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绿色发展,精准施策绘
7、美景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思路,农业园区正成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有机农产品成了农民的“绿色银行”。如皋市中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基地种植有机水稻主要采用“稻田养蟹”这一生产模式,稻田养蟹把农作物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利用蟹、鱼防除杂草与水稻虫害,更好地保持了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稻田田埂上栽种了果树,形成了稻、蟹、果树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如今,“千翠湖”品牌大米已闯入中高端市场,成功走进钓鱼台国宾馆并走向世界。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葡萄、香堂芋、黑塌菜、白萝卜等十大
8、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业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生态改善与农民获益双赢的重大转变。“十三五”期间,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增加值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20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88%,高效设施农业占比提高到22%,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9%,绿化覆盖率达到24.5%,全区主城区、工业园区绿化率达到40%。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合拳,创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天地。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打造一批集民俗文化、乡村体验、购物美食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不断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
9、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之路。开放发展,打造亮点走出去“如何让绿色产品既产得出,更叫得响、卖得动、走出去,是我们下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工作和社会事业局局长黄晓勤说,农业要开放思维,秉承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采取资本和契约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等方式争取更大的市场话语权。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加工、仓储、物流、渠道等方面抢先布局,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让绿色、安全、有机的“金字招牌”叫响海内外。以市场需求为
10、导向,调优调高调精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好农业结构调整“组合拳”。今年6月8日,美国金洁味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在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注册了如皋诚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外向型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对内形成紧密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一体化协同效应,实现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经营管理专业化;对外形成合力,放大如皋长寿有机蔬果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加快开放型农业发展,加大农业引智引技力度。大力实施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引进现代农业建设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单位、科研单位、研发企业引进境外
11、农林牧渔业优良品种、先进农业装备及良种繁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等关键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与专利,全面提高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国际竞争力。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奔小康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创机制,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业龙头性企业拉动作用有效增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功能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从而加速现代型高效农业的发展。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务实推动富民工程,坚持实现“三个化”: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农村致富产业化,发挥自身特色,培育具有每村特色的致富产业,开展“十佳致富能手”评选活动,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致富产业;农民增收常态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性的农业、家政培训等,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为抓手,提高农户致富能力,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园区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先进、集群效果明显、示范作用显著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格局,并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共同富裕、共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