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湘潭市霞光花园开发概念策划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2090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潭市霞光花园开发概念策划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湘潭市霞光花园开发概念策划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潭市长塘. 霞光花园系列房地产项目 开发概念策划报告书 内 容 提 要 湘潭市高新区宝塔街道长塘村在湘潭市高新区丝绸南路以东以划拨方式获得三块拆迁安置用国有住宅用地,该村也通过拍卖获得了书院路原湘潭市塑料九厂厂区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受长塘村的委托,本公司拟对上述四块地块进行房地产开发概念的策划. 本文在对相关地块的开发经营环境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及对周边主要同类竞争物业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湘潭市河东地区目前市场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测,结合项目的特点优势,在对项目进行了投资分析、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的情况下,探讨上述地块进行住宅开发经营的最优方案,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其项目开发定位提出初步意见。 由于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本项目地块的开发概念定位虽在多方案比较选择的基础上已作多次修正调整,策划文案也已几易其稿,但其具体细节在实施过程中仍有待进一步细化、修正与完善。本公司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提供相关的服务工作。 以知识创造财富,以思想影响社会,以智慧启迪人生!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专业教研室主任 湘潭百事通房地产经纪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罗少卿 2007年9月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 6 一、报告编制目的 二、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开发经营宏观环境分析 ------ 7 一、湘潭市概况 (一)湘潭概况 ------ 7 (二)湘潭市城市定位 ------ 9 (三)湘潭市2006—2015年经济发展预计 ------ 10 二、湖南省房地产开发市场环境现状分析 ------ 12 三、2006年湘潭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 17 四、湘潭市2007年一季度房地产形势报告 ------ 24 五、湘潭市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展望 ------ 32 第三章 项目周边物业市场分析 ------ 37 一、投资地块的周边环境 ------ 37 二、项目周边主要物业分析 ------ 40 第四章 长塘.霞光花园项目策划建议 ------ 74 一、长塘.霞光花园的基本情况 ------ 74 (一)长塘.霞光花园概况 (二)长塘.霞光花园项目开发的SWOT分析 ------ 75 二、项目定位 ------ 77 (一)目标市场定位 (二)产品定位 三、 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建议 ------ 79 (一)项目总体规划建议 (二)住宅建筑设计建议 (三)小区配套设施建议 (四)环境艺术设计建议 四、 项目开发经营策略. ------ 91 五、 项目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 92 六、 项目开发经营风险分析 ------ 93 第五章 长塘.芙蓉楼项目策划建议 ------ 94 一、长塘.芙蓉楼的基本情况 (一)长塘.芙蓉楼概况 (二)长塘.芙蓉楼项目开发经营的SWOT分析 二、项目定位 ------ 96 (一)目标市场定位 (二)产品定位 三、 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建议 ------ 97 (一)项目总体规划建议 (二)住宅建筑设计建议 (三)小区配套设施建议 四、 项目开发经营策略. ------ 101 五、 项目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 102 六、 项目开发经营风险分析 ------ 103 第六章 长塘.吉安大厦项目策划建议 ------ 104 一、长塘.吉安大厦的基本情况 (一)长塘.吉安大厦概况 (二)长塘.吉安大厦项目开发经营的SWOT分析 二、项目定位 ------ 106 (一)目标市场定位 (二)产品定位 三、 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建议 ------ 106 (一)项目总体规划建议 (二)住宅建筑设计建议 (三)小区配套设施建议 (四)环境艺术设计建议 四、 项目开发经营策略 ------ 110 五、 项目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 111 六、 项目开发经营风险分析 ------ 113 第七章 长塘.现代城项目策划建议 ------ 114 一、长塘.现代城的基本情况 ------ 114 (一)长塘.现代城概况 (三)长塘.现代城项目开发经营的SWOT分析 二、项目定位 ------ 116 (一)本项目的产品定位思考 (二) 本项目的产品定位策略 (三)目标市场定位 (四)产品定位 三、 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建议 ------ 118 (一)项目总体规划建议 (二)住宅建筑设计建议 (三)小区配套设施建议 (四)环境艺术设计建议 四、 项目开发经营策略 . ------ 122 五、 项目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 122 第一章 前 言 一、报告编制目的 1、在对项目开发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处的区位环境,对该地块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 2、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开发经营策划提出初步意见,并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提出相应的建议。 3、结合公司的状况和项目的特点,探索项目开发经营的可行方式。 4、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和风险分析。 5、对项目决策及其实施的优化提出建议。 二、报告编制依据 1、湘潭市规划局相关规划设计条件; 2、国家建设部及湘潭市颁布的与房地产相关法律与政策; 3、国家、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房地产统计资料; 4、现场勘察和实地调研所得资料。 第二章 项目开发经营宏观环境分析 一、湘潭市的基本情况 (一)湘潭概况 湘潭,是一座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中下游。东西横宽108公里,南北纵长81公里,现辖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和雨湖区(河西)、岳塘(河东)两个城区,全市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人口280万,其中市区面积278.77平方公里,人口80.2万。平均人口密度为558人/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密度为2876人/平方公里,农村人口密度为450人/平方公里。 湘潭市域位居长、株、潭“金三角”的一角,又处岳、衡、邵连成的“大三角”腹地。2005年GDP总值为268.8亿元,人均GDP9600元,湖南排名第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71元。湘潭城市化水平39.68%,仅次于长沙(49.16)、株洲(40.79),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00个城市中2003年排名66位,位湖南排名第二。2005年全球最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也是世界影响最大的两大财经杂志之一的《福布斯》,在分析了中国206个候选城市的相关数据后,根据经营成本、劳动力素质、高级人才、货运便利、市场潜力、工业基础等指标,选出了在经济上最适宜投资办工厂的20个城市,湘潭排名第三。.湘潭在华南、中南地区可以排第一.。 湘潭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全国23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氟化盐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汽车——154吨电动轮自卸车和最小的汽车——江南奥拓微型车;湘潭还是全国的湘莲之乡和全国闻名的粮猪生产基地,是全国第三个、全省第二个屯粮市;全省第一批全面绿化达标市和全省第一个农村达小康市。 湘潭作为湖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0余家。其中湘潭钢铁公司、湘乡韶峰水泥集团、湘潭电机厂、湘潭电缆厂、江南机器厂、江麓机械厂、湘潭发电厂等湖南主要的大型骨干企业。钢铁、电机、化工、纺织、建材、军工、食品、皮鞋、皮革等产品在全国和全省占有一定地位。 历史上的湘潭有“小南京”、“天下第一壮县”之称,是粤、桂两省通往北方古商道的必经之地,是西南各省货物去西北各省集散地,也是湘东、湘南产品通向毗邻县、省集散地,为湖南一大码头。 湘潭交通发达,G065、G030高速公路和G107、G320国道及京广铁路、湘黔铁路和洛湛铁路纵横交织。乘车经长潭东线高速公路40分钟可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今年年底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长潭两市相距仅20多公里,只有10几分钟的车程。水路有湘江流经市境,经洞庭湖入长江,常年可通1000吨级货轮。 “十五”期间,湘潭共引进外资企业161家,外资7.9亿美元,内资122亿元。湘潭战略引进还催生了6大工业园区,构建起以汽车、机电、机械制造、制药、食品加工为特色的工业产业集群。 (二)湘潭市城市定位 原城市定位: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科教、旅游城市。 现城市定位:打造成湖南制造业中心城市,建设三个中心、发展三大产业。 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突出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统筹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休闲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城市性质、职能、规模与建设目标 △ 城市性质: 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科教和旅游城市 (三)湘潭市2006—2015年经济发展预计 ●人口预测:近期2006年城市人口为80-82万人,远期2010城市人口为90-95万人,2015年中心城地区城市人口为100-105万人左右。 ● GDP预计年平均增长9%左右,到2006年湘潭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7万亿元(2000年价,下同),年均递增10%(与十五计划相协调),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5亿元左右,年均递增9%;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5亿元左右,年均递增8%。 ●人均GDP规划2010年为18000元左右,年均递增8.3%,中远期2015年为28000元左右,年均7%,(接近于人均3000美元的富裕标准),达到中等发达城市水平。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逐步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2015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入接近15050元/人,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控制在0.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岁,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5%和50%。 2006年湘潭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5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3%,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5亿元、193.9亿元和171.6亿元,增长5.5%、17.1%和11.5%;全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突破30亿元,增长24.4%,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15.4亿元,增长24.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9亿元,增长20.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7亿元,增长15.2%;外贸依存度提高到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达到10945元,增长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4元,增长9%。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5个,境外投资企业5家,实际到位外资1.87亿美元,增长20%;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5.9亿元;外来投资占全市社会总投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9.97亿美元,增长49.4%,其中出口7.3亿美元,增长73.3%。 全年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91个,完成投资110亿元,比上年增加10.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6%。     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6.5%和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5%,其中出口增长15%;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0%;财政总收入增长15%,其中市本级增长1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万人,其中新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 二、湖南省房地产开发市场环境现状分析 2006年湖南省房地产开发市场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减缓,由2005年的快速增长(33.7%)到2006年的平稳增长(21.7%)。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快增长得到抑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初步实现。全年我省房地产市场呈现投资增长稳中有降,资金到位良好,供给整体平稳,需求升温等特点。但住宅销售均价涨幅依然较大,由2005年的1405元/平方米上涨到。2006年的1 65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 7.8%。   1、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但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态势   2006年全省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556.06亿元,同比增长21.7%,低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各月增幅均保持在l 5%一25%之间运行,其中5一12月共8个月一直在20%一25%的区间运行,并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态势。1—3月、1—4月、1—5月、l一6月、1—7月分别增长1 6.5%、1 7.7%、20.9%、24%、25.4%,呈逐月上升的态势,而从9月份开始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月小幅回落,1—9月、1—10月、l一11月、1—12月分别为24.3%、23.2%、22.1%、21.7%。在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住宅建设完成投资381.18亿元,同比增长24.5%。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它用房分别完成投资12.41亿元、83.3 1亿元和79.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16.5%和16.4%。   2005年4月一2006年12月各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表 2、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全国及中部的位次   2006年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在全国3 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居14,在中部六省排第四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20.5%,在全国排13位,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二位,仅次于安徽。投资增速在全国排1 7位,在中部省份排第四位,高于山西(1 7.2%)和江西(14.1%)。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在中部六省中排第四位,但增速排倒数第一。 3、资金筹集快速增长 利用外资增速明显   2006年全省共筹集房地产开发资金663.97亿元,同比增长3l%。其中,国内贷款、企业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为1 27.88亿元、300.1 7亿元和22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13.9%和41.3%,三项合计占本年全部资金来源的98.9%。在各种类型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增幅呈加速趋势,全年利用外资7.1 1亿元,同比增长43.2%。分别比三季度和1一1 1月高86.7个百分点和26.4个百分点。在各类贷款中,银行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分别为118.69亿元和41.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2%和1.7倍。   4、土地储备较为充足,土地来源主要为二、三级市场   2006年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购置土地面积190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成交合同总价款为85.36亿元,土地成交均价为449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高14元/平方米。其中,通过一级市场交易的土地面积为305.84万平方米,成交合同价款为16.12亿元,两项分别占总量的14•2%和18•9%。一级市场土地成交均价为527元/平方米。说明房地产开发企业用地主要来源于土地的二、三级市场。2006年全省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330.37万平方米,土地开发完成投资77.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和1 7.4%。截止2006年末,全省尚有待开发土地面积2097.11万平方米,合3.14万亩,同比增长53.7%。其中,长沙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待开发土地1342.46万平方米,占64%。   5、房地产市场供给整体平稳 竣工面积小幅回落   2006年全省商品房屋施工面积为6340.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6%。其中,住宅开发依然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方向,全年住宅施工面积为4909.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2%,占施工总面积的77%以上。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845.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229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7%,占新开工面积的80%。截止2006年末,全省共竣工商品房屋1 706.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1401.06万平方米,同比 增长1%,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   6、市场需求活跃度有所恢复 别墅、高档公寓持续热销   2006年全省共销售商品房屋2021.6l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全省房地产需求市场在今年8月份达到全年最低点(-1 5.2%)后开始逐步升温。1—9月、1~10月、1一l 1月、1—12月增幅分别为-1 0.9%、-2.9%、-0.5%、9.7%。在按用途分的各类商品房销售中,住宅销售所占比重最大,达89.8%,全年共销售住宅1815.01万平方米,1.4万余套,平均每套125平方米左右。以每套建筑面积90平方米为界,90平方米以下的仅占11%,而100—14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占到50%。按竣工进度分,现房销售面积787.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4%;期房销售面积123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今年以来期房销售情况一直好于现房,现房与期房所占比重也基本维持在4:6之间。   7、商品房销售额快速增长住宅期房销售均价涨幅依然较大   2006年全省商品房屋销售额为389.86亿元,同比增长30.2%。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期房销售额高速增长引起。2006年全省期房销售额为257.14亿元,同比增长66.1%。在各种类型商品房屋中,住宅销售额为300.41亿元,增长32.7%。其中,住宅期房销售额为210.47亿元,同比增长73.5% 期房销售均价为185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7%,比去年同期高354元/平方米。从增幅不难看出,住宅期房销售均价的涨幅依然较大。长沙地区住宅期房销售均价在2600元以上,同比增长20.1%,现房和期房销售均价都比全省均价高出750元以上。从全国商品房地产销售均价来看,我省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 8.7%,增幅在3 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五位。   8、空置面积以滞销房屋为主 待销房屋面积同比下降   2006年全省空置商品房屋面积21 8.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其中,住宅空置面积为1 07.1 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在空置年限上,空置一至三年的滞销商品房屋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为171.64万平方米,占空置总量的78.5%。一年以内的待销商品房屋面积为40.1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少13.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6%。其中,空置一年以内的商品住宅 面积为22.1 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1%。 三、2006年湘潭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2006年,国家对房地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内容覆盖了税收、信贷、土地供应、市场结构及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在国家紧缩“地根”的形势下,湘潭房地产受宏观政策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是湘潭市房地产价格一直是低位运行,升值潜力大;湘潭旧城区改造任务重,新城区规划留足了开发空间,功能和形象提升未进入高峰期,居民和开发商投资期望值尚未有效满足;此外,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升级,加上城市行政中心东移,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正在提升,房地产市场不断得以规范化等等,正因为这些因素,湘潭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运行。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快速成长期 2006年1-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3.64亿元,同比增长41.3%,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166.4万㎡,同比增长124.6%,商品房预售面积165.69万,同比增长113.6%。房屋销售面积和预售面积实现了成倍增长,而投资增长幅度显然要小得多,这表明,即使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湘潭房地产市场潜力仍然是巨大的,随着全市经济形势的不断看好,全市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被激活。 2005、2006年湘潭市房地产业各项主要指标对比表 房地产业主要指标 2005年 2006年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16.73 23.64 比上年增长 7.7% 41.3%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 74.1 166.4 比上年增长 -21% 124.6% 商品房预售面积(万㎡) 77.57 165.69 比上年增长 73.17% 113.6% (二)房地产金融投入稳中有升,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指数提高 2006年4月28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7月5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现行的7.5%上调至8%。在国家紧缩银根的形势下,截止到2006年12月末,我市各项贷款余额216.83亿元,其中全市建筑企业贷款余额1.69亿元,比年初增加1.15亿元,而2005年年末,我市建筑企业贷款余额1.1734亿元,比年初减少6865万元,表明2006年度我市房地产业资金较2005年充足,各商业银行对湘潭房地产市场没有抱观望态度,而是看准时机投入,抢抓利好机遇。 (三)二手房交易活跃,市民购房趋于理性 2006年二手房成交套数3186,成交面积26.76万㎡,成交金额22130万元。从数据显示2005年二手房交易岳塘区多于雨湖区,2006年雨湖区二手房交易超过了岳塘区。全年二手房交易除2月春节和个别月份之外,其余月份交易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居民在住房消费上观念有所变化,从以前偏重于购置一手房,逐渐过渡到视需求和购买力购置房屋,更加注重住房的位置、面积和适宜性,购房观念趋于理性。 湘潭市二手房近两年成交情况对比 指标 成交面积(万m2) 成交金额(万元) 成交套数 2005 2006 同比% 2005 2006 同比% 2005 2006 同比% 二手房 21.21 26.76 26.17 15160.7 22130.9 45.97 2610 3186 22.07 二手 住房 19.67 24.27 24.4 12801.5 18192.4 42.11 2472 3035 22.78 指标 成交面积(万m2) 成交金额(万元) 成交套数 同比增长% 年份 2005 2006 2005 2006 2005 2006 岳塘 10.32 12.52 7451.43 9871.56 1333 1581 18.60 雨湖 10.89 14.25 7709.26 12262.2 1277 1605 25.69 湘潭市二手房成交情况雨湖、岳塘区对比 湘潭市二手房每月成交套数情况 时间 200601 200602 200603 200604 200605 200606 成交套数 268 157 275 358 254 266 时间 200607 200608 200609 200610 200611 200612 成交套数 137 198 236 232 368 437 (四)商品住房供销两旺,住房品质不断提升,价格稳中有升 2006年7月~12月我市商品房平均销售均价为1557元,2006年12月末雨湖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1322元/㎡,岳塘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1687元/㎡,岳塘区比雨湖区均价高27.69%。随着湘潭市行政中心的东移,河东新区(岳塘区)成为我市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河西因房屋密度大,拆迁成本高,土地供应空间小,楼盘较少。河东地区开发的楼盘规模大、品质高,同时消费者在选择时具有多样性。全市居民住房消费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在层次选择上有高层、小高层、多层住宅、多层电梯房;在房屋类型上有空中花园、复式楼、跃式楼、别墅;在面积上有超过200㎡的超大户型,也有30~50㎡单身公寓。 1、商品房供应地域分析 从2006年8月~12月,河西地区供应的楼盘项目为14个,供应面积54.4万㎡,河东地区供应的楼盘项目有25个,供应面积107万㎡。很显然河东地区楼盘供应超过了河西近一倍,河西面临着较大压力。 湘潭市商品住宅两区供应对比 时间 200608 200609 200610 200611 200612 项目总数 供应面积 雨湖区 0 4 5 2 3 14 54.4万㎡ 岳塘区 1 7 7 6 4 25 107万㎡ 2、商品房供应分面积段分析 截止2006年12月末,累计可销售商品住房5195套,其中144~180㎡1717套,占33%,其次为120~144㎡1574套,占30%;100~120㎡312套,占6%;大于180㎡大户型468套,占9%;其余户型1124套,占22%。可以看出,大户型和较大户型供应充足,而90㎡以下的小户型供应较少。在90㎡以下的小户型中,除了小于60㎡的户型外,60~80㎡和80~90㎡的户型供应较少,特别是80~90㎡的户型,可供销售的占比最低,只占1%,供销比也最低,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90㎡以下的户型占70%精神相差较远,应引起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开发商注意。在购房群体中,有部分家庭特别是拆迁户,倾向于购买90㎡左右的住房。但这类住房供应较少,可供选择更少,与我市开发企业将大户型作为开发重点的理念有关,应加大80~90㎡的住房供应。值得注意的是小于60㎡的住房和大于180㎡大户型开发过多,供销比较高,可能超出市场容纳量,需引起各开发企业的重视,应加以控制。 单位 (㎡) ≤60 60~80 80~90 90~100 100~120 120~144 144~180 >180 供应 987 132 105 338 547 2493 2554 627 销售 202 30 60 146 235 919 837 159 供销 比% 4.89 4.4 1.75 2.32 2.33 2.71 30.5 3.94 湘潭市商品住宅分面积段供销对比表 3、商品房销售分价格段分析 在商品房销售中,中低价位商品住宅居主导地位,2000元/㎡以下的住宅占77.8%;1500~2000元/㎡住宅销售量最大,占38%,成为市场交易中坚;部分富裕居民能够消费2000元/㎡以上的高档住房。高、中、低价位住房消费结构合理,基本符合国家对住房商品化调控要求,形成富裕户住高档住宅,普通工薪阶层住普通住宅,经济较困难的住经济适用住房以及二手房和廉租住房的梯次消费。 4、商品房销售分面积段分析 从2006年7月5日至年末共销售商品住房2588套,其中单套建筑面积100~180㎡的房屋占76.9%,大于180㎡的房屋占6.1%,90㎡以下的房屋占11.3%。小于90㎡以下的商品住房共计销售292套,其中小于60㎡的小户型和单身公寓热销,销售202套,在90㎡以下户型销售中占绝对数量,达69.18%,大多购买者以投资居多,由于小户型投资小、出租快、回报高,成为2006年房屋销售中的热点。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购房者的购房预期为单套建筑面积为100㎡~180㎡的住房,尤其是购买120~144㎡商品房最多。随着我市房价的上涨以及受国家税收和金融政策的影响,市民将更青睐于的120~144㎡住宅,户型以三房二厅为主,四房二厅为辅,这就要求开发商利用较小的面积设计出更精美、功能更完善的户型,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这一点需引起开发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开发中不宜盲目过多开发大户型。 湘潭市商品住宅销售分面积段情况(登记销售) 单位 ㎡ ≤60 60~ 80 80~ 90 90~100 100~120 120~144 144~180 >180 合计 单位(套) 202 30 60 146 235 919 837 159 2588 占比(%) 7.8 1.2 2.3 5.6 9.1 35.5 32.3 6.1 100 (五)商业地产市场方兴未艾,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多商机 从2006年7月5日至12月末,共销售商业用房1054套,其中雨湖区792套,岳塘区262套,均为产权式商铺,雨湖区的商业用房销售主要集中在中荣大厦、金湘潭两个项目;随着岳塘区房地产市场的活跃,特别是莲城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将极大地活跃岳塘区商业地产。近来年,产权式商铺不断推出,如中荣、金湘潭、万博港及即将推出的九州怡景苑、建鑫城市广场等均受市场的欢迎,市民购买热情高涨。 说明: 1、以上分析主要限于湘潭市雨湖、岳塘两区房地产市场。 2、以上分析报告中的部分数据来源于2006年7月5日开通的湘潭市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系统,部分通过现场实际调查获得 3、由于房屋价格常随市场波动,且价格信息属企业高度商业机密,故以上各楼盘的价格资料与实际执行价格有所出入 四.湘潭市2007年一季度房地产形势报告   今年一季度,我市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总体上呈现出“供略大于求、结构趋于合理、市场主体基本规范、价格适当上扬”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房价稳中有升,总量供求基本平衡。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48259万元,同比增长47.4%,商品房竣工面积18.56m2,同比增长1327.7%。房地产开发投资在2006年的基础上,继续维持较快增长,三月份因金侨中央花园和金芙蓉小区竣工,故一季度商品房竣工面积增加较大。商品住房预售面积22.44万m2,登记销售的商品住房面积18.17万m2,供求比1.24:1,供求比合理,全市继续保持供略大于求的良好局面。 一季度,全市累计销售商品住房1498套,其中河西区493套,河东区1005套,全市商品住房销售均价1622元/m2,比2006年均价1557元/m2上涨4.17%,低于全国平均上涨幅度,河西区均价1602元/m2,河东区均价1632元/m2,河西区均价涨 幅较高,与06年相比,上涨21.18%,超出了正常的上涨范围,一季度新景家园销售商品住房122套,占河西区销售总量的24.74%,新苑•明珠花园销售95套,占19.26%,正由于二个楼盘的集中销售,推动了河西区楼盘均价上扬,随着其它楼盘销售量的增加,预计其均价在二季度将会回落。 (二)二手住房交易量下降   一季度二手住房成交套数609套,成交面积4.97万m2,成交金额3815.14万元,成交套数比去年同期下降13%。 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期对比 年月 0601 0701 0602 0702 0603 0703 二手房(套) 268 275 157 199 275 160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国家出台政策,二手房交易将增征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了抢避税的时间,使得二手房市场集中在去年下半年几个月交易,今年一季度二手房市场降温是税收政策效应。  (三)商品住房供应分析    1、分面积段分析 一季度预售面积22.44万m2,供应套数1646套,90 m2以下占8.98%,90-180m2占84.52%,大于180 m2占6.5%,其中120-144m2商品住房供应占绝对数量,套数占比44.11%,144-180m2占20.90%,从登记销售的情况来看,预售供应结构与实际成交的户型结构分布基本吻合,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从3月末累计销售情况看来,商品住房可售套数5567套,后市房源总量充足,市民购房选择面较宽。虽然总量上供求充足,但部分面积段房屋供应结构有轻微失衡,60-80m2、90-100m2、100-120m2的住房相对于销售来讲,房源供应较紧张,尤其是100-120m2的房源较紧张,小于60m2的小户型和大于180m2的超大户型房源供应充足,特别是大于180m2的超大户型已经超过市场的容纳量,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此高度重视,适当减少这一面积段房屋的供应。楼盘,且销售单价较高,对于经济不宽裕的购房户来说,购房负担仍然较重。 商品住房预售供应情况 (附表1) 不同套型新建商品住房供求结构表(附表2)   2、累计可售分区域分析   分区域来看,3月末累计可售商品住房5567套,其中河西1533套,占27.54%,河东4034套,占72.46%,河东累计可售总量远远多于河西,两区供应不平衡。   从3 月末累计可售与一季度商品住房销售情况来看,河东累计可售占比大于销售占比,虽然数字相差不大,但仍应引起政府各职能部门关注。我市是一个流动人口不多的中等城市,随着行政中心东迁,带动公务员在河东购房,在去年的公务员集中购买商品房时,绝大部分人员已购置新房,公务员收入较稳定,购买力较强,在今后的商品住房购买群中,可以肯定公务员所占比例很小,但从河东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今年将会有更多的楼盘涌入市场,而市场能否容纳,鉴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周期长,政府调控应有超前性,各开发企业应理性思考,慎重投资决策。 区域 一季度销售(套) 占比(%) 3月末累计可售(套) 占比(%) 河东 493 32.91 1533 27.54 河西 1005 67.09 4034 75.46 (四)、商品住房销售分析   1、商品住房分面积段销售情况 一季度120-144m2的商品住房继续热销,共销售550套,占登记销售总量的36.72%,与去年相比基本平衡;144-180m2的大户型销售308套,占20.56%,与06年相比,这种户型销售有降温的迹象,下降了11.74%,而100-120m2和90-100m2二个面积段的商品住房销售,与06年相比,销售比例有所提高;值得关注的是小于60m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