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
一、萨顿的假说:
分析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基因)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杂交过程中
保持:_____________
也有:______________
体细胞中存在形式
_________存在
___________存在
在配子中
只有成对基因中的_______
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_________
体细胞中的
来源
成对中的基因
一个来自______
一个来自______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______
一条来自______
形成配子时
组合方式
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____关系.
推论:基因在________上..
方法:______ 。
注意: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_______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果蝇的杂交实验现象:
2.摩尔根的设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3.摩尔根对设想的解释:要求写出遗传图解
4.摩尔根对该解释的验证:方法:____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
5.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______ ______ 。
6.摩尔根的研究方法:______ ______ 。
7.摩尔根又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4对染色体上却有数百个基因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会随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自由组合。
四、拓展演练
材料一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材料二 1905年E.B.wilson发现,雌性个体有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其中一条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不同,称之为Y染色体。
材料三 摩尔根起初对萨顿的假说持怀疑态度, 1909年,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被他称为“例外”的白眼睛的雄果蝇,并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一:将这只白眼雄果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姐妹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的那只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
请分析实验,回答以下各题:
(1)从实验一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填“遵循”或“不遵循”)。请写出判断的最主要的依据: 。
(2)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 ,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 (填“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
(3)实验二的预期结果能说明果蝇眼色
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吗? 。
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相关基因用A、a表示)
(4)为对(2)中提出的假设加以证明,需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应选择的亲本的表现型 。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① ;
② ;
③ 。
五、小试牛刀
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形叶。请回答:
(1)狭披针形叶是 性状。
(2)其实,女娄菜的叶型遗传属于伴性遗传。该研究小组打算利用杂交实验对此加以验证,那么他们应选择何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父本 ;母本 。请你预测并简要分析实验结果(判断遗传属性由) 。
(3)另一个研究小组试图研究玉米叶型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你认为他们的研究是否有意义?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