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必修一指数函数说课稿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0681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指数函数说课稿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必修一指数函数说课稿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 (2)学生已掌握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 (3)研究指数函数,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4)为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以此为指导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及简单的应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以及指数函数图象与底数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通过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学习后初步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力层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技能. 3)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 4)不足之处: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不是很强. 2、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探究式的教学 (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同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2)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结论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应该使学生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使得他们以后可以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 3、学法分析 1)观察、思考问题 2)描点画图 3)观察图像、合作交流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给出的实际例子,使他们发现指数函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再根据高一学生爱动脑懒动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描点画图,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最后观察图像、合作交流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总体设计:引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时小结—课后作业—教学反思 具体安排: (一) 引入(5分钟) 问题1、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发表的《未来20年我国发展前景分析》判断,未来20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可望达到7.3%.那么,在2001~2020年,各年的GDP可望为2000年的多少倍?(本章开头的问题1) 问题2、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 2个分裂成4个,……依此类推,写出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解析式? 思考:观察上面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类比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写出这类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概括出他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定义) (二).讲授新课(23分钟) 1.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对a的范围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同时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埋下了伏笔.在给出函数定义之后可能会有同学感觉定义的形式十分简单,此时教师给出问题,打破学生对定义的轻视)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1) y=0.2x, y=(-2)x, y=2x+1, y=3(1/4)x 例2.已知指数函数f(x)= ax(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3,π ),求f(0),f(1),f(-3)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突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此时教师通过例2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由特殊到一般进行发现) 2.指数函数的图象 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完成表格,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 =2x和y=(1/2)x的图象,并观察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强调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学生先自己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后老师亲自板演(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像,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然后教师借助《几何画板》演示y=ax分别当a>1时和0<a<1时的若干个图像,观察分析图象的共同特征.(这里,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从而得出结论.在此环节中,学生对具体的函数进行观察归纳,通过合作交流,加之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将具体化为抽象,并感受了对底数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了重点的突破. ) 图象是性质的一个良好的载体,通过具体图象,学生能很容易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3.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y=ax(0<a<1) y=ax(a>1) 图象 定义域 R 值域 (0,+∞) 性质 (1)过定点(0,1),即x=0时,y=1 (2)在R上是减函数 (2)在R上是增函数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例7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1)1.72.5, 1.73; (2)0.8-0.1 , 0.8-0.2;——同底指数幂比较大小 (3)1.70.3, 0.93.1. ——不同底指数幂比较大小,利用中间量进行比较. (4)a2.5,a3 [随堂巩固] (1)课本P59第7题(1) (2) (2)比较两数大小 0.8-0.3,4.9-0.1 (初步培养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意识,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四)课时小结(2分钟) 在小结归纳中我将从学生的知识,方法和体验入手,带领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3)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 (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这一部分我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拓展深化.)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9 第7题(3) (4) 第8题(1) (2) (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四、板书设计 3.例题 4.练习 投影屏幕 课题 1. 概念 2.图象和性质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选择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以问题为驱动,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层层递进,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