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整式及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应用
教学设计
宁谷中学 张晓涛
教学目标:
一、用整式及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借助观察图形的变化寻找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n之间的对应关系,体会整式加减的应用。
教学过程:
活动1
如下图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2,3或者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图形见教材72页图1)
教师活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如下几种常见方法:
方法1:
从第二个图形起,与前一图形比,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增加两根火柴棍:
三角形个数
1
2
3
……
n
火柴棍根数
3
3+2
3+2+2
……
表达式:3+2(n-1)=2n+1
方法2:
所含三角形个数乘3,再减去重复的根数:
三角形个数
1
2
3
……
n
火柴棍根数
1×3
2×3-1
3×3-2
……
表达式:3n-(n-1)=2n+1
方法3:
从第一个图形起,以一根火柴棍为基础,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增加2根火柴棍:
三角形个数
1
2
3
……
n
火柴棍根数
1+2
1+2+2
1+2+2+2
……
表达式:1+2n
方法4:
观察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的对应关系:
三角形个数
1
2
3
……
n
火柴棍根数
3=1×2+1
5=2×2+1
7=3×2+1
……
表达式:2n+1
方法5:
将组成图形的火柴棍分为“横放”和“斜放”两类统计:
三角形个数
1
2
3
……
n
火柴棍根数
1+2
2+3
3+4
……
表达式:n+(n+1)=2n+1
小结:
1.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什么知识?
2.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