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说》第二课时.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8511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说》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教学设计 娄底市第四中学 刘婷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 理解课文中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及课文所阐明的道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奋发有为、努力向上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作者饱含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教学难点: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是谁的名句吗?(生:韩愈)它的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则在于贪玩。故韩愈以此为座右铭,终成一代文学大师。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韩愈,也理解了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马说》。 二、 课前反馈。 1、 抽查课文背诵情况。 2、解释下列字词: (1)之: 悍吏之来吾乡(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骈死于槽枥之间( 结构助词,的 )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无实义) (2)而: 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 ) 吾恂恂而起(表修饰) 执策而临之(表修饰/表转折)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却) 2、 翻译句子: (1)不以千里称也。 译: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2)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且欲与常马等而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况且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办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三、自主学习,把握内容。 1、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齐读第2段,全班齐读第3段。 2、自由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层(第一段):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层(第二段):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层(第三段): 讽刺食马者的愚昧无知 。 3、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文中的哪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1、千里马的遭遇如何?造成它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明确:(1)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食马者的愚妄无知表现在哪里?(用原句回答)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课文表面上说马,实际上喻人。你能说说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明确:“伯乐”—— 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食马者”——比喻的则是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反映了当时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或: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 5、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概括文章的主旨及写作手法。 明确:(1)主旨:本文以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深沉的痛惜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写作手法:托物寓意。 6、课本剧表演。 7、你认为“千里马”和“伯乐”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明确:这个世界要有千里马,才会有伯乐发现的机会,而千里马又需要伯乐来发现并赏识任用,所以千里马和伯乐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8、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 五、拓展延伸。 1、 你认为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成为“千里马”? 明确:拥有丰富的知识,拥有美好的品德,拥有娴熟的技能,拥有健康的身心,拥有宽广的胸怀,拥有顽强的意志,拥有敬业的精神,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或: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着重在于通过朗读与探究来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挖掘文章的主旨及现实意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生、娴于表达的习惯。从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展示来看,他们对于语文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于每一个探究题,也积极思考,不断探究,达成共识。学生在朗读课文、口语表达、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 本堂课最大的亮点便是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精湛的演技,生动的表达,自信的展示,诙谐的语言,都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人,也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升华了文章主旨。而将本节课推向高潮的则是“拓展延伸”部分的几个思考题。当我们从文本跳入现实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查阅资料、组内学习等方式,大胆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实乃不错,值得表扬。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不能脱离自己的文稿,不能熟练自如地来运用思维灵活地处理信息,以致表达显得生硬,不够亲切。因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多以鼓励为主,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之间实现更大的突破与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