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实用汉语词汇和汉字教学研究.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8209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实用汉语词汇和汉字教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实用汉语词汇和汉字教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汉语教程》汉字和词汇教学内容研究 本文以《新编汉语教程》中的汉字和词汇教学内容为研究范围,分别从汉字和词汇教学内容的编排,词汇输入以及练习题目这几个方面分析了该教材在汉字和词汇教学中的特点,指出了其合理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新编汉语教程》是2008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政澄。 这是一套专为海外学生编写的供基础阶段教学使用的汉语教材。《教程》分上下两册,分别有单独的练习册与之相对应,其包括3000个常用词,300多个语法点,1500个常用汉字。 《教程》上册共30课,前10课为语音和汉字入门部分,汉字教学共安排了 10 课内容,每 5 课安排了一次复习。共出现独体字 50 多个。后面的课文全部采用对话体。从第一册第11课至第二册第20课,由固定人物贯穿始终,以个人—家庭—学校—朋友—社会五个话题为明线进行八次循环,把“结构—功能—文化”结合起来,突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该教材设计的类型,按教材的体例分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综合型。即主要用一套课本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在一本书中包括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要素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其优点是语言要素、言语技能在该教材中能密切配合、协调安排,利于综合性训练。缺点是四项技能集中于一门课、一位教师,对教师的经验和水平的要求较高,弄不好会顾此失彼,专项技能也可能得不到专门的训练。第二是单课制。单课制的编排方式是一课一个单元,几课以后有一个综合复习。该教材是每五课有一个综合复习。初学阶段采用单课制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这一阶段学习者需要尽快掌握一些基本结构,多接触一些不同话题的基本词语,此外单课制话题变换较快,而且脉络清楚,要求明确,适于初级阶段学习。第三是直线式。即将语法点或句型结构按难易排列,该教材从第十一课开始,每一课都会教几个语法点,直到最后一课。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十分明显。编者企图一次就把某一语言点介绍清楚,并设想学了这一课,学习者就能掌握该语言点。 该教材设计的类型按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分属于话题型。即以会话的中心内容为依托,以话题为纲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在下册书中的第一课到第十课所采用的话题分别是电影、搬家、考试、生日、天气、童年生活、洗衣服、足球比赛、个人状况和中国菜。每一课都依据一个话题来展开,在话题中突出一定的功能和结构,体现出综合性。由于话题大于功能,能包括几个功能,因此选题较灵活,不受功能的限制。课文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能体现出一定的情境与文化,有利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以话题为纲,功能和结构的系统性均难照顾到。因而词汇和语言点的选择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 汉字教学的内容编排 (一) 编排特点 1、从笔画、笔顺入手 《新编汉语教程》汉字教学内容编排方面,从笔画、笔顺入手,按汉字结构规律进行编排。《新编汉语教程》在第一课就给出了八种基本笔画,分别是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对每一个笔画的笔顺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相应例字。例如教了笔画“横折钩”之后,对应读写汉字“白”、“的”。 2、强调识字的同时,注重书写练习 在教授学生字体结构时,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从一笔一画地书写楷书开始,到后来能连贯书写,再到能连笔书写。强调认读汉字的同时,强调了对笔画的书写要求,要求汉字书写时做到横平竖直,并制定了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则。例如在第三课中先讲了汉字书写时的顺序,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如写“土”,先写上面的横“一”再写“I”最后再写下面的“一”。 在第四课中讲了另外的二种笔画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如写“六”的笔顺是“点、横、撇、点”。 (二) 编排的合理之处 1.语和文先分后合,初期汉字按自身规律独立教学 《新编汉语教程》介绍了汉字书写的基础即笔画与结构,符合识字教育的规律。该教材在汉字教学内容编排上,第一课就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汉字的概念、学习汉字应该掌握的一系列象征性符号和基本结构规则。使学习者对汉字学习有一个总体印象。在教材的前十课,单独讲解了56个独体字。从十一课以后汉字就和课文结合起来学习,难度也逐渐变大。 2、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进行汉字教学 课文中的汉字知识编排,先介绍了笔画和笔顺,接着又介绍了可以作为部件的独体字,后教包含学过的独体字的合体字,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有规律可循。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不断地重复写汉字的学习方法,采取了初期阶段不要让学生过多地学习汉字的写法,通过先学习基本汉字,加深对汉字的印象,使学习者感兴趣,感到汉字学习并不难,逐步培养汉字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前五课对笔画知识了解的基础上,第五课时作者详细介绍了汉字常用部首的意义,并通过之前学过的一些部件分析其意义,引发学生对于该部首字意的认识。例如“贝”是跟钱财有关系,继而引出“财”、“货”、“贵”和“费”等字。同时这也分析了汉字的字形特点,利用了汉字表意的功能识记汉字。这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字,对他们尽快找到汉字感觉,确定认识汉字的逻辑起点,建立新文字观念是不可或缺的。 (三) 不足及建议 1、汉字基本笔画编排不够规范 笔画是现代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为我们熟知的汉字在外国学习者看来却是一些杂乱线条符号,因而笔画的学习难度是较大的。《新编汉语教程》编排了 8 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钩、折)。而我国现规定汉字的基本笔画只有 5 种(横、竖、撇、点、折),派生笔画有25种。另外规定汉字的笔顺规则有六条(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该教材只提到了前四种,而并未提到后一种。因此在最初讲授一些字时跟书中所提到的规则不一致。例如在讲授“小”字时,它的规则与笔顺不对应,因而会对初学者关于基本笔画知识点的内容,容易产生误解。 建议在一些知识点的编排上,应该按照统一标准、规定编排,这样使学习者学习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学习者对汉字的学习和掌握。 2、对于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比较不够重视 例如教材中的“人”与“八”,“土”与“士”,“找”与“我”等这些形近字的选择上缺少比较,这些字有的是多一笔少一笔,有的笔画长一点短一点,或者其中某一部件稍有差别,特别是笔画之间存在相交、相连、相离等不同的位置关系,这些字常常为学习者忽视,写成错别字。因此建议在教材编写时,可以采用描红、临写以及抄写、听写等方式 加强字与字的对比,并及时复习,这对学习者记忆单词有很大的帮助。 二 词汇输入 (一)词汇输入与选择概况 《新编汉语教程》在词汇选择及词汇量的输入上,改变了以往大多数教材内容局限于学校生活的做法,以固定人物贯串始终,以个人、家庭、学校、朋友、社会五个话题为明线进行八次循环。而且,全部场景均在海外。这样,学习者学习单词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很贴近,语言真实,便于学习者对生字的学习和掌握。 《新编汉语教程》前十课共学习的 56 个生字,从 第十一课开始,进入正式的课文学习,生字的选择难度明显加大,生词输入量明显增加。通过下表,可以看出,这套教材在介绍完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后,生词量明显增加,汉字的难度也明显加大。 表1 该教材所教生词分布情况统计 课程 上册 下册 1-10课 10-15课 15-30课 1-10课 11-20课 生词/课 5-6个 25个 35个 35个 40个 前十课共出现独体字 56个,从第十一课开始,每课生词从 25 多个逐步增加到 40 个。全套教材包括3000个常用词,1500个常用汉字。 (二)词汇内容的合理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教学相结合。汉语词汇以复合词为主,合成词的是汉语最基本的、最发达的构词方式。合成词的意义与构词的几个语素义有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汉语构词法的知识,把构词法的规律(如偏正、并列、中补、主谓、述宾)教给学习者,并通过语素义解释词义。这样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词汇,也有利于区分词义,订正错误。如“运动员”、“教员”、“售票员”、“售货员”、“服务员”等都是偏正式,其中“员”都表示“人”的意思,前面不同的修饰语表示不同类型职业的人。 词的教学与句子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的语境中掌握词汇。单词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明确其含义,了解其用法。要提倡“词不离句”,避免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要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运用掌握词汇。如生词“打”有十多种用法,只有在剧中才能理解和掌握“打电话”和“打球”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对词义和词的使用特点的讲解和操练要充分考虑到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学习者利用上下文猜词义的能力。 词的实用性很强,教材以个人—家庭—学校—朋友—社会五个话题为明线进行八次循环,讲述了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词汇是能够让学习者既能很快理解又能运用的词,也可以称为表达性词汇,是口语词汇的核心。学习者在学了之后,能够很快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有利于锻炼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词汇内容上的不足之处以及建议 该教材在生词选择上,前面的课程生词选择比较简单,学习者很容易学习和掌握。从第十一课开始,在生词选择上明显提高了学习难度,从表 1 可以看出,教材前十课安排了 56 个生字,每课安排生字不到 6 个,对学习者来说,应该说也是比较适度的。可是从十一课开始,单词量一下子就增加到25个,因此这就存在着突然增加生字字量的问题,缺少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课程前后单词量衔接不合理,即会导致学习者感觉学习汉字压力增大,这对学习者培养对汉字的学习的兴趣不利。 由于词汇数量过多又导致了词汇重现率的降低。一半来说,新词至少要出现6~8次才能初步掌握。结构主义教材和读物,新词要平均出现30~40次,而该教材词汇的重现率相对较低。 因此,建议在单词选择上应该适当地提高生词的难度,特别是汉语学习初期,不宜让学习者学习认知难度较大的汉字。在生词的选择上,把握难度适度的原则,及时复习并有计划定期复习。在讲授新词时还应注意以旧带新,采用多种多样的复习方式。这样学习者就能够不断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逐步认知掌握汉字。 语言教学中,不论是结构还是文化,都应体现由易到难、由近至远、由具体到抽象、先简后繁、先一般后特殊、循序渐进的原则,便于学生学习。由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在教材编写中应采用循环往复、加强重现、以旧引新、逐步深化、螺旋式提高的原则。 再者,教材中对于生词的解释完全采用了语法翻译法。由于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完全的“等价词”是不多的。词义的范围大小也常常不同,最好的翻译也只是近似的。而且汉语中还有很多的多义词,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词不达意的现象。例如在同一课的单词中,对“多”的解释是“how”,接着对“怎么样”的解释也是“how”。于是学习者在表达时容易将两者混用。“多”有很多种意思,然而编者却没有将其最常用的那个意思(与“少”相对)传达给学习者。 因此,建议在解释词义时要采用其最常用的那个义项,或者将其常用的几个义项分别列出来,把最常用的义项加粗以引起学习者注意,同时下面最好给出相应的例句避免误导。 另外也可以用多种方式解释词义,例如:a语素义法,用语素解释词义,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到语素上来。b搭配法,通过词与词的搭配来解释词义并学会正确使用。有些词的用法很难记,也说不出太多的道理,如两次与名词的关系、某些动词与宾语的关系,直接采用名量搭配、动宾搭配较容易掌握。c比较法,对近义词、反义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不同。 三汉字以及词汇练习 (一)汉字以及词汇的练习概况 《新编汉语教程》汉字练习项目题型编排上体现了一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一是写字训练,写出汉字,并要注意笔画顺序。二是根据拼音填写汉字。三是用恰当的汉字填空。四是写作练习。如用学过的汉字写一段你到饭店吃饭的经历。 词汇练习项目的几种体型分别是一是在空格里写单词。二是为每个单词标注拼音。三是不看课本,尽量写出本课出现的单词。 (二)合理之处 《新编汉语教程》的词汇练习项目编排遵循了由简到难、题量上由少到多的编排原则。每课课文都安排一定量的汉字与词汇练习项目。汉字练习项目在题量安排上力求精炼,对初学者来说,关于课文单词方面的学习可以达到其要求。 汉字练习项目编排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体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要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是学习者进行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是在生活中能马上应用的,也是学习者急于掌握的。同时教材内容和形式应具有趣味性,内容和形式的生动有趣,能吸引学习者,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让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例如在练习中有加偏旁变成不同的汉字等题型,使学习者能够在单调复杂的学习中,体会到汉字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练习项目中,两套教材都安排了针对日常生活学习都接触到内容,使学习者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能将汉字学习的内容很快地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如用学过的汉字描述你的家庭,用学过的汉字描述一次看病的经历等非常贴近日常学习和生活,让学习者有话可说,有字可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三) 不足及建议 在单词练习项目编排与课文的所学内容不相适应,练习项目明显要比课文所学的内容难度要大。课文介绍的知识点,显得比较简单,这样做起练习项目,学习者显得有些吃力。例如在适当的位置填写汉字,在选项较多的前提下,学习者只能通过对空格前后的语义进行填空,而这个语义的理解相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另外有些练习中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之间的联系比较远,容易破坏学习者刚刚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使学习者产生较多的困惑。 因此,建议汉字练习项目编排应该根据课文所学内容适当提高难度,练习量要适中,让学习者将练习项目和所学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对汉字学习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汉字练习项目在题型编排上比较固定,包括拼写汉字、造句、写作练习等,题型变化不大。对学习者通过汉字练习,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作用不明显,对巩固所学的汉字知识也不利。因此,建议汉字练习项目在题型编排上,应更加丰富,题型更加新颖,富有变化,使学习者通过多种题型的训练,既不感到汉字难学,又觉得汉字学习具有趣味性,增强对汉字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