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餐饮业刮起“节约风”-高档酒店春节遇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7875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业刮起“节约风”-高档酒店春节遇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餐饮业刮起“节约风”-高档酒店春节遇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叶网 AGUX 春节长假,家人朋友在一起难免要聚一下,不过今年各大酒店受节俭风影响,没有出现往年的火爆场景,高档酒店的餐饮消费遇冷,中低端餐饮还得依靠促销争抢客源。对于大部分餐饮经营者来说,今年的业绩让他们很失望。 高档酒店遇冷 昨日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网友发帖,表示往年春节期间想在高档一些的酒店订包厢是不可能的事,可今年到了饭点包厢还有空的,大厅上座率也仅有五成。与高档酒店遇冷不同,中档饭店及茶餐厅受到的影响较小,不过与往年节假日火爆等位的场景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一家餐饮店经理告诉记者,早在1月底他们就为春节和情人节做好了准备,计划好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可没想到今年生意这样不景气。“春节期间的营业额比圣诞节前后下滑了40%,情人节推出的套餐也没有多大吸引力。只能寄希望于元宵节。” 饭店里缺人手缺食材 除了食客比往年少外,几乎所有饭店在春节里都出现了人手奇缺的问题。昨日,记者在孺子路、绿茵路、广场南路、福州路看到,不少餐馆都纷纷在门前张贴招聘信息。其中一家餐馆的万老板告诉记者,从1月24日开始,店里的服务员基本上是每天走2、3个人。据万老板说,他们给留下来的南昌本地员工每天加薪50至150元钱不等,年初一还发了红包。“与同行比较,我们开出的工资比平时还多出100多元,但至今无人应聘。” 春节期间同样紧缺的还有食材,南昌网友“老肖”发微博称自己被迫吃了一回“全肉宴”。“一家三口逛街累了准备换口味吃点韩国菜,结果刚拿起菜单,服务员就表示叶子菜基本上都没有,只能点各种肉。”一家三口吃了一肚子肉,“感觉很腻”。 打包剩菜的顾客增多 记者从多家餐厅了解到,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的推行,餐馆里客人点菜时都按人头点菜,合理安排,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够再加”。此外,打包的人也多了,而且目前绝大部分餐馆都免费提供打包服务。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点餐,服务员只是机械地记录客人点的菜品,现在很多餐馆都会详细询问客人人数,提一些有用的建议。“我用餐时发现周边顾客也都会主动要求打包吃不完的菜,剩下的酒水饮料也会连瓶子带走。”张先生表示,饭后“打包”不仅可以杜绝浪费,而且很实际。“朋友、亲戚一起吃饭,带剩菜回家没什么不合适,家里第二顿多了一道菜,既省钱又省力。 “健康农产品消费潜力巨大,目前国内才刚刚起步。”昨天,广州一家经营农产品礼盒的企业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果蔬礼盒春节前的销量比去年中秋期间的销量翻倍不止。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或将给国内长期徘徊在“低质低价”阶段的农产品提供一条绿色出路。 不过有相关人士也指出,市面上的各种绿色、生态农产品存在鱼龙混杂的局面,应严格控制认证标准,才能真正将高端农产品市场做大。 市场动向 今年过年送礼时兴送农产品 “今年春节前的果蔬礼品盒销量增长很大,2012年中秋期间,我们6斤装的礼盒销售不足2万箱,但今年春节前,到目前为止我们销量超过5万箱。” 广州田鲜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基富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前来订购该公司果蔬礼品盒的客户包括有企业机构、政府部门、家庭,很多大型企业预定了我们的蔬菜礼盒,他们或者用来送给员工作为春节福利,或者送给客户作为节日问候。据透露,目前该公司业务组成中,礼盒占比最大,其次是专卖店销售,再其次是家庭预订。 广州田鲜贸易公司是一家专营出口果蔬农产品的公司,在该公司店内销售的各类蔬菜,平均每公斤价格为38—40元,其蔬菜全部来源于国内57个蔬菜出口生产基地。据田鲜透露,该公司在去年8月份正式运营以来,平均每月销售量增长100%。 记者昨天在淘宝一家销售五谷杂粮年货礼盒的网店看到,该店一款内含黑豆、糙米、养生粥米等5种农产品的礼盒售价为98元,但在最近一个月内销量达3582件,比平时销售激增多倍。 “在北京、广州及其它珠叁角城市,我们生产的‘水中鲤’牌有机大米是供不应求。”国家级农业龙头的大米种植加工企业、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振芳表示,这种有机大米在整个大米消费市场中所占比例还很小,但对企业来说,其利润率比较高。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食品质量和安全,对这种有机大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海纳公司总经理李惠珍介绍,为了推介自己的有机绿色大米,他们在北京、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建立形象门店57家,专门销售自己种植生产的有机大米。 国内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强劲,前景广阔。有企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一个年收入20-30万元的家庭并不少,吃9-10元/斤的健康蔬菜,一年花费约5000元以内,“占年收入的比例很小,很多人都能消费得起。” 企业说法 有机米为何是普通米售价4倍? 不过,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一般偏贵。 近日,以上述陈女士为例。收到了单位发的2盒大米作为春节礼品,按照市面上品质很好的大米价格计算,每斤大米价格不过叁四元钱,2盒大米为20斤,总价值也不过60—80元。可她仔细看了礼品盒上的价格标签后发现,每盒10斤装的大米,竟然要卖到128元,是普通大米价格的4倍左右。 有机大米是物有所值吗?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振芳表示,有机大米种植条件比较严格,所需要的技术、人力、物力成本高。因为其种植条件比较严格,所选择生产大米的基地要求无污染,对空气、水份、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种植过程中要求不使用化学农药,主要利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来除害,所选择的品种也是产量并不高的优质稻,在这样的条件下所种植出来的大米产量比普通稻田产量要低许多,故价格也就卖得贵。 业内人士指出,做农产品,尤其是做基础塬材料如蔬菜、水果类的,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很多企业都无法坚持。 “以蔬菜为例,我们的基地在云南、甘肃、宁夏,而且在这些地方的偏远地方,一斤蔬菜光运到广州的运费就要2元,而当地人种植当地卖只要1元。”广州田鲜贸易公司负责人吕基富指出,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均是供出口,产品质量标准高,因此该公司的蔬菜从选种、肥料、农药、灌溉、标准化管理和规范等投入都比其它基地高,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蔬菜类的损耗率也高,平均达30%是正常的。 此外,在农业基础设施的方面投入也很大。“平均一亩地的基础投入要3-5万元,1000亩地就要3000-5000万元。”据上述人士介绍,他们还要经常培训种植员工、请华农专家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研发。 ■纵深分析 严格执行认证体系 树立有机产品诚信 虽然有机农产品的理念逐渐被市民所接受,但由于其高出数倍的价格,市面上的有机绿色产品,不排除有鱼龙混杂的现象。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用普通的农产品冒充有机农产品的做法。” 此前,媒体多次曝光市面上打着有机、绿色的各类农产品,其中“水分”极大,很多产品其实并不达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者不少。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在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认证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乱象,一些企业只要缴纳相关费用,就可以获得认证。 目前,有机农产品每次认证后的有效期为1年,绿色农产品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一些企业为节省认证费用而放弃认证。 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物流与市场营销系主任、教授张光辉说,农业企业一定要注重把握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生产。同时做好对消费者的推介和宣传工作,可以邀请消费者参与体验,通过视频资料进行演示,通过各种防伪标签、二维码追溯机制等方式,确保有机产品的质量是真实可靠的。 事实上,注重质量,做大品牌,是很多品牌农业企业的共识。钟振芳认为,要打消市民对有机绿色产品的疑虑,主要还是看企业的诚信,这就需要做好标准,保证质量,从种植开始,就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同时提供一些真实信息,让老百姓姓真正了解和接受有机绿色产品。 “农产品品牌化、产业化,需要时间积累、沉淀,可能要十年八年。”广东天地食品集团总裁、董事长陈生同样认为,品牌农产品要打出一片市场,不可能一一蹴而成。 张光辉教授建议,有关部门应对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监管应严格执行,规范市场,避免搭便车的现象发生。而且,不仅在发证时严格认证,在认证以后,还应该继续监管。他还建议,应建立科学和完善的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体系,像工商部门认证名优产品那样进行分级认证,这样更有利于农业企业和这一市场的发展。 日前,在廣州市某企業上班的陳女士收到瞭單位發的2盒春節禮品,回傢打開一看,才知道是包裝十分精美的有機大米。記者昨天獲悉,今年廣東很多企業單位都時興采購綠色有機農產品,作為員工福利或客戶聯誼過年禮品,過年送鐵棍準山、送雲南寧夏的果蔬、送有機五谷雜糧,一時風靡北上廣。 “健康農產品消費潛力巨大,目前國內才剛剛起步。”昨天,廣州一傢經營農產品禮盒的企業告訴記者,今年該公司果蔬禮盒春節前的銷量比去年中秋期間的銷量翻倍不止。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或將給國內長期徘徊在“低質低價”階段的農產品提供一條綠色出路。 不過有相關人士也指出,市面上的各種綠色、生態農產品存在魚龍混雜的局面,應嚴格控制認證標準,才能真正將高端農產品市場做大。 市場動向 今年過年送禮時興送農產品 “今年春節前的果蔬禮品盒銷量增長很大,2012年中秋期間,我們6斤裝的禮盒銷售不足2萬箱,但今年春節前,到目前為止我們銷量超過5萬箱。” 廣州田鮮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基富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年前來訂購該公司果蔬禮品盒的客戶包括有企業機構、政府部門、傢庭,很多大型企業預定瞭我們的蔬菜禮盒,他們或者用來送給員工作為春節福利,或者送給客戶作為節日問候。據透露,目前該公司業務組成中,禮盒占比最大,其次是專賣店銷售,再其次是傢庭預訂。 廣州田鮮貿易公司是一傢專營出口果蔬農產品的公司,在該公司店內銷售的各類蔬菜,平均每公斤價格為38—40元,其蔬菜全部來源於國內57個蔬菜出口生產基地。據田鮮透露,該公司在去年8月份正式運營以來,平均每月銷售量增長100%。 記者昨天在淘寶一傢銷售五谷雜糧年貨禮盒的網店看到,該店一款內含黑豆、糙米、養生粥米等5種農產品的禮盒售價為98元,但在最近一個月內銷量達3582件,比平時銷售激增多倍。 “在北京、廣州及其它珠叁角城市,我們生產的‘水中鯉’牌有機大米是供不應求。”國傢級農業龍頭的大米種植加工企業、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振芳表示,這種有機大米在整個大米消費市場中所占比例還很小,但對企業來說,其利潤率比較高。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註重食品質量和安全,對這種有機大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 海納公司總經理李惠珍介紹,為瞭推介自己的有機綠色大米,他們在北京、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建立形象門店57傢,專門銷售自己種植生產的有機大米。 國內消費者對綠色健康農產品的需求強勁,前景廣闊。有企業給記者算瞭一筆賬,目前國內大中城市,一個年收入20-30萬元的傢庭並不少,吃9-10元/斤的健康蔬菜,一年花費約5000元以內,“占年收入的比例很小,很多人都能消費得起。” 企業說法 有機米為何是普通米售價4倍? 不過,有機農產品的價格一般偏貴。 近日,以上述陳女士為例。收到瞭單位發的2盒大米作為春節禮品,按照市面上品質很好的大米價格計算,每斤大米價格不過叁四元錢,2盒大米為20斤,總價值也不過60—80元。可她仔細看瞭禮品盒上的價格標簽後發現,每盒10斤裝的大米,竟然要賣到128元,是普通大米價格的4倍左右。 有機大米是物有所值嗎?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振芳表示,有機大米種植條件比較嚴格,所需要的技術、人力、物力成本高。因為其種植條件比較嚴格,所選擇生產大米的基地要求無污染,對空氣、水份、土壤等自然環境的要求非常高,種植過程中要求不使用化學農藥,主要利用生物防治的辦法來除害,所選擇的品種也是產量並不高的優質稻,在這樣的條件下所種植出來的大米產量比普通稻田產量要低許多,故價格也就賣得貴。 業內人士指出,做農產品,尤其是做基礎塬材料如蔬菜、水果類的,投入大、回收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很多企業都無法堅持。 “以蔬菜為例,我們的基地在雲南、甘肅、寧夏,而且在這些地方的偏遠地方,一斤蔬菜光運到廣州的運費就要2元,而當地人種植當地賣隻要1元。”廣州田鮮貿易公司負責人呂基富指出,該公司的生產基地均是供出口,產品質量標準高,因此該公司的蔬菜從選種、肥料、農藥、灌溉、標準化管理和規范等投入都比其它基地高,其次在運輸過程中,蔬菜類的損耗率也高,平均達30%是正常的。 此外,在農業基礎設施的方面投入也很大。“平均一畝地的基礎投入要3-5萬元,1000畝地就要3000-5000萬元。”據上述人士介紹,他們還要經常培訓種植員工、請華農專傢到基地進行技術指導、研發。 春節長假,傢人朋友在一起難免要聚一下,不過今年各大酒店受節儉風影響,沒有出現往年的火爆場景,高檔酒店的餐飲消費遇冷,中低端餐飲還得依靠促銷爭搶客源。對於大部分餐飲經營者來說,今年的業績讓他們很失望。 高檔酒店遇冷 昨日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網友發帖,表示往年春節期間想在高檔一些的酒店訂包廂是不可能的事,可今年到瞭飯點包廂還有空的,大廳上座率也僅有五成。與高檔酒店遇冷不同,中檔飯店及茶餐廳受到的影響較小,不過與往年節假日火爆等位的場景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一傢餐飲店經理告訴記者,早在1月底他們就為春節和情人節做好瞭準備,計劃好瞭一系列促銷活動,可沒想到今年生意這樣不景氣。“春節期間的營業額比聖誕節前後下滑瞭40%,情人節推出的套餐也沒有多大吸引力。隻能寄希望於元宵節。” 飯店裡缺人手缺食材 除瞭食客比往年少外,幾乎所有飯店在春節裡都出現瞭人手奇缺的問題。昨日,記者在孺子路、綠茵路、廣場南路、福州路看到,不少餐館都紛紛在門前張貼招聘信息。其中一傢餐館的萬老板告訴記者,從1月24日開始,店裡的服務員基本上是每天走2、3個人。據萬老板說,他們給留下來的南昌本地員工每天加薪50至150元錢不等,年初一還發瞭紅包。“與同行比較,我們開出的工資比平時還多出100多元,但至今無人應聘。” 春節期間同樣緊缺的還有食材,南昌網友“老肖”發微博稱自己被迫吃瞭一回“全肉宴”。“一傢三口逛街累瞭準備換口味吃點韓國菜,結果剛拿起菜單,服務員就表示葉子菜基本上都沒有,隻能點各種肉。”一傢三口吃瞭一肚子肉,“感覺很膩”。 打包剩菜的顧客增多 記者從多傢餐廳瞭解到,隨著“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理念的推行,餐館裡客人點菜時都按人頭點菜,合理安排,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夠再加”。此外,打包的人也多瞭,而且目前絕大部分餐館都免費提供打包服務。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點餐,服務員隻是機械地記錄客人點的菜品,現在很多餐館都會詳細詢問客人人數,提一些有用的建議。“我用餐時發現周邊顧客也都會主動要求打包吃不完的菜,剩下的酒水飲料也會連瓶子帶走。”張先生表示,飯後“打包”不僅可以杜絕浪費,而且很實際。“朋友、親戚一起吃飯,帶剩菜回傢沒什麼不合適,傢裡第二頓多瞭一道菜,既省錢又省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