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店口镇教育科研发展五年规划.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7632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店口镇教育科研发展五年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店口镇教育科研发展五年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店口镇教育科研十二五发展规划(试行) (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店口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科学有序推进店口教育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及时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不断提高我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实施区域教科研联动机制,进一步规范教育科研管理,推动我镇的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为创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提供科研支撑,特制定本规划。 一、成绩回顾 1、队伍建设日趋规范,培训模式不断创新。一是教科研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各校(园)均成立了独立运作的教科室,实现了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利用名师效应推进教学和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如诸暨市级“铁勇名师工作室”和镇级“朱利清名师工作室”的建立,有效提升了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素养。三是组建多种形式的研究性组织,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如“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青年教师读书会”等,把一批教科研志愿者组织在一起,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四是各级领导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教科室主任,各校校长和教办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如教办主任主持省级立项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亲自组织开题仪式、中期小结、结题研讨等研究活动,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效。 2、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研助推特色兴校。一是课题成果获奖的层次很高,“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被中国棋院评定为“2010年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小学围棋活动课教学研究”获浙江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另有5个课题获浙江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二、三等奖,这在诸暨市是趋于领先地位的。二是教科研成为学校条特色建设的助推器,店口镇目前拥有四所特色学校,每所学校都有一个省级课题作支撑,省级围棋特色学校店口一小的主导课题是“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诸暨市级围棋特色幼儿园店口一幼的主导课题是“围棋活动开发幼儿社会智力的行动研究”,诸暨市级五金文化特色幼儿园店口二幼的主导课题是“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本土五金资源的行动研究”,诸暨市级乒乓球特色学校店口二小的主导课题是“以乒乓活动丰富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行动研究”,科研引领学校走向内涵发展之路,科研推动学校走向品牌发展之路。 3、科研基地树立品牌,区域联动示范共享。教科研在店口是有相当的地位的,“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19999年8月份就在各中小学设立了独立的教科室。店口教办一直站在教科研的最前沿,2008年至今,教办领导亲自组织了三个省级立项课题,其中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获得了省一等奖,被评为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店口一小以扎实的教科研工作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教科研行政部门的表彰,在2000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了诸暨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成为了绍兴市首批教科研基地,获得了绍兴市先进教科研基地的称号,至今共有6个课题在浙江省立项并获得优秀奖项,科研品牌已经树立。与此同时,我们店口还产生了几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级的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他们正带领着本校教师走进广阔的教科研天地。鉴于目前店口教科研力量现状,区域联动正在变成共识,区域内各校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了一些教科研互动,2011年上半年店口教办提出的“农村学校实施教科研区域联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实践研究”已在省里立项,该课题强调校际联合,发挥两所教科研基地和多名科研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破农村学校科研力量薄弱的瓶颈,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理论水平、协作互助、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同时,科研成果在区域内的推广实施,放大了科研成果的价值,提升了区域整体科研水平。 二、存在问题 1、真正参与教科研的一线教师还是“阳春白雪”。一是部分教师对教科研认识不足,没有主观愿望,“被研究”现象明显。二是缺少专业引领和团队建设,没有形成科研氛围。 2、课题研究“有始有终”,但缺少最为关键的研究过程。很多的课题研究只是申报时一个方案,结题时一篇论文,甚至是网络上下载敷衍了事,与我们倡导的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大相径庭,违背了课题研究的初衷。 3、教科室的指导缺少有效性和针对性,过程管理缺失。一是教科室工作的学年、学期计划流于形式,规划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二是我们教科室对教师研究的指导科学性、规范性不够,没有形成培训系列,部分教师的方案设计与报告撰写不够规范。三是放任对教师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缺少开题论证、课堂跟踪、阶段检查、教学研讨等重要环节,致使“假大空”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4、校际间教科研交流研讨活动不充分。目前,店口有两所教科研基地和一些本土教科研骨干力量,还有多个课题成果在省市一级获得了一等奖,有相当的影响力。但由于校际间缺乏科研互动交流,很多科研资源和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共享和推广应用,阻碍了店口区域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5、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店口教育科研管理在机制创新、研究水平、课题管理、考核评价、成果推广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本身的活力尚未很好地激发出来。目前还缺少有见地有高度的思想和理念,缺乏对实践的深层次理论概括,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助推名师发展、学校发展方面的先导作用与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发展目标 1、建立一支科研骨干团队扩大科研群体。“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是教科研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教科研发展到达高级阶段后呈现的自然结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却不是当下的目标。根据店口教科研的发展现状,教办要求各校成立一支占教师总数10%至20%的青年骨干教师研究者联盟,逐步带动30%至50%的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教科研氛围。 2、造就区域领军人物提升青年骨干团队。青年骨干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重视骨干教师团队建平设,必须加强其专业发展能力的引领,而名师是教育品牌的保证,是区域领军人物,名师队伍的建设厚度影响着青年骨干队伍培养的效度。我们要创新培养机制,创设培养平台,培养一批在市内外有影响力的名优教师,力争在五年内产生1名绍兴市级学科带头人或绍兴市级教坛新秀,5名诸暨市级学科带头人或诸暨市级教坛新秀,5名诸暨市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及多名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利用已有的和即将产生的名优教师,成立6-8个不同学科的名师工作室或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工作室。 3、建立教科研区域联动机制,实现教科研资源区域共享。必须承认,还没完全从农村转型的店口教育在开展教科研工作上有着先天不足:科研层次不高,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氛围不足,因此我们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培训理念,强调校际联合,发挥现有的两所教科研基地和多名科研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破农村学校科研力量薄弱的瓶颈,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理论水平、协作互助、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同时,科研成果在区域内的推广实施,放大了科研成果的价值,提升了区域整体科研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要把教科研区域联动建设成一个常态化机制。 4、优化各校教科研工作内部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教科研基地建设。教科研基地反映了一个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水平,教科研基地建设实际上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个系统建设,内容涉及教科研制度建设(管理和奖励制度)、科研规划总结、科研档案建设、教师的科研认识、实际参与人数比例、立项数量和层次、获奖数量和层次,以及学科教改项目的立项、教学改进主题报告的入选和宣讲等。创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优化、提升的过程,各校要把握机会,积极争创。未来的五年内,我们店口要达到2所绍兴市级教科研基地、3所诸暨市级教科研基地。 5、课题研究更加务实求真,实现“金牌战略”和“全民健身”和谐发展。课题研究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一个学校或区域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未来五年,我们的课题研究要更加地贴近教学实际,为店口的城市化教育服务,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服务,积极推出有分量的主打课题,年均产生一个省级课题,并有3至5个课题成果获省级奖项;同时各校要继续推进教科研基础建设,扎实做好校本科研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校园的科研氛围,逐步实现从10%上升至5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使“金牌战略”和“全民健身”得到和谐发展。 四、推进措施 1、构建联合、自主的研究网络,推进教科研区域联动机制。实行教办教科室指导下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机制,组建店口镇科研核心组,构建学校自主、学科并进、点点交流、联动指导的教学研究管理网络。原则上每月举行一次教科研区域联动活动,按计划排定一所学校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镇科研核心组成员参与研讨并进行现场指导、点评,承办学校完成活动总结并上传网络。活动承办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教科研特色和校本教研的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可以是“开题论证”、“阶段研讨”、“观点报告”、“课题研讨课”,也可以是“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活动等,不拘形式,强调活动内涵和实效。 2、加强制度的规范性、规划性和科学性,细化监管、指导、服务工作。各校重新修订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各个过程管理细节,科学制订评价体系,形成管理加指导的管理机制。重视教科室工作的学年、学期计划,强调规划性、针对性、操作性。突出成果管理,完善成果评审和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课题审核、立项、成果鉴定与评奖及其推广等环节的管理。条件成熟的学校建议设立“校科研节”或“科研月”、“科研周”,促进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认真做好教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各级教科研基地。 3、推行“名师工作室”制度,造就区域领军人物,组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者联盟”。名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店口教办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将全力推行市级、镇级多学科的“名师工作室”,给平台,给待遇,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引领店口教育走向高端。积极倡导各校成立各种形式、多种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研究者联盟”,采用“沙龙式”的互助交流和“头脑风暴式”的自由研讨,本土名优教师适时引领,实现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再提升。 4、教科室的指导工作要“贴地”行走,体现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教办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计划,配合上级科研机构分层次举办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基地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提高培训班、市级以上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加强培训指导。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依托市内外教育专家、教育科研机构的力量,提高培训的档次和水平。加强对学科骨干教师的科研培训,提高科研能力。各校教科室对教师研究的指导要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培训主题成系列,培训方式多样化。加强对教师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特别是开题论证、课堂跟踪、阶段检查、教学研讨等重要环节,积累经验,反思问题,修正细节,不断完善,保证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研究工作。各校要建立课题研究系列成果资源库、文本集,逐步形成结题现场会制度,使推广工作程序化。对于阶段性研究成果,提倡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策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益;对已经通过鉴定结题的课题研究成果,通过镇、校、课题负责人三级联动,积极采取现场会、资源网等各种渠道加以宣传推广,促进其成果转化与应用。各校要利用“店口教科研网”和校园网建立网上资源库,将各阶段研究成果系列化、电子化,疏通资料检索渠道,搭建推广学习平台。 6、倡导校园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科研素养,实现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教书之人爱读书,多读书,不仅是职业需要,更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在缺少高端专业引领的店口,读书更是丰富教师知识内涵、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的便捷途径。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教办推出了“教师荐书-教办购书-教师品书”这一读书政策,各校要认真使用好每月分配给的价值2000元的图书,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并将读书心得汇编成册。教办要求各校重点建设好读书活动小分队,如“学校干部读书会”、“青年骨干教师读书会”,定期开展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再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员读书的喜人氛围。为配合读书活动,新学期推出的“店口教科网”将专设“书香校园”这一读书栏目,教办和各所属学校将专人负责,除了设置“你荐我读”、“读书心得”等板块外,还会有一个积分排行榜,以鼓励和督促我们教师静心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