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林霞听课心得.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90435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林霞听课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林霞听课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者:天坛潘村陈艳青 时间:2013-4-18 15:36:42 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评常老师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新课程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听了常老师执教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之后,感觉常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教学中,常老师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读文之前,通过学生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他们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堂中来。 教材要求教师在讲略读课文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可以留着今后解决。正是由于这一思想指引,常老师在自学提示的统领下,指导学生有层次、有步骤地自主阅读课文,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既交给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了。 但我学得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任务,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品味语言,加强语感,加深体验。因此,在教学时,同样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指导学生读好三位徒弟的画和画师的称赞。 作者:天坛潘村李菊梅 时间:2013-4-18 14:41:1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课堂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听了常林霞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后,有三点看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常老师就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让学生在读中学提问题。 板书课题之后,常老师就组织学生质疑:谁想别人没想到的?想了些什么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有什么好处?……当学生找到并读出“画师考画艺的结果”两句话后,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明白了什么,再读一读,想想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当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后,常老师及时把问题进行归纳、合并,形成了“(1)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大、二徒弟各是怎么考虑的? (2)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二徒弟的画,而称赞小徒弟的?(3)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4)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四个大问题,再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样进行,不但引领学生读懂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并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 二、让学生动脑动口,主动探究。 课文中,画师评画是全文的重点。常老师把它设计成一个思维训练点,故设疑问: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两个人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加以称赞呢?而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三幅画,体验小徒弟画的妙处,然后引导学生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的句式来评一评这三幅画。通过多层面感悟引领学生把握三徒弟的画为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深层意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与语言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让学生拥有积极探索创新的激情。 拓展延伸部分,常老师要学生试着画“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意,这一环节不仅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中道理的重要性,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暴露,在让学生看到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思维,他们在寻求答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有效的促进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作者:天坛潘村连艳 时间:2013-4-18 10:35:11 《想别人没想到的》听课心得 天坛潘村小学  连艳 4月10日,我们潘村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在三(1)班听了常林霞老师上的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收获颇丰。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这节课教师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课的目标也很明朗: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了师父的称赞?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常老师在适当的启示以后,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自己去感悟。教学中,常老师抓住课文中描写三个徒弟画的句子,通过反复地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如描写大徒弟画的词语“很小很小、画满、细笔”等,让学生理解了大徒弟画了很多的骆驼,又如在看小徒弟的画的时候,虽然只看到了一头半的骆驼,可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连绵不断的群山”,仿佛看到每一座山后都有很多的骆驼,从而体会到小徒弟的画妙在哪儿。 另外,可以适当拓展延伸。学完课文后,请孩子们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样的故事?学生纷纷举手,举出了很多这样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教师紧接着问:那么你们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呢?由于时间关系,学生都没有想好,其实这里教师如果说说民间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让学生思考。说说怎样才能画出花香的话,由于有了一定的范围,学生可能会说的好一点。 本节课常老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设计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来建立的。老师积极关注学生,有学生讨论、交流、表演、感悟等,这都给了孩子主动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常老师做得很不错,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能注意到评价多元化,激励的语言更到位、更突出就好了。 作者:天坛潘村陈娇 时间:2013-4-17 9:26:22 《想别人没想到的》观课心得 上周听了常林霞老师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整体感觉层次环节非常清晰,每一步都非常紧凑,教学效果很明显,非常值得我这个新语文老师学习。《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是一篇选学课文,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1.在教学中,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个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利用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三位徒弟的画,并进行对比,重点教学小徒弟的画,从中明白小徒弟获胜的道理。以教师有意朗读引导,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到从山里真的会走出无数只骆驼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徒弟是想别人没想到的。 2.质疑环节,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提出自已的疑问,再带着疑问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动力被调动起来来。通过自己和小组的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就感。 3.首先,老师利用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三位徒弟的画,并进行对比,从中明白小徒弟获胜的道理。然后通过扮演画师称赞小徒弟,来真正理解文本。在教学最后,让学生通过画图实践,大胆发挥想象,去勇敢地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总之,这次教学充分体现了我校的“三四五”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作者:天坛潘村李菊梅 时间:2013-4-16 19:50:26 文言文理解初探 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鼓励他们自己翻译文言文。读与思结合,读与导结合,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掌握技巧。 一、个性理解,试译课文。 小学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多是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并且附有注释,理解起来不是很难。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养成逐字逐句直译的良好习惯,对于他们以后升入中学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是大有裨益的。文言文每句话中每个汉字的意义都是比较固定的,古代语言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只要把每个单音节词转换成现代汉语中对应的双音节词,连缀起来就翻译过来了。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尝试着翻译课文。 二、     讲究方法,自读自疑。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给予学生相应的学法指导,如出示下列自学提示指导学生自读自疑:(1)自读课文,对照注释自我阅读;(2)对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可以利用工具书来帮助理解;(3)试着把每句话的意思说下来;(4)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圈画出来准备质疑。在自读自疑的基础上,教师搭建梯子,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我以为的内容。如《学弈》一文中,六个“之”、两个“其”、两个“为”字的疏通,“惟弈秋之为听”这句的串译等,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指导。 二、     学法指导,及时总结。 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非常愉快。如《杨氏之子.》一文中的“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一句,可以先看注释,理解“诣”“乃”的意思,再将注释带入原文,揣摩句意,使语言通顺流畅。而对“为设果,果有杨梅”一句,因教材中没有注释,则可以联系上下文,先理解“设”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弄清“谁为谁设果”,然后完整地说说句意。由此使学生体会到,有时要说明文言文的意思,需要适当添加语言。“为设果”就承前省略了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翻译时只有加上人名才能说清楚。在课堂中,学生掌握了一些方法,可以自主地阅读一些适合的文言文。 [ 2013-4-16 11:34:44 | By: 天坛潘村曹静静 ] 在反思中进步 ——听常老师讲《想别人没想到的》有感 天坛潘村小学 曹静静 每节课都是老师倾注心血的结晶,每个老师都是学习的榜样,从每个老师身上都能学到受益匪浅的东西。为此,每节课我都认真参与,因为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现联系常老师讲《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说说我的听课感受。 一、自主学习:故事导入,让学生入情入境 自主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上课伊始,常老师让学生讲《司马光》的故事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学习课文中的故事。出示自主学习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由于入情入境的导入,学生们学习非常自觉、主动。整堂课,学生都在听故事、学故事来增长知识。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符合他们那种爱听故事的心理,能使获得一种愉悦的学习享受。 二、合作探究:主动探究,让学生动脑动口 本课教学中,画师评画是全文学习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常老师出示合作学习要求: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1、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为什么画师?用线画出来。2、你觉得谁画的最棒?理由呢?3、从这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而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这三幅画,自己去体验小徒弟画的妙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多层面感悟引领学生把握三徒弟的画为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深层意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让人感受到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多反思,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 作者:天坛潘村孔建平 时间:2013-4-15 14:21:05 《想别人没想到的》听课反思  天坛潘村  孔建平 前几天,我们教研组听了常林霞老师指执教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是一篇选学课文,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1.在教学中,常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三位徒弟的画,并进行对比,重点教学小徒弟的画,从中明白小徒弟获胜的道理。以教师有意朗读引导,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到从山里真的会走出无数只骆驼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徒弟是想别人没想到的。   2.很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读全文,根据学生反馈,及时对意思难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要求学生掌握。中间教学小徒弟的画时,教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把课文内容展现出来。“教师要善于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做媒”当孩子对文本的解读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在自己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把文本介绍给孩子。   3.让小朋友们在读故事的过程采用了故事连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喜欢听故事是小朋友共有的特点.这样,让学生轻松学习。   4.个性化学习,重视学生体验。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必须加强体验性学习。然而,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也就不一样,学生的理解就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种多样形式。首先,老师利用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三位徒弟的画,并进行对比,从中明白小徒弟获胜的道理。然后通过扮演画师称赞小徒弟,来真正理解文本。在教学最后,让学生通过画图实践,大胆发挥想象,去勇敢地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这些成功之处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课堂教学联系生活方面。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出发,注重情感体验。我想常老师在举故事的时候插入点生活中或者是现代的例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以至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