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图文结构式2——EEPO备课方式
日期: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学校:大井中学
教师:
班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内容: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要素
教学环节1 设疑
3
教学环节2 探索
8
教学环节3
小结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数轴
上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初步认识图形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想+做+听
1、设疑:
其一:小学学会了正数及零的大小比较,但有了负数后应如何比较?
其二: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的位置,能否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关系?有无什么特点?
其三:温度计上的两个不同温度的刻度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从数值上看,有无什么特点?
想+动+做
1、从以上的设疑中,我们是否能得到:
(动+做+想+听)
2、数轴点的移动与点的数值的关系:
想+做+动
讲解例题
【例1】利用数轴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并用“<”连结各数.
巩固训练:
1将有理数3、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 号连接起来。
学生小结再教师总结
⒈在教学中,过多地推理概括有理数比较大小两种的方法,缺少学生发表自己意见,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
2.教学的预见性还不够,时间控制的不好,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充分。
教学重点
负数和零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自己得
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约定,并
认识其合理性。
教学过程:
课型方式
课时形态
标准课
总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