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山路小学邓跃飞:“二次批注”:学生灵性的舞动.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81851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路小学邓跃飞:“二次批注”:学生灵性的舞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山路小学邓跃飞:“二次批注”:学生灵性的舞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山路小学邓跃飞:“二次批注”:学生灵性的舞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山路小学邓跃飞:“二次批注”:学生灵性的舞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山路小学邓跃飞:“二次批注”:学生灵性的舞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二次批注”:学生灵动的舞台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校 邓跃飞摘要:“二次批注”是指在“一次批注”的基上,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的多项对话,运用各种批注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本新的理解、体验、感悟、启思,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以“案例单”、“问题单”、“解决单”这三单为介体进行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从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关键词:二次批注 学习策略 课例研修“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和教材改革家刘国正先生说的话,给我一名干了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深深地思索:语文课堂应是学生灵性舞动,师生相互点燃的动感地带。“二次批注”是指在“一次批注”的基上,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的多项对话,运用各种批注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本新的理解、体验、感悟、启思,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二次批注”的学习策略,是让学生静心会文,圈点勾画,从字词表达方法中渐入佳境地享受语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自觉地进入自己独立的阅读世界,养成自主学习,静心思考的阅读习惯,在合作学习的互动交流碰撞中培养学生具有感

3、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们以韩灵琳老师执教的西师版教材五年级语文我的老师课例为载体,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策略:运用“二次批注”,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以“案例单”、“问题单”、“解决单”这三单为介体进行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一、案例片段呈现例:我的老师(第二课时)第一次授课:1课例教师上课伊始,利用三组词,引起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回忆。引出课文中讲刘老师说“丢腿”、“写板书”、“放风筝”这三件事。之后老师

4、开始了下面的教学:师:作者正是选取了这三件典型事例进行了具体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幽默风趣的刘老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乐观顽强的刘老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刘老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身残志坚的刘老师(教师复习引入,进行“二次批注”的指导)案例单问题单一1、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次批注”2、教师“二次批注”没有找准批注点,让学生充分对话就进行没给学生更多“二次批注”前对话的机会运用二次批注,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师:是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透过作者朴实的语言文字感受到了一个身残志坚,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的刘老师。 其实,只要

5、我们细细地品读文字,我们会发现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生动细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9自然段,看看有哪些细 节打动了你?在令你感动的地方,别忘了批注,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学生勾画相关语句,进行批注。)师:苏叔阳没见刘老师已30年,对老师的思念从未停止过。让我们跟随苏叔阳思念的长线一起分享这份感动吧。交流(指导学生进行二次批注)生:写板书这件事让我最感动。(学生读写板书的句子)刘老师写板书太困难了。案例单问题单一3、教师缺乏二次批注方法的引导4、教师没有找准批注点,引导学生深度对话教师缺乏二次批注方法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思忆镜头二:写板书出示句子: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

6、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师:哪些是描写刘老师动作的词,请勾画下来。透过这些动词,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从“撑”“ 转”“ 跳跃”几个动词中也体会到刘老师写板书很艰难。生:我还体会到刘老师工作非常认真生:我还体会到刘老师工作很坚强,很乐观师:(指导学生二次批注)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请大家在书中留下同学思考的痕迹,写下你在第一次批注中没有体会到的,新的感受。(学生二次批注)反思一问题单解决单(听课教师意见)1、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次批注”2、教师没有找准与文本深度对话

7、的批注点,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现个性化阅读。3、教师“二次批注”教学策略运用不够,缺乏二次批注方法的引导。4、没给学生更多“二次批注”前交流的机会学生 “二次批注”没有得到展示,就看不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的过程,也看不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策略中是否得到了发展。4、采用个体阅读、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相结合,实现师生、生生、生本对话. 学生视频展示3、采用“质疑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2、抓住重点词为批注点,引导深度对话。以“撑”一词为契机,运用“质疑式批注”,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同伴、老师对话后进行,给足学生读书的静静的思考时间

8、这样“二次批注”才有深度和广度,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1、抓住认知点,重视一次批注的交流。“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学生在“第一次批注”时就基本能运用这种方法与文本进行对话2反思:教研组讨论(找出出现的问题,教学改进过程)由上面的剖析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对“深度”的认识可能并不一致,但在文本解读中至少应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深悟,即对文本本身的领悟应超越表象与浅层,从不同角度感悟文本,不断逼近文本的真意,进而达成透彻的理解;二是深联,即超越某一特定文本身份的规约,运用联想与想象拓宽文本的疆界,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与表象再造想象;三是深疑,即超越文本的共识性层面,形

9、成对文本的独到发现和个人理解,在探究质疑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体验。 3集体反思中形成共识通过集体讨论,老师们对“二次批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二次批注”是学生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主观解读,是与文本更深层次的对话。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二次批注”可以在课堂上实现学生间的互相启发、唤醒,帮助学生达到阅读理解应有的深度,进行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郭沫若先生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我们“二次批注”的运用,就要努力体现这一理念。

10、最后我们达成共识:课堂上加强“一次批注”后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启迪,为“二次批注”的深度对话奠定基础。抓住批注点,运用批注方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展开交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在相互讨论中擦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产生顿悟,来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4授课教师韩灵琳感悟:我们讨论达成的这些共识,让我知道了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用好“二次批注”这一教学策略。让我更坚定了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观,把自主读书作为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一条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潜心会文”、“得意体情”、“切己省察”,使学生在自主读书的实践中完成体悟、融情、碰撞、思索的深度对话。“一章三遍读,

11、一句十回吟”。课堂上,我应该用好“二次批注”,放心让学生读书,激起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渐入佳境地享受语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师生互相推动,才有课堂的灵动,学生的灵性,整个课堂才会舞动起来。“二次批注”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批注的过程,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标点、通过联系上下文、质疑、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从内容、情感、表达方法这几个角度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二、(第二次授课0这次授课,韩老师重新做了拟定目标:运用“二次批注”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对“谈丢腿”“放风筝”两个部分进行阅读批注。通过与文本、同伴、老师的对话

12、体会刘老师乐观顽强,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本文倒叙的记叙特点。重点、难点:抓住重点句子,运用阅读批注方法,通过与文本、同伴、老师的对话,体会刘老师乐观顽强,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教学策略:在课堂上通过“二次批注”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间的互相启发,帮助学生达到与文本深度对话,使学生阅读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进行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一)教学过程;过渡:刚才同学们一谈起老师,大家言语中流露的尽是感激、崇拜与敬仰。是呀,老师是你们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引领者。生活中,总有一些镜头,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苏叔阳思忆的长线,走进一个影响他

13、一生的老师。首先让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思忆镜头写板书。1请大家勾画出课文具体刻画刘老师写板书的句子2交流语句。齐读。出示句子:思忆镜头二:写板书 出示句子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解决单3、抓住重点词“撑”为批注点,采用 “质疑式批注”引导学生文本深度对话1.抓住认知点,重视一次批注与交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进行第一次批注就是让学生在未经教师讲解之前,潜心研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充分地对话,写下自己独特的

14、感受、体验和理解。(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中进行,师生间,生生同伴间做好铺垫。)思维碰撞,互相启迪,为二次批注2.采用 “联想式批注”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4、采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式批注”相结合,实现师生、生生、生本的深度对话 师:读着这一句没有华丽辞藻修饰的、朴实无华的描写,是否荡起你心中的涟漪,让你有所感触呢?拿起笔,批注下自己的感受吧。师:批注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生生对话)师:好,谁愿意将感受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在分享彼此感受的过程中再次进行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吧。(1)体会刘老师写板书的艰难(抓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从“内容”这个

15、角度批注)A、抓重点词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感受到了这段文字的内容:刘老师写板书的艰难。你圈出了这些重点词了吗?(板:抓重点词)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再现刘老师艰难地写板书的画面吗?(指名读)师评(或生评) 通过重读这些动词(语速慢)让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写板书的艰难。B、联系实际引导:其实,联系实际,残疾人生活的种种艰辛,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刘老师写板书的那份艰难。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吗?(板书:联系实际)小结:C、展开想象引导:让我们展开想象,刘老师也许还会克服哪些因残腿带来的艰辛呢?点评:展开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残腿的刘老师写板书的艰难。过渡:看着这一连串的描写动作的词,写出的是残疾老师写板书的

16、艰难。此刻,你们心中是否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质疑)生质疑:这么艰难,为什么刘老师还每天重复着这些动作呢?是什么在“支撑”着刘老师?难道仅仅是那一根圆木拐杖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案例单二3.采用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相结合,实现师生、生生、生本对话 师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抓住“撑”这个重点词语作为批注点走进刘老师的内心,此时,同学们肯定对这段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拿起笔,再次把自己新的感悟批注下来。(学生第二次批注)师:(3分钟后)谁愿意来与我们分享对这段话新的感悟。(大屏幕展示学生二次批注,交流略)生1(王志昊):读着这些文字我浮想联翩,我仿佛看到了刘老师在艰难地写着板书,我仿佛看到刘老师在

17、写板书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可他爬了起来继续写板书,他的每一次旋转都牵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他对工作的敬业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爱他的学生,他爱他的事业!刘老师就像一只折了翅的雄鹰,他不放弃他努力飞向了生命的最高峰;刘老师就像是一只断了叶子的玫瑰努力生长,他开出了一朵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刘老师多么伟大呀!他虽然残疾,但他不抛弃不放弃,他用他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他的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首令人敬佩的生命壮歌。点评1:(展示批注)看得出,她能在刚才同学的交流后补充了一些新的感悟。走进了刘老师的内心世界,你这么了解他,真是刘老师的知音啊!生2(邓芮佳):“写板书”一件及其简单及其容易的事:拿粉笔

18、转身,书写,就这样,板书就完成了。但对于刘老师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要柺杖轻轻一滑,他就会“扑通”一声摔在冰冷的地板上!可是,他却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那,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刘老师每天一课不落地给学生讲课呢?是对学生的热爱,是对生活的热爱!刘老师真是一个敬业、爱生活、爱学生、坚强的人!和刘老师 相比,我自叹不如:遇到难题,我不会自己思考;伤了心,哭一场就好了,也不解决;伤口再小也要找妈妈帮忙尽管我在学习上优秀,但我却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刘老师,你也是我的老师,我要向你学习点评2:(展示批注)在有限的时间里,你的智慧火花被点燃了,对文章有了如此深刻的体验,你与刘老师的内心产生了共鸣,我相

19、信,他不但影响了你,也会影响更多的人,永远记住这位刘老师。师:(老师与学生分享批注):看着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智慧,老师也想把刚才批注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教师出示自己书上的批注)读着这句话,联系实际,我想到了自己也是一名教师,每天也要写板书,拿笔、转身、书写、再转身,相同的动作每天都在重复着,但我从未思考过它的意义。今天,读着这句话,面对刘老师这样一个对工作如此敬业的老师,一个意志如此坚强的残疾老师,他带给我的是强烈的震撼。我开始意识到一名教师“写板书”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书写,而是要用生命去书写,用生命书写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用生命演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用生命去影响在座的43个幼小的生

20、命。 学生掌声响起师:同学们,学习贵在总结方法。回头看看我们对这段文字的感悟,你学到了哪些阅读批注的方法呢?抓重点词;联系实际;展开想象,质疑式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还将继续总结一些阅读的批注方法。师:过渡: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走进另外两个思忆镜头“谈丢腿”和“放风筝”中的感人细节,在你第一次批注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方法(教师指板书),把你再次感悟到的批注下来,一会儿交流。(运用学到的方法与文本深度对话)(二)集体反思:教研组讨论1.老师重视第一次批注的交流,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促使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经验去探求新知。在与同伴和老师对话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二次批注做好铺垫。

21、2.巧用多种批注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老师从不同的批注方法的指导,一步步把学生引向与文本深度对话中。在一次批注的基础上,与同伴和老师对话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二次批注做好了准备。特别是在教师运用“质疑式批注”引导学生从“撑”字质疑解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咬文嚼字,静心会文,渐入佳境的享受语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自觉地进入自己独立的阅读世界。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没有只停留在“艰难”这个层面上,而是引导学生深究“艰难”这个批注点背后蕴藏着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引导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发生碰撞,产生新

22、的阅读体验。学生在碰撞中,审视自我、认识生活,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3教师对“二次批注”方法的引导,架起了与文本深度对话的桥梁。在生生与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自的阅读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联系实际、展开想象、质疑,从内容、情感、表达方法几个方面批注自己的感受,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多角度、有深度的对话。通过交流二次批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获得自信,分享喜悦。同时学生再次进行思维的碰撞,再次领会二次批注的方法。4分享教师批注,不仅仅是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批注,还是启迪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在感悟的深度上也给他们一点启示,同时体现了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

23、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提升的过程。5这节课如果让学生也参与评价,如在小组交流中评、在班内展示时评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让他们真正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创设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在师生互动的评价中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与文本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三)达成的共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在以后的教学中: 重视“一次批注”,抓住课堂生长点,找准批注点,为“二次批注”做好充分的准备。 运用“二次批注”策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找到突破口,完成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真切对话的桥

24、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 “二次批注”不是简单的重复别人的发言,而是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与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深度的对话,形成观点,提升认识,达到众多教育家主张的“学贵自得”。三、“二次批注”策略带来的改变“二次批注”的课例研修,让教师灵动展开教学活动,构建了具有生命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教”与“学” 的过程得以改变。1. 从“讲堂”到“学堂”。“二次批注”研究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次批注是自主学习,二次批注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25、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堂”变成了“学堂”。2. 从“学会”到“会学”。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教材内容,知识本身);二类是策略性知识(学知识的方法);三类是程序性知识(学知识的步骤)。通过“二次批注”引导学生从方法上去探索,完成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并掌握了这三类知识,让学生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3. 拓展批注角度。让学生批文中之境,批文外之意,批文中之情,批文中之人,批表达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搭建了灵性舞动的平台,学生跳出了在教师早已划定的“窄窄的小道”上亦步亦趋。这样的课堂,教师放开手脚,学生也放开手脚,学生潜心读书,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与同伴合作、对话过程中,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