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向东中学名著知识竞赛试题
1、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2、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______。
3、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
4、 《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在景阳岗打虎的是----------
5、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中各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们使用同一兵器,出自于同一宗室,他们的名字是------------、---------------
6、请写出《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
7、《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
8、鲁达在打死郑屠后,逃到五台山出家,法名为------------
9、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题目。
(1)________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________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10、“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11、 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____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 一事。
12、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籍贯)的-------(作家)写的《 》(篇名)
1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_______》的开篇词。
14、 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15、 鲁迅先生为追怀往事写下了十篇散文,书名为《 》,除了课本中学过的,你还能举出两篇吗?-------------------------、---------------------
16、 写出鲁滨逊在荒岛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
17、 “18世纪,一个水手和船长在航行中发生冲突,被遗弃在荒岛上,他在与人世隔绝的环境中,独自生活了多年---”此事触发了------国作家-------的创作灵感,从而写出了《鲁滨逊漂流记》
18、 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写出所列项目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 七擒:
东和: 北拒:
19、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20、补全悼念鲁迅的对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先生已经作古,
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1、下面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人物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圆
2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过跋山涉水,九九八十一难后修得正果,分别被加封。沙僧被封为--------------;孙悟空被封为---------------;
23、“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24、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25、请以新大纲推荐的初中生阅读的外国名著为材料,依照所给的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
我来到法兰西,听到了罗曼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历程。
我来到----------,听到了-------------------------------------------------------
我来到-----------,听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