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施工单位:中铁十局德大铁路综合Ⅰ标段项目经理部五分部 编号:
工程名称
DK51+912—DK66+572桥涵工程
交底类别
桥面附属人行道板
技术交底内容:
1、 步行板技术要求
2、 施工生产要求
3、混凝土养护
4、文明施工、安全质量相关要求
5、安全用电措施
6、步行板安装
7、附件
交底单位
中铁十局德大铁路综合Ⅰ标段项目经理部五分部
交底人
审核/批准人
接受单位
施工作业队伍
接受人
接受时间
桥面系人行道板技术交底内容
一、 步行板技术要求
人行道步行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水=1:0.17:0.26:2.95:4.63:0.014:0.44)。
1.1、原材料要求
1. 1.1水泥: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混合料易为矿粉和粉煤灰,不宜使用早强水泥。水泥到场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种类水泥应存储于不同库房。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而变质,应及时运出场外。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1.1.2粉煤灰、矿粉:粉煤灰、矿粉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有明显的标志,严禁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矿粉、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1.1.3细骨料: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洁净天然砂,不宜使用山砂。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碱活性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1.1.4粗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机计量。粗骨料的质量要求和选用原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1.1.5外加剂:外加剂采用减水率较高、塌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质量稳定、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产品,外加剂的性能、均匀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1.2生产运输工艺
1.2.1模具(混凝土用):模具有许多类型和各种不同的构造形式,生产中心必须根据工艺和结构特点统一采用钢模,采用其他材料作为定型模板时,其刚度必须满足要求。对因模板变形引起的尺寸偏差超限的,模具禁止使用。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5
塞尺
2
模板的侧面弯曲
L/1500
拉线尺量
3
两模板内侧宽度
-5—+10
尺量不小于3处
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
2
尺量
1.2.2钢筋:按照铁路相关施工及验收要求、设计图,制作、加工、安装所用钢筋。
1.2.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各项技术要求,按照铁路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混凝土必须由具有电子计量系统的拌合站设备进行拌合生产,搅拌时间不少于120秒;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钢筋骨架等加以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记录。
1.3、成品的堆放及运输
1.3.1成品堆放、运输、吊装时要及时考虑其受力条件和状态,避免应该变受力对构件造成的破坏。
1.3.2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构件的运输安装。
1.3.3所有构件应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统一发放管理。
二、 施工生产要求
2.1、场地按标准化设置,分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场地采用C20混凝土硬化。
2.2、预制构件必须在拌合站工厂化预制,严禁在施工工点随意加工生产。
2.3预制场的生产规模必须满足现场的及时供应。
三、 混凝土养护
3.1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即应覆盖洒水,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操作时,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3.2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度。
3.3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应将刚浇完的混凝土表面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塑料布内应具有凝结水,并应经常检查。
3.4新浇筑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四、 文明施工、安全质量相关要求
4.1、堆料场要平整,各类材料按场地布置图分类堆放,堆放物两侧设分割间距和标志,多余的材料与物品及时退场,无散乱物件。料架和堆料池的搭设应规范化,做到整齐一致。钢筋无规格、分层次一头排齐,挂标牌标识堆放,场地小时应上架堆放。
4.2、驻地、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证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4.3严格执行质量检查程序,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已完成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优良。
4.4、场内各种材料按区域分割堆放,做到整齐有序,并设有明显的标识牌,集料及结合料要覆盖,做到防尘、防潮、防污染、防雨。
4.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疲劳作业及酒后作业。
4.6、悬空、攀登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高和作业。悬空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安全带,否则,禁止悬空、攀登工作。
五、 安全用电措施
5.1、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器器材严禁使用。
5.2、配电箱的开关分开设置,必须坚持一机一闸用电,并采用两级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箱、开关箱必须安装牢固,电具齐全完好,注意防潮。
5.3、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5.4、配电箱、开关箱:使用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开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5.5、架空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线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5.6、接地接零: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每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中断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5.7、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上岗证,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作好记录。
六、 步行板安装
6.1、步行板在安装前应考虑各部位的尺寸、数量,避免返工搬运,安装时应挂线施工,保证尺寸位置正确,纵横成线,线条分明整洁,相邻步板高差不大于3mm。
6.2、步行板垫平采用水泥砂浆,勾缝采用沥青胶砂。沥青胶砂拌制方法(沥青:中砂:水泥=1:3:5(质量比)砂和水泥搅拌加热至120-140℃后加入融化的沥青搅拌均匀即可。)
6.3、在填塞过程中应填塞密实,并保证表面清洁,用钢板压实成阴缝。
6.4、铺装完成后,人行道步行板应铺装平稳,板面平整,无明显损伤,排列均匀,嵌缝基本密实。
七、 附件
7.1、各种步行板几何尺寸、及钢筋布置见附图24m、32m桥梁人行道步行板图,桥台台顶步板图;
7.2、各种步行板工程量表;
7.1、种步行板几何尺寸、及钢筋布置见附图24m、32m桥梁人行道步行板图
7.1.1、各梁跨的铺设说明
(1)24m梁跨,每孔梁共用92块B型,8块A型人行道步板。
(2)32m梁跨,每孔梁共用124块B型,8块A型人行道步板。
7.1.2、各类步板的尺寸说明
A型板:780×380×80mm
B型板:980×380×80mm
C型板:1080×380×80mm
7.1.3、各类板钢筋布置图
A型板钢筋布置图
B型板钢筋布置图
C型板钢筋布置图
7.1.4、梁板铺设示意图
(1)32m梁:
(2)24m梁:
7.1.5、梁台步板工程量表及示意图
单线T型桥台直曲线L=24m人行道步板工程数量表
震区
台顶长d1
人行道宽
人行道步板数量
板的类型及数量
混凝土体积
钢筋重
Ag≤0.15g
(m)
(m)
A
B
C
(m3)
(kg)
4.5
0.8
12
4
4
0.54
114.00
4.9
0.8
8
12
0.588
126.00
5.3
0.8
8
12
0.636
138.00
5.9
0.8
8
4
12
0.708
151.80
6.4
0.8
8
16
0.768
166.80
6.9
0.8
8
8
12
0.828
177.60
7.1
0.8
24
4
0.852
183.60
单线T型桥台直曲线L=32m人行道步板工程数量表
震区
台顶长d1
人行道宽
人行道步板数量
板的类型及数量
混凝土体积
钢筋重
Ag≤0.15g
4.5
0.8
12
4
4
0.54
114.00
5.0
0.8
20
0.60
129.00
5.4
0.8
4
16
0.65
141.00
5.9
0.8
8
4
12
0.71
151.80
6.5
0.8
4
20
0.78
169.80
7.0
0.8
28
0.84
180.60
7.5
0.8
8
20
0.90
195.60
7.7
0.8
28
0.92
201.60
7.2、各种步行板工程量表
人行道步板材料表(每块)
板型
编号N
直径(mm)
每根长(mm)
数量(根)
总长(m)
单位(kg/m)
总重(kg)
钢筋合计(kg)
C30混凝土(m3)
A
1
Ф12
842
4
3.37
0.888
2.99
4.95
0.024
2
Ф12
442
5
2.21
0.888
1.96
B
1
Ф12
1042
4
4.17
0.888
3.70
6.45
0.030
2
Ф12
442
7
3.09
0.888
2.75
C
1
Ф12
1142
4
4.57
0.888
4.06
7.20
0.033
2
Ф12
442
8
3.54
0.888
3.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