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说课
襄樊市 第42中学 李国文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日本》的第一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七个方面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日本》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节,是学完亚洲后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属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因此,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对其科学、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成为本节教材内容的主线,也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但还缺乏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他们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应该存有较大兴趣。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我对课标的理解,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记住日本的四大岛屿和主要城市名称;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重要的城市。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防震意识,学会借鉴他国经验与教训。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防震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抓住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五、教学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设计了直观演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将从分析归纳、合作探究、集体讨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于以上的分析,下面我重点谈谈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图片,语言导入。
观察图片,说出图片反映国家名称。
利用学生熟悉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设计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活动一:
找日本
分组布置学习任务,指导。
小组按要求活动。汇报活动结果。
指导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国家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活动二:
探日本
一探岛国成因
展示图片、视频,
欣赏图片、视频,分析成因。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行防震知识普及,增强学生的防震意识,提高学生自救能力,学会借鉴他国经验。
二探火山利弊
展示图片,指导学生分析归纳,补充资料。
欣赏图片、讨论、归纳、交流。
三探地震对策
播放科普短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完成游戏
探究、解决问题。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三:
评日本
展示图片,指导学生讨论后归纳。组织学生辩论
读图,小组讨论。开展辩论。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课堂小结
梳理知识
回顾知识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尽快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
课外延伸
布置活动内容
动手绘图,收集分析资料。
巩固知识,拓展提升。
七、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这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课标要求,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中充分体现:
Ø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逐步推进注重学法。
Ø 创设情境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Ø 获取知识生活有用,能力提升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