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功》教学设计
平罗县回民高级中学 沈红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力的成效的讲讲解,是学生会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通过学生活动板书,让学生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功的理解与计算
教学难点:
判断力有没有做功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对放在讲桌上的木块进行受力分析,看它都受到那些力的作用?(ppt投影出来问题)
(学生进行受力分析,个别学生起来分析)
老师用绳子拉着木块在桌子上运动一段距离,ppt展示问题:木块为什么会运动?(学生给出受到拉力),老师进一步说明此时拉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
教师叙述:有一个老板雇了两个工人搬同样重的货物,从一楼搬到三楼,一个人分好几趟搬,另一个工人想一次性搬完,但是怎么搬也搬不动。从搬运货物来引出“成效”。
提出问题:怎样才算是有成效?
师生一起得出,除了要给货物施加力之外,还要有距离。总结成效的两个必要因素:一要有力;二要有距离。
实例分析:是否有成效?
(1)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使汽车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2)吊车的举力F将货物移动了一段距离S
(3)小孩用力F推车,车未动
(4)汽车的重力有没有成效?
总结:力要有成效还必须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特别强调在力的方向上
(一)做功的必要要素:
过度:物理学上用一个新的物理名词来代替这个“成效”,这个新的物理量就是“功”。
(1) 牵引力使汽车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牵引力对汽车做了功
(2) 吊车的举力将货物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举力(吊车)对货物做了功
(3) 推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 推力(人)没有对汽车做功
(4) 通过的距离不是重力方向上的距离,重力没有对车有做功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如何才算做了功?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实例分析:做功了吗?
(1) 运动员用力将杠铃向上举起的过程,举力是否做功?
分析:有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所以有做功。
(2) 运动员用力举着杠铃停在半空中,这时举力是否做功?
分析:虽然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没有做功
总结:① 有力无距离S=0(劳而无功)
(3)物体在光滑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有力做功?
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只是因惯性通过一段距离,没有力做功
总结:② 有距离无力F=0(不劳无功)
(4)人提着水桶向水平方向行走,手对水桶向上的拉力有没有做功?
分析:有力也有移动距离,但通过距离不在力的方向上,因此拉力没有做功
总结:通过的距离不是力方向上的距离 (劳而无功)
1.总结未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S=0(劳而无功)
(2)有距离无力F=0(不劳无功)
(3)通过的距离不是力的方向上距离(劳而无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素:
(1)有力的作用
(2)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二)功的概念
学生活动:让个别学生体验搬书(搬书的本书不一样和搬书的高度不一样),每个学生施加在书上的力做功一样吗?引导学生得到:
1.当力F一定时,功与距离S成正比
2.当距离S一定时,功与力F成正比
3.当力F和距离S都不一定时,功与力F和距离S的乘积成正比
提出问题:什么是功?你能不能给功下一个定义呢?
引导学生: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即:功=力×距离
(三)功的计算
1.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W=FS
2.功的单位:焦 1J=1N·m
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
名人简介:
焦耳(1818年12月24日生)是英国物理学家。他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将功和能量的单位命名为“焦耳”
提出问题:1J有多大?
例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力做功的大小
将一袋1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J
体重为600N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1800J
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做功约10J
算一算:
1.体重为600N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1800J,请问一层楼约多高?
2.将一袋1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J,请问人脚到肩膀大约多高?
(四)课堂小练
1、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将重500N的小 车匀速移动了5m,水平推力对小车做功为 J;若停止用力后,小车又前进了2m才停下来,在整个过程中,水平推力对小车做功为 J。
2、如图,重为10N的物体沿这长为2m,高为1m的光滑斜面自顶端滑下,求重力做功
F=G
h
四:课堂小结:
1、功的定义: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W=FS
(2)单位:J
五.作业布置:
完成万向思维相应的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一、做功:
1、 概念: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
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A、有力作用在物体
B、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二、功的计算:
1、公式:功=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W=F•S
2、单位:焦耳—J 1J=1 N•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