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课知识点
1、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
2、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
3、做到言行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4、什么叫礼貌?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5、我们为什么要讲礼貌?(礼貌的重要性表面在哪些?)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讲文明、有礼貌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首先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6、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7、对中学生来说,礼貌用语要求有哪些?
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8、我们为什么培养端庄的举止?
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及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10、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1)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2)人既是审美主体,也是审美对象。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3)按照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11、对中学生而言,基本的礼仪的要求有哪些?
个人礼仪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
12、最常用的合乎礼仪的姿态有哪些?按照那样做有什么好处?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发自内心的微笑,体现了我们的真诚、心灵的善美、对人的尊重,拉近了我们与他人的距离。
13、掌握社交礼仪有什么重要意义?
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14、如何对待传统的社交礼仪?
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15、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注意做到哪些?
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你能讲一讲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吗?
天安门升旗的过程及特点:升旗准备:出旗(依仗队由天安门持国旗行至广场升旗处)升旗。特点: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依仗队十分雄壮威武,让观者肃然起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10、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我们的风采?
升旗仪式,礼仪课堂、传统教育等
竞争合作求双赢
1、竞争的影响有哪些?
积极的: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以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消极的:它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为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2、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
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还要遵守竞争的规则和基本准则。
3、良好的竞争意识有:相信自己能够发挥最佳水平,崇尚公平竞争,保持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欢迎别人超过自己,并勇于超过别人
4、竞争的规则有:公平等。竞争要遵守的最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5、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是: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我们为什么需要合作?(合作的重要性)
(1)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目的需要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成果。
(2)社会生活中,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7、为什么说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2)合作能凝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3)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8、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9、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是什么?
一方面,团体的能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0、在合作中竞争时如何对待竞争对手?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相提高的过程)
11、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是什么?
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12、如何看待在合作中竞争的结果?
在合作中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成功固然可贺,失败也不必悲伤,只要“尽其所能”,就该问心无愧。面对竞争的成功,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不可孤芳自赏、追名逐利、唯我独尊;面对竞争的失败,不应彷徨苦闷,灰心丧气,而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
13、在竞争中要遵循什么原则?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
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14、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2)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或者合作过程中的分歧和误会,不能心存怨恨。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缩小分歧,消除误会,以诚相待帮助他人,求得共同发展。
15、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粹。
16、什么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第九课知识点
1、什么是宽容?
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我们为什么需要宽容?
(1)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相互尊重彼此的个性。
(2)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之中伤害别人,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的原谅。我们也可能无意中受到别人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3、宽容的作用有哪些?
(1)宽容是一种美德,为人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2)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3)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4、宽容的原则有哪些?
(1)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无意的伤害,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
(2)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3)当然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5、我们为什么要宽容自己?
(1)我们不仅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的、悦纳自己。
(2)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3)宽容自己的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是什么?
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
在谋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的生存和发展。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所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9、什么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之所想,理解至上。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10、换位思考的客观要求: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11、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
12、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份欣赏,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友善、多一份关心。
13、人与人的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14、我们尊重人的现实基础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
15、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样的?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16、面对社会上的不利群体我们该怎样对待?
我们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7、人与人之间为什么需要相互尊重?
(1)人们需要相互尊重。在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2)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3)如果彼此缺乏起码的尊重,那么交往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失去平等、诚信、友善的交往氛围。
18、怎样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19、怎样尊重社会?
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20、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等,这些是我们应当履行义务,也是我们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
21、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什么?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第十课知识点
1、什么是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不讲诚信的危害有哪些?
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人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4、讲诚信的作用是什么?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含义: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句话告诉我们诚信是立身之本。
6、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7、对人守信与对事负责两者的关系: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8、为什么说诚信是立身之本?
“做老实人,做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就做不了好事,更做不成大事。
9、为什么要践约守信?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我们一旦有所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
10、为什么说诚信无小事?(小节无害论观点是否正确?)
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11、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怎样?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与信任是一棵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12、诚信的守则有哪些?
(1) 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2)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13、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14、诚实守信的出发点: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实信的出发点。
15、诚信的智慧有哪些?
(1)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2)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3)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4)诚信的核心是善。
16、如何处理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的隐私的关系?
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他人的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尊重他人的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17、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的核心是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