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研究
系 别 地球科学与资源系
学生姓名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副教授
2015 年 5 月 4 日
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研究
摘 要
中国城镇化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带动了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地区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人口增多,耕地短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求人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如何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全文以昌黎县为例,以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为研究点,通过对昌黎县近年来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为研究内容,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查阅、归纳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仔细分析所得数据,通过表格、图表直观展示了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的现状,分析了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昌黎县;城镇化;耕地;保护措施
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of China is facing dual pressure of speeding up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On the one han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our country gradually let go of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flow control,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to the city,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promote the urban and rural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d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evitably takes up part of the cultivated land, population increase, arable land shortage, much less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requires people to cherish and reasonable use of every inch of the land, to protect arable land.How to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For this purpose, the full text with our caravan left changli county as an example, with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s the research point, through to our caravan left changli county in recent years, the change of land use status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iterature review, induc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by tables, graphs show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occupied cultivated lan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influence,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Changli County ; Urbanization; Arable land; Protection measures
目 录
1.引 言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的目的 1
1.1.3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概况 2
1.2.2国内研究概况 3
2.研究内容与方法 3
2.1.研究内容 3
2.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
2.2.1研究方法 3
2.2.2研究技术路线 4
3.昌黎县土地利用概况及变化分析 5
3.1研究区域概况 5
3.2昌黎县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概况 6
3.3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现状 8
4.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建议 10
5.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
1.引 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耕地又是土地的精华。我们必须重视土地储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有计划的开发使用我国的土地,落实土地保护政策。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问题。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尽管城镇用地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不足2%,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1]。城镇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存在着争论。主流观点认为城镇化使大量的耕地减少,影响着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2],其中城市的扩张被指责为耕地减少的主要源头之一[3]。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由于城镇的人均建设用地少于农村,人口城镇化和劳力非农化不仅不会增加耕地占用,而且对保护耕地还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4].同时,人们对不同模式的城镇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也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小城镇发展规模小而分散,缺乏重点,遍地开花,占地过多,对耕地减少的影响很大[5];也有的认为大城市交通和服务建设占地多,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6]。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在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是无法避免的。怎样正确的处理城镇化和耕地保护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论城市化对耕地的影响、城市化与耕地的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极为关注的话题。
1.1.2研究的目的
(1) 掌握昌黎县城镇化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昌黎县的城镇化开发情况进行昌黎县
的城镇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在昌黎县的目前的情况下进行耕地的动向分析,以及的昌黎
县城镇化过程中耕地的数量和分布的变化的原因分析。
(2) 分析昌黎县土地利用程度和昌黎县耕地增加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昌黎县城镇化进程
中的耕地保护措施。
(3) 研究保障建设用地、保护耕地的双赢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为昌黎县土地管理决策和
持续利用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1.1.3研究的意义
耕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近些年,昌黎县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的过程是城镇地域不断向外扩展、城镇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城镇规划者应从城镇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意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研究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概况
不仅中国,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城市发展用地和耕地的限制的矛盾。从1950~1970年,美国耕地的面积减少了25%、德国耕地的面积减少了35%,比利时耕地的面积减少了55%。在60年代,意大利的耕地减少了31%、加拿大的耕地减少了18%、法国的耕地减少了11%。面对相同的问题,各国采取的措施很不一样。
(1)美国:美国在工业化开始至今的城镇化过程中对耕地的保护措施大致如下。第一阶段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制订了许多政策以便于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这些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对美国城镇化及建设用地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及其有利的作用。如实行有利于直接开发经营的土地政策,以及拨款兴办灌溉工程,以此来刺激农业使其面积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大的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消耗得到了满足。技术发展对促进农业和政策措施方面,美国城镇化的同时,农业和工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为城镇化提供足够的食物、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后,耕地的质量、数量得到全面保护。在过去长期扩大耕地面积过程中,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土地肥力严重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资源受损、生态失衡、城市和其他用地占用大量耕地。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类问题,美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详细全面的土地保护法律和政策,全方位立体化的保证耕地的质与量,同时客观的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进行评价,调动各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把握时机,适当的修订与保护耕地有关的法律政策,让法律政策的公正性和时效性得到适当的平衡的同时也可以顺利施行。并且建造了效率极高的可持续农业生产线,不断提高土地质量。上述措施,为美国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供应了大量的原材料和销售市场,对美国农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英国:由于英国是个岛国,国土资源不足,因此耕地面积也很小。英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对耕地进行的措施可分为如下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作为典型的工业国家,对其附属国长期进行掠夺,把附属国家作为其工业原料产地和食品生产基地,同时凭借其领先的工业化国家的强大竞争力大量掠夺农产品,将耕地保护问题放置一旁,这使得英国的耕地面积锐减。第二阶段是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属殖民地通过斗争大多取得独立权,农产品、工业原料及食品已经不能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英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本国的农业发展并对原料的生产种植业加大优惠力度以促进其发展。而本土工业化规模的飞速扩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步步蚕食着耕地面积。针对这些不断深化的矛盾,英国政府制订了全面的应对政策,渐渐地加强了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例如,土地立法,加强土地分类、土地调查,科学的工作设计、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提高土地质量。通过上述措施,英国农业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80年代,粮食产量达到2540万吨,比70年代的1600万吨增长63%。
(3)日本:日本人口密度较高,人均土地面积小的特征比较突出。因而,日本政府一直以来十分看重对本国土地尤其是耕地的经营管理和规划。所有与土地资源有关的重要注意事项均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其中每条法规都有很高的针对性,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详细,各级政府职责清楚,重视城乡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的使用权限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被限制、可以有效保护农田。土地利用部门严格管理地区农业,不得任意转让农田。国家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增加农业土地生态系统建设上述各种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作用,1955年,日本粮食总产量为1238万吨,比1945年的587万吨增长了1.11倍[7]。
1.2.2国内研究概况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必然表现。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流入过程,也是城市面积大幅增加、城区范围不断膨胀的过程,由此带来的城市建设用地急速增加使得城市建设用地上的相当比率是耕地。所以,怎样解决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耕地面积急剧缩减之间的矛盾是国家经济发展时急需解决的事情之一。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之间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耕地非农化和城镇化的定性关系和定量关系这三个角度。主要把城镇化作为耕地非农化的一个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即农地非农化是城镇化的函数,城镇化是耕地非农化的一个因变量[8]。认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主要包括自发流转机制和认为加速流转机制,在这两种机制的联合作用下,土地从农村向城市流转[9]。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城镇化的加快和加入WTO是加快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10]。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昌黎县基本情况作了概述,阐述了城镇化和耕地之间面积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理论,然后分析了昌黎县城镇化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对昌黎县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合理的预测,对比分析了昌黎县城镇化发展的前景,为昌黎县以后的耕地面积变化提供了警示性作用,这也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处理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2.1研究方法
本文从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产生的影响研究入手,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研究了昌黎县的土地利用概况,分析了昌黎县城镇化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并相应提出了解决措施。首先,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我国对于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昌黎县本身的发展特色,联系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镇化建设中对耕地的具体影响,并且结合全国各地的城镇化情况,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昌黎县城镇化的同时减少对耕地的影响,并总结出了相应的措施。其次,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百度文库、道客巴巴等文献阅读文库学习掌握了大量国内外对于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昌黎县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土地利用特点,对昌黎县城镇化情况以及其对耕地的影响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再次,本文运用了归纳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本文运用一些数字与表格详细且形象的分析了昌黎县自2009年至2014年城镇建设与耕地面积变化现状,因为笔者为昌黎县昌黎镇人,因而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昌黎县国土部门多年调查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法,总结概括出了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耕地的相应措施。
2.2.2研究技术路线
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研究
资料收集
文献查阅
实地考察
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区资料
研究区概况分析
研究区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现状分析
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
变化原因分析及相关建议
结论
3.昌黎县土地利用概况及变化分析
3.1研究区域概况
昌黎县位于秦皇岛市的西南方向,东部紧邻渤海,西部与唐山市滦县、滦南县隔滦河相对,北与秦皇岛市抚宁县、卢龙县毗邻,南部与唐山市乐亭县隔滦河相对,具体位置图见下图1。昌黎县地形比较复杂,京哈铁路南部为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京哈铁路往北属于低山,处于燕山山脉的东南方向。昌黎县境内海拔大约在800m-700m,高差较大,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碣石山主峰的仙台顶是县域内的最高峰,其海拔为695.1m。昌黎县主要地貌构成如下表1。昌黎县域东西长50.5km,南北宽47.5km,全县土地总面积1209.9950平方公里,其行政区域分为11个行政镇5个行政乡1个直辖区和1个国有林场,总计有446个村,到2009年末为止,昌黎县共计547270人,在这之中昌黎县城镇人口约134290人,农村人口412980人,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昌黎县城市建设迅速,城镇化速度加快,与此同时,城镇化对有限耕地资源的压力也日益增大。
图1:昌黎县地理位置图
表1:昌黎县地形地貌构成
地貌类型
所处位置
占地比重
土壤类型
低山丘陵
昌黎县北部
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2%
谷地低岗淤积着褐土及棕壤,植被茂密,低山丘陵区富有花岗岩、石灰岩
平原
北自低山丘陵,向南、向西至滦河,向东至渤海
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94%
山前平原土壤类型为潮土和褐土,滨海平原多为湿潮土、滨海盐土及风沙土
海岸沙丘
与海岸走向一致
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
主要为沙土
昌黎县主体由平原构成,作为秦皇岛市辖唯一平原县,拥有耕地95.9万亩,是全国粮食基地县之一,农业发展先天自然条件较好。平原区主要种植农作物为水稻,产量高的农作物种植业是昌黎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产业类型,近年来昌黎县不断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大棚种植业如草莓、葡萄、韭菜等高回报率的农业种植类型也在快速的发展中,2009年为止,昌黎县大棚建设面积约20万亩。低山丘陵区是林果的主要产区,昌黎县北部约有9.45万亩适合果树种植的山区,酒葡萄、玫瑰香葡萄、富士苹果、蜜梨、久保桃、国光苹果、胜利苹果等味美质优的水果品种多产自这里,有着娴熟的果树栽培技巧和悠久的历史,有着“花果之乡”的美誉,现拥有全国最大的面积已达4万亩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海岸沙丘主要种植固沙用林木,等借助滩缓潮平的优势,适合浅海及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3.2昌黎县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概况
昌黎县规划成为以新型工业、商业为主导,以葡萄酒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产业为特色的新城市。随着昌黎县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猛增,耕地保护压力倍增。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截至2009年,昌黎县土地利用状况如下表2所示:
表2:昌黎县土地利用状况(2009年)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比重
农用地
92275.02公顷
76.26%
建设用地
18119.97公顷
14.98%
其他土地
10604.51公顷
8.76%
总计
120999.50公顷
100%
由表中数据可见,昌黎县作为秦皇岛市的农业大县,农用地面积在整个县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很大,在这之中,农用地具体情况如下表3所示。
表3:昌黎县农用地利用状况(2009年)
农用地类型
面积/公顷
占农用地总面积比重
耕地
64798.94公顷
70.22%
园地
6296.76公顷
6.82%
林地
10443.64公顷
11.32%
其他农用地
10735.68公顷
11.63&
图表中数据显示,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昌黎县耕地面积所占比例相当大,作为“花果之乡”,果树种植所需的园林面积所占比重也很可观,其中本文主要研究对象耕地的具体利用状况如下表4:
表4:昌黎县耕地利用状况(2009年)
耕地类型
面积/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比重
水田
3879.82公顷
5.99%
水浇地
44352.63公顷
68.45%
旱地
16566.49公顷
25.57%
而昌黎县城镇化过程中面积不断扩大的建设用地面积截至2009年为18119.97公顷,其具体用地类型利用状况如下表5:
表5:昌黎县建设用地利用状况(2009年)
建设用地类型
面积/公顷
占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
城乡建设用地
15850.76公顷
87.48%
交通水利用地
1709.66公顷
9.44%
其他建设用地
559.55公顷
3.09%
昌黎县其他土地总面积为10604.51公顷,包括水域5899.58公顷,自然保留地4704.93公顷,其中可以作为主要开发对象的自然保留地占其他土地面积的44.37%,其具体类别与占比如下表6:
表6:昌黎县自然保留地利用状况(2009年)
自然保留地类型
面积/公顷
占自然保留地总面积比重
荒草地
1132.07公顷
24.06%
盐碱地
191.53公顷
4.07%
沙地
2495.46公顷
53.04%
裸地
885.87公顷
18.83%
而由于这些可开发的土地类型多处于昌黎县各景点、开发区、园区内,因而开发潜力较小,据统计,可开垦为耕地的只有72.84公顷。由此可见,昌黎县耕地储备不足,可开发的土地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在昌黎县城镇化过程中,一味地占用耕地资源是不可取的,必须注重土地的整理与合理利用。据2009年数据统计,昌黎县可进行土地合理化整改的面积41835公顷,通过整改可以多出的耕地面积为2227公顷。
3.3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现状
自2009年至今,昌黎县一直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近几年,在秦皇岛市重点打造海滨生态旅游业的政策推动下,昌黎县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由昌黎县国土部门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为止,昌黎县土地利用状况如下表7所示,因本文主要讨论内容为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因此除耕地外的其他农用地如园地、林地以及其他土地等不做赘述,不将其列入表格对比。
表7:昌黎县土地利用状况(2014年)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比重
耕地
63227.31公顷
52.25%
建设用地
20098.78公顷
16.61%
由数据支撑以及笔者的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昌黎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县城人口大量增加,从而引起县城规模的扩大,造成一部分耕地的非农化,进而使耕地面积减少。在昌黎县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对于经济发展贡献作用小,见效慢,在以GDP增长快慢为主要指标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绩机制下,昌黎县政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追求政绩,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大搞招商引资,大量出让土地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造成了耕地的大量占用。政府的政绩观使得其参与耕地保护的热情大打折扣。政府在参与耕地保护相关的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忽视耕地保护的社会需求,倾向于把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从而获取更多的土地出让利益,而不是基于维护公众权益保护耕地。近年来,在发展旅游城市的目标下,昌黎政府忽略对土地的科学规划,无计划的随意扩建城镇规模,大量建设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耕地作为房地产项目的地方政府行为屡见不鲜。[11]
通过对昌黎县2009年与2014年建设用地以及耕地变化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笔者采用以下差值计算公式:
δ=Si-Sj
其中,变量δ为某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量,Si、Sj分别为2009年与2014年某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对五年来昌黎县土地利用状况变化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果:
δ耕=S2009-S2014=64798.94-63227.31=1571.63 /公顷
δ建=S2009-S2014=18119.97-20098.78= -1722.04 /公顷
为直观对比五年来城镇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影响,以计算结果为基础绘出下图2:
图2:昌黎县五年土地利用变化图
由图表分析可知自2009年以来,五年内昌黎县耕地减少了1571.63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1722.04公顷,新增加的建设用地中,占用耕地1294.48公顷。由此可见,昌黎县城镇化过程较快,通过分析,统计出耕地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伴随着昌黎县城镇化速度的提高,大量农村剩余人口选择向城镇移动。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需要向城镇人口转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大,可由于城镇现有面积的制约,城镇想要发展就只能通过扩张来实现,扩张过程中对耕地的侵占不可避免,导致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在我家乡昌黎镇犁湾河村及附近村里的青年劳动力大都去了较大一些的城市如秦皇岛市、唐山市、天津市、北京市等周边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另有一部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青年人选择在昌黎县城内经商或在城乡之间进行果蔬批发,通过买进卖出赚取差价。很多村民不再进行农耕活动,将自家耕地承包出去改作非农用途,大部分农村家庭耕种土地只为了保证自家一年的口粮。由于农作物投入产出所获盈余与外出打工经商或其他副业所获得的收入相比并不占任何优势,耕地对于大多数农村人来说占个人收入的比重很小。这种土地耕作的现状直接导致农民对耕地种植的关注度低,对农业种植的重视度低,土地农作物种植作用减弱。许多耕地为了便于管理种植了杨树、桦树等速成林木,为了提高收入放弃了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耕种,改为了葡萄、草莓等集观赏与水果采摘为一体的观光性副业。随着昌黎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整个昌黎县的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相应的,城镇与农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城镇居民的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这也体现出了传统农业在商品化的今天已经不能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够跟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昌黎县各乡镇下辖村中留守种田的多数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群,年轻人大都在昌黎县城或各乡镇经济较发达地区经商,在经济基础允许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子女教育等大都携全家老小迁入县城,在昌黎县城买房定居。这也说明了传统农耕种植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对于“就业”这一词的要求,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过上更好的生活,农民只能放弃耕地选择其他工作岗位。
第二,工农业产值差距扩大,耕地生产功能弱化。近年来,昌黎县工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远高于农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农业虽然也在发展,但发展幅度以及改变速度远不及工业。
第三,环境污染严重,耕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损害。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耕地的粮食单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为了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回报,化肥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土壤肥力下降。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工业产生的垃圾和城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造成了耕地的污染。以我家乡昌黎镇为例,由于帽厂和酒厂及其相关产业在经济和利益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厂区需求不断增加,买卖、租用耕地并在耕地上建厂的例子屡见不鲜,其中帽厂边角料不加任何环保措施的进行焚烧、掩埋以及酒厂工业加工废水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排放也对耕地质量有着不小的影响,使得土地污染日益加重,耕地数量更加减少。
第四,缺乏正确认识,耕地功能价值被忽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村民都希望自己的耕地及宅基地被征用。其主要原因是村民觉得种田成本太大,收益不多甚至赔本。部分年轻人不会种田,也不愿种田,认为种田没有出路,对耕地的各项功能及价值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忽视了耕地的功能与价值。
4.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建议
由于能够利用的土地空间有限,城市想要扩张就会挤占耕地的空间,这就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将被城镇建设抢夺。所以,关于如何处理城镇建设与耕地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土地的合理利用规划。关于这一点,我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土地整理,集约利用土地集约用地是城镇化进程中减缓耕地压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了,相同面积的土地才能够满足更多的用地需求,同时耕地被占用的可能性就会减小。昌黎县城镇化规模不断加大,应及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发挥土地的集聚规模效应,土地充分发挥其功效。昌黎县对于这一点已经初步有了规划,对比2009年与2014年建设用地增加数量与耕地减少数量可以看出,昌黎县对于土地整理方面确实进行了正确的规划,因而城镇用地并非全部由占用耕地而来,由一部分是由对现有不合理利用土地进行整理而得来的。
第二,建立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充分利用昌黎县土地的存量。由于之前城镇建设缺少科学的规划,导致土地利用不充分,在新的城镇化建设中,应深度挖掘昌黎县土地的潜力,通过旧城区重新规划建设盘活城市建设用地。注重城市内涵建设,不要盲目扩大城市用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区容量。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拆迁费用较高,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促进和加快旧城改造,。
第三,大力进行农村居民点的改造工程,向耕地提供复垦的空间。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靠拢,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空余宅基地,空心村、闲置土地增多,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因此通过村庄归并、规划新农村等举措,在改善农村居民住宅环境、规范居民点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占用面积,从而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第四,制定并坚决落实保护耕地的政策,强化政府对耕地保护的责任,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在城市发展中,首先要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健全法制,对征地和耕地转让等交易活动明确产权关系及各自的责、权、利。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城市宏观调整土地结构的基本工具,要加大耕地保护监管力度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评价,必须强化政府对农地的保护作用,对于国家法律规定的土地公开出让方式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严格把控,让公众及时了解土出让情况,严格控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严格控制耕地的不合理征占,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行为,耕地保护的好坏与土地执法部门监管力度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土部门执法力度强,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就会得到很好地控制,反之,耕地被侵占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同时加强对违法占地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严厉处理违法占地行为。对因工作失职造成耕地损失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要依法处理。
第五,通过行政以及法律手段减小土地用途转换产生的利益差。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之所以屡屡发生,是因为在耕地被征用成为城镇用地尤其是工业用地时,会产生很大的利润空间。而对于征地这一行政规划行为,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例如昌黎县城郊区的新型项目虹桥工业园区从规划建设时便选定了数百亩耕地作为发展建设地区,在耕地被征用后,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却并不尽人意,资金不到位、招商情况不理想等原因导致工业园区发展与规划不符,大量被征用却未来得及进行厂房建设的耕地被荒废,导致土地的闲置。因此,有必要结合征地制度改革,缩减征地利益空间。
5.结论
通过本次论文撰写过程以及前期的数据调查和文献阅读学习,分析了昌黎县2009-2014年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结合昌黎县自然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对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这一研究课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昌黎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工业、旅游业用地面积
不断扩大,是影响耕地面积的主要原因。
(2)使昌黎县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中社会经济因素大于自然因素。
(3)耕地各功能减弱的同时也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rublerEd.W.B.A.Changesi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A Global Perspective,MeyerandB.[J]L.Turn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Technology,1994.
[2]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
第16卷第3期.16-17.
[3]Heilig GerhardK、Fischer G、Velthuizen H.Can China Feed It self ? An Analysisof Chinas Food Prosp Reference to Water
Resourc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2000,No.7,P15、P31、P72.
[4]贾绍凤、张豪禧、孟向京.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16卷第1期.
[5]季建林.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出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6]谈明洪、李秀斌、吕昌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
学,2004年,第34卷第12期.
[7]钱文荣.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保护的实践及其启示.经济问题.
[8]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7):43一49
[9]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图书馆,2001年.
[10]蔡云龙、霍稚勤.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J].中国土地,2006年,(7)20一22.
[11]昌黎县人民政府.昌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致 谢
四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学科的学习是我人生中十分珍贵的一段学术习经历。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我以《昌黎县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研究》为题,对昌黎县城镇化和耕地保护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以期对促进昌黎县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实现耕地保护有所参考。此篇论文是对我四年学习情况的一次集中检验,我真诚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亚恒教授以及地科系负责论文检查指导的刘小才老师。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各位老师老师给予了我细心地教导,从我的论文选题、结构设计、最终定稿,都凝聚着各位老师的心血。同时,我也感谢四年来为我教授知识的各位老师和我的导员李新凤老师,感谢在论文撰写中给予我帮助的同学们和室友们。最后,我要感谢此次参加我论文评审与答辩的老师给予我一个审视几年来学习成果的机会,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加倍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a您好,为你提供优秀的毕业论文参考资料,请您删除以下内容,O(∩_∩)O谢谢!!!A national survey was recently launched to evaluate the eye health of Chinese children andteenagers.On June 6, China's annual National Day for Eye Care, the China Youth Development ServiceCenter and Zhejiang Medicine, a leading listed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jointlyannounced the kickoff of the survey.In about one month, a questionnaire compiled by top eye care medical experts in China willbe distributed through multiple online partners, including H, as well asthrough offline survey events held in universiti
展开阅读全文